正文 57勾当(一)

小说:蚍蜉传 作者:陈安野
    襄阳府地面襄藩拥有的土地逾千顷其中分布在枣阳县内的便有三百五十余顷。听朱翊铭讲述他在枣阳的的土地从来就没有过正常的收获。譬如某年谷仓渗入雨水导致播种用的种子大规模受潮最终腐败难用又譬如某年眼见收获在即田地仓棚却突起大火等等。而本年自年初开始便陆陆续续开始有佃户逃逸失踪屡禁难止虽请求枣阳县参与调查维持但依旧收效甚微。以至于如今播期在即却没有足够的人手负责田亩的开垦与耕作。

    坐视三百五十顷上好的肥沃土地荒废整年朱翊铭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赵当世心中却对此事有所猜测。综合此前经历枣阳县内会发生这样的蹊跷事或许也与极端排外的褚犀地有所干系。

    褚犀地在枣阳县手眼通天有他从中作梗襄藩想一帆风顺坐收利好比登天还难。如此折腾下去说不定到了最后襄藩心灰意冷将田地贱卖给褚家也未可知。

    朱翊铭看赵当世思索便道:“听闻贵营近期在枣阳开垦荒地赵大人坐镇自会一帆风顺。小王可惜藩名下那些田亩抛荒多年是以希望请赵大人助我藩一臂之力。”

    陈洪范加以解释道:“王爷的意思贤弟近水楼台多帮着照拂照拂。”

    闻弦歌知雅意朱翊铭的想法赵当世心中透亮通俗而言就是想要将那枣阳县三百五十顷的土地承包给赵营。既然如此自然就属于生意的范畴。若是生意无关身份那就好讨价还价。

    以一顷百亩计三百五十顷即三千五百亩。赵当世对农业不在行但先前因听何可畏分析过大概明白内中的套路。据当初何可畏实地考察后估计赵营的一百五十顷地一年下来顺利收获可得粮六万石。而襄藩的土地可想而知不会差于赵营因此进行换算权作一年可得粮十四、五万石有这样一个数目便可做一番文章。

    赵营屯田军兵士的数目在六千上下而赵营的土地仅有一百五十顷实际人数远远大于所需人数所以不得不将剩余的兵士派遣参与其他生产建设。但当前赵营除了农业其他产业又没有这么大的劳动力需求所以归结到底还是要想方设法将闲置兵力归于农业生产那么解决方法就如同何可畏早前提过的只能再想法设法攫取更多的田地。

    现在襄藩提供了三百五十顷的土地赵营正有余力接手。故此朱翊铭的想法可以说正中赵当世的下怀。两边都有意向这买卖就好做。经过讨论赵当世与朱翊铭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即赵营提供人力襄藩提供土地双方合作耕耘。最终一年的收获分两收两次三七分若假定三百五十顷土地一年可收获十五万石粮那么最后赵营到手五万石襄藩到手十万石。

    赵当世随后认为自己出人耕种并且要全权负责管理所承担的风险与责任更大理应得到更多的好处。可谈到利益朱翊铭一改最初的谦让和善展现出了极为强硬的一面连番以各种理由委婉拒绝了赵当世的要求。幸好有着陈洪范帮忙说话再谈一阵朱翊铭才稍稍让步。但他也不愿意在合作的初期就将利润拱手相让他提出三七分成的比例不变不过赵营借的那五万石粮草可以分五年还清从第一年收获开始每年只需在收获季还一万石即可。而且到了第五年从三百五十顷中抽五十顷赠送给赵营。

    朱翊铭不愧经营家族产业的老手。他这一步看似退让其实并没有遭受到多少损失。且不论那五万石分期还的借粮就说那赠送的五十顷看似慷慨其实赵当世也知道按枣阳县内的土地情况耕种五年后必得抛荒一两年恢复肥力。楚北形势风云变幻谁也说不清明日会发生什么事朱翊铭将眼光放在最近的利益上是明智之举。五年时间难保发生何种变数局势坏了能确保襄藩获利不亏局势好了五年光景发展下来五十顷也不是什么难以割舍的心头肉。

    朱翊铭考虑家族利益的心态赵当世理解对他而言襄藩肯一次性拿出五万石粮草给赵营救急已是雪中送炭之举只要赵营能度过艰难期日后的目光也不会仅仅局限于自家的一百五十顷、襄藩的三百五十顷土地上。更重要的一点赵当世最急切期望的不是当下多从襄藩牟取短期利益。朱翊铭只看眼前不假他赵当世可不会鼠目寸光在楚北能与襄藩搭上关系纵然吃点小亏但长远看来必大有可为。

    “王爷慷慨解囊对我赵营如解民于倒悬之苦赵某感激涕零!”结论基本敲定赵当世长吁一口气换上灿烂的笑容举起酒杯。

    陈洪范也举杯朗笑:“王爷急公好义、贤弟忠肝烈胆只要携起手来何愁我楚北不宁?”说着从随身布囊里取出三个大碗“桃园美景正盛促我三方情谊之浓。值此欣然之际咱仨何不换杯为碗痛痛快快浮一大白!”

    赵当世撤下酒杯毅然取过一个大碗道:“兄长此言正合小弟之意!”心道这个陈洪范果真很会来事早早预备的这大碗想来就是趁着此时烘托起气氛一锤定音。

    朱翊铭斟酌少许貌似对结果也无更多要求便也随即笑颜浮现陈洪范眼疾手快递上一个大碗他顺手接过亦道:“来二位大人咱们满上!”

