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2对子(四)

小说:蚍蜉传 作者:陈安野
    气氛顷刻间凝固侯大贵颇具经验觉察出了不善轻笑两声道:“张献忠是什么驴逑东西诸位心里必定明白。这反反复复的一套可是老伎俩了。楚豫间形势紧张他这么做不过争口喘息罢了待时机成熟必定不甘居于人下。”

    刘希尧道:“侯兄的意思是八大王唱这一出还是缓兵之计咯。”

    侯大贵郑重其事道:“不然怎地还真当能安安稳稳做他的太平官儿不成?各位有所不知西营现在与左良玉私底下纵兵私斗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端的是热火朝天。熊文灿瞧他也不自在早晚欲除之而后快。照这状况他张献忠能将个乌纱帽保至明春已属不易。”作为赵营的肱骨重将侯大贵也有机会接触许多隐秘的情报其中就包括张献忠与朝廷各方势力的关系网。此时他轻轻择要点了两句原本面有愠色的贺锦等人神情明显缓和不少。

    李万庆说道:“侯兄位高权重说出来的话自是重如千金。我看张献忠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东山再起是必然的事。既然如此那么贵营届时是否也要遥相呼应?”话锋一转又回到了赵营上。

    作为赵当世的说客侯大贵此行的使命就在于拉拢贺锦等一票中间派投靠赵营。内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需得让这些漂泊不定的掌盘子们相信赵营可靠否则赵营连自己的基本盘都不稳谈何有余力照拂其他营头。

    李万庆心思细腻主动将话题挑到浪尖上。侯大贵清楚对方这一问攸关重大自己的回答若有一丝一毫的闪失必然会令这些精打细算的掌盘子们心生疑虑。这些人都是如履薄冰惯了的惊鸟顾虑甚多一旦失去他们的信赖那么辛辛苦苦的这承天府一行也就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李延朗固然把细沉稳但毕竟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事到临头只能屏气凝神一语不发看向侯大贵。但听侯大贵轻咳一声道:“我赵营与西营素无瓜葛只因与昌平陈总兵有旧故此归附。如今正自休养生息静观时局之变。倘若真个伺机而起那也不为响应西营而会自辟前路。”

    李万庆闻言不语顾视贺锦、蔺养成、刘希尧也均自沉默。虽一时瞧不透这四人心思但李延朗心里清楚侯大贵这一答毫无疑问堪称上佳。

    在外人看来赵营随西营一同接受招安关系必然匪浅。李万庆提问时也有心将两营绑在一起观察侯大贵态度但老练的侯大贵很敏锐觉察到了这个陷阱。他的回答不长但字字珠玑很有力地将李万庆等人的试探压制了下去。

    进一步剖析这回答蕴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关键在于“素无瓜葛”四字上。正如如今楚豫流寇中分老回回派、曹操派、中间派一样张献忠的手底下也同样有着一大票追随者。而贺锦等人为何宁愿辗转颠沛却始终不愿归附张献忠旁人或许没意识想到这点但侯大贵则认定这几人与张献忠定然有着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矛盾。否则当初张献忠投降时像携同赵当世、杜应金、马士秀等一般捎上他们其实并非难事。想通了这一条侯大贵的反应就有针对性他开门就明言了赵营与西营没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降低贺锦等人的抵触情绪改善赵营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第二层意思则是“自辟前路”四字。贺、李、蔺、刘四家绝非泛泛之流不说一流强寇却也都很有些实力。赵营既然有心招揽他们那么首当其冲便是

    要凸显出赵营自身的独立性以及底气。试想如若自个儿尚仰人鼻息、受人驱策又何以服众?赵营在赵当世的率领下打过不少胜仗硬仗知名度很高只要与张献忠撇清关系别人没有理由不相信赵营的货真价实。

    第三层意思出于“静观时局之变”六字。侯大贵不是第一次代表赵营出席重要谈判实际上包括当年汉中与官军的谈判周旋等等事宜都是由侯大贵代表赵当世出面交涉。结果证明侯大贵本身在赵营的地位够分量又狡黠善变所以每次谈判游说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而此次赵当世因自己分身乏术故再次派侯大贵前来承天府走一遭也全是信任他使然。侯大贵深知谈判之中大忌便是和盘托出他曾总结“云山雾罩雨雾看花”八个字用以说明谈判的精髓。当下也是这样纵然李万庆径直发问赵营的计划但侯大贵绝不会对他透露半个字。简简单单以“静观其变”相答既不敷衍也有暗部疑阵之功效让对面摸不清头脑从而不敢掉以轻心轻视赵营。

    果不出李延朗预料侯大贵说完不久起初敛声不语的贺锦四人终究还是捺不住性子显出了几分急躁。

    侯大贵深谙其道感到时机略有成熟毫不迟疑主动出击道:“四位都是江湖上名闻遐迩的大掌盘子又与我家主公结有厚谊。往年天各一方难以交往而今两边却近在咫尺我家主公甚感欣慰故差在下来与四位一叙旧情再建新谊。”