    琼浆玉露倒入大碗香气四溢伴着飘飞的粉色花瓣三人起身对饮相视而笑。

    承天府京山县县北八里张良山。

    驻刀而立的李延朗看着身边的一汪泉水对满面焦急的侯大贵道:“统制听说这泉水叫马跑泉本干涸无眼然而蜀汉关爷爷曾驻兵此处因兵士口渴纵马而过泉水感圣突然涌出了泉水。”言罢嗟叹不已。

    侯大贵问道:“关爷爷的马是赤兔马?”

    李延朗想想道:“不是宝马赤兔想来也绝难踏出泉水。宝马配英雄真不虚也!”说着脸上全是艳羡。

    侯大贵看着四野无人的山峦森林吐口唾沫先暗自骂一声:“狗日的还没来。”继而接上李延朗的话道“若有朝一日咱们能去北京城将那皇帝小子拖下龙椅你也就成了关爷爷。”

    李延朗一愣没等回话侯大贵忽而将腰刀抽出沉声道:“来人了。”

    二人横刀跨步在原地警备过不多时来人靠近侯大贵认出是相识的李万庆舒口气将刀插回刀鞘招手道:“老李。”又问“情形如何?”

    身着甲胄的李万庆看着有些憔悴他喘着气走上前李延朗上去扶着他道:“五哥仗打完了?”

    李延朗点点头连叹数声道:“果不出我几个所料曹操那厮真不成器总想着投机取巧全无斗志。迎面撞上个许成名就先乱了阵脚接着龙在田的人杀上来他就吓破了胆。退到富水边后路又给左良玉抄了他带着老营先跑了大伙儿乱成一团各寻脱身之计罢了。”

    侯大贵眉头一皱问道:“左良玉也来了?”

    李万庆点头道:“我看旗上打着名号也不知人在不在管他呢总之罗掌盘子只要看到‘援剿总兵’四个字终归是不想打的。”说完又叹一声神情落寞。

    李延朗关心道:“各位兄弟尚安?”

    李万庆挤出些笑道:“我几个早有准备知道姓罗的脚底抹了油见他走人也跟着分头散了。来之前我与老贺、老蔺、老刘照过面他三人都安然无恙部众也都健全听说那常国安被姓罗的顶在前面受了点轻伤但估摸着没甚大碍。”

    侯大贵点头道:“如此甚好不知曹操接下来会如何打算?”

    李万庆回道:“他是铁了心要进湖广定不会这么轻易就折回河南。其他各部营头过段时间寻到了曹营的动静估计也会陆续重新聚去。”说着轻叹道“我与老贺几个商量了。不如就趁着这个时机脱离了曹营转而北上投奔赵兄弟!我几个比起曹操那一堆夯货人不算多抄小道日夜兼程或许能先到枣阳。”

    侯大贵心中一凛紧接着后背都发出汗来说道:“老李稍安勿躁。此间形势复杂难料且不论几位是否能安然抵达赵营即便到达了我家主公一时间恐怕还难以处理好各位的招安事宜还是再等等。”

    李万庆疑道:“侯兄你不是将空白告身都搞到手了?”

    侯大贵忙道:“兄弟有所不知朝廷手续繁杂这是一道敲门砖各位签了字就有了名分。往后朝廷各级还要陆续将各位的名字填补到各种名录中才算完事儿。”他现在可不敢告诉李万庆那些空白告身都是赵当世听取穆公淳的建议为了收拢人心编出来的西贝货。赵当世虽然与陈洪范、左良玉交好但尚无能量向朝廷请下这么多的招抚文件老实说就熊文灿也未必一次性搞的到这么多的告身。招安兹事体大每招安一家贼寇都要三朝五议反复磋商才有定论。侯大贵随身携这么多告身也是没有碰上懂行的否则只需一句话就能让赵营的计策露出马脚。

    好在李万庆也不明就里听侯大贵说得煞有介事且族弟李延朗也在一旁帮腔便无复怀疑。

    侯大贵又道:“几位无事我便放心。曹操既然一门心思要走湖广我营往后会与各位保持密切联系。”

    李万庆点点头李延朗却忽而发问:“五哥你可知道曹操怎么就撞了南墙还不死心?他进湖广最终想要去哪里?”那日在山神庙双方交谈中他明显感觉到贺锦等有意避谈罗汝才等众营重归湖广的目的所在。这时候想到便又问起。

    李万庆看着自己的族弟张口之际似乎忍不住要将原因说出但是喉头刚发声响立刻又止住了。李延朗心中一急想要追问但侯大贵以目视意他住嘴。侯大贵大概猜得到李万庆不愿说的原由保不准这事事关重大他们想要投靠赵营但缺少筹码不到关键时候自不想将关窍讲出来。

    三人尴尬片刻侯大贵摆出个难看的笑容意图化解凝结的气氛但耳畔忽传来马蹄声。循声探寻马蹄声来源不远处山脚的官道。

    “难道是官兵的搜山部队?”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多年的经验让三人都不敢小觑这马蹄声半分。又过一会儿马蹄声停了李延朗双眼圆瞪紧绷起心低声道:“停在下面了。”

    三人互看一眼均自绰刀在手。不用说一句话一时间都放缓了脚步谨慎地猫着腰、借着草木丛的掩护往山下摸去。

    走不多时有脚步沿着山间土路而上。三人伏在丛中透过缝隙看去。只一眼侯大贵便认出了领头的一人。与此同时李延朗顾视李万庆一眼满腹狐疑。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