    蔺养成干笑一声道:“赵老弟的好意我等心领。只是官贼殊途那旧情好叙这新谊倒怎么个建法儿?”说完给李万庆使个眼色。

    李万庆立即接过话茬食指轻刮颊边胡渣道:“人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与赵兄弟投契本意是戮力同心不愿分道扬镳但若以官贼身份长久来去势必不利于贵营也于我等无益。所以现实之问题便是我等与贵营要建立稳固联系只能或同而为贼或”话到这里抿上了嘴。

    他点到为止但意思昭然若揭。

    侯大贵心中怎不了然他此来若无干货说话间又怎会有底气只略一沉思便道:“我家主公明言与诸位情如兄弟贫贱不相轻、富贵不相忘。今我营侥幸得受朝廷赦令又如何能安心坐视诸位流离无定?”

    这句话出口贺锦四人登时振奋各自探身问询:“侯兄的意思是”话没说完庙外忽有兵士匆忙奔入神情紧张对贺锦等人小声禀情。

    侯大贵见着贺锦等人脸色陡变嘴唇微颤心中一紧道:“出了何事?”

    贺锦倒也不瞒直接道:“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引来了常国安的人现在他带人已摸上山了。”

    李万庆补充道:“侯兄恐怕不知这姓常的本是川中棒贼后来出川数易其主。说是三姓家奴也不为过而今跟着罗汝才为虎作伥与咱们不对付私下也不知使了多少绊子。要不是我几个团结一致怕早给罗汝才和这姓常的的吞并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贺锦、李万庆等人虽说与罗汝才联营而动但说到底是为了自保而非真正怀有“革命友谊”。迫不得已联手抵御官军的同时内部斗争也一刻不消停。罗汝才日思夜想就是彻底将这几营中间派灭了吞了双方的斗智斗勇、千回百转即便贺锦等不说从他们的表情上侯大贵也能感同身受。

    其实这个“托天王”常国安侯大贵并不陌生几年前

    赵营第一次入川与当时川中棒贼渠首“争天王”袁韬交攻常国安其时作为袁韬麾下大将也曾与赵营激战。但终因战败与袁韬起了龃龉后来不堪猜忌径自出川了接着流转多处最后归于“曹操”罗汝才一派。不论赵营与常国安的旧怨或者现在贺锦等人与罗汝才的对立常国安的不期而至想必来者不善。

    据报常国安这次带来的人马在五百以上一看就是有备而来。而山神庙上下贺锦四人随行护卫的兵士不足五十人众寡悬殊若硬拼必败无疑。

    侯大贵见贺锦等人拔刀意欲拼命突围乃劝道:“常国安想必早有了瓮中捉鳖的打算我等徒斗无益不如稳下来先与他聊聊随即应付。”

    李延朗亦对李万庆道:“五哥对方来势汹汹不可硬与。”

    李万庆点了点头又对贺锦三人看看几人同时插刀回鞘面色阴郁各自稳坐凳上。不多时随着一阵绵长笑声常国安靴声橐橐快步入庙身后十余名顶盔掼甲的兵士团簇拥护。

    几人定了定神堆起些笑一起站起拱手道:“原来是老常来了真是稀客有失远迎。”

    几年过去常国安看着倒是比之前清癯了许多早前还算丰满的面颊这时已然瘦得显出了颔骨的轮廓唯一没变的是那双圆溜溜的小眼睛。他环顾庙堂一周笑道:“我算得什么稀客。我却听说今个儿有北面来的稀客驾临惹得几位大哥都要挪动尊驾迎接才屁颠颠赶来凑趣也想露个面不是。”

    贺锦干巴巴道:“那可不敢当。常兄是罗大掌盘子眼前的红人俺们可高攀不起。”他但觉今日凶多吉少横下心后只想着就算死也要死的硬挺话语间已然带起些火药味。

    常国安笑笑道:“左金王说话还是客气。”转目瞅见侯大贵与李延朗故作惊异“咦”了一声道“这二位却面生。难不成就是传言中北面来的贵客?”

    侯大贵从不输阵应声对着常国安拱拱手道:“常掌盘幸会。”

    常国安龇牙笑着道:“承蒙贵营当年照顾自出得川来四体健全算是无恙吧。”只听这句话看来他是早知侯大贵与李延朗的来历了。

    “昔时各为其主虽有争斗但大体在公不在私。我家主公每每提到川中经历赞誉最多的还是常兄你的部队。”侯大贵不愧见惯风浪之人两句出口面色转白为红气息同样均匀如初。

    “各为其主”常国安喃喃将这四个字又说了一遍声音一振边摇头边道“那时各为其主这时一样各为其主。常某既为罗大掌盘效力就免不得与诸位说些不愉快的话。大掌盘子曾定下规矩严禁各部私自结交官府众人一经查明严惩不赦。”脸色一凝“赵营而今已是朝廷敕封的援兵营这两位更是当中重将显贵贺兄你们抛下老本营不顾来这荒郊野岭私会似乎有所不妥吧。”

    李万庆哈哈一笑道:“纵使左良玉、贺人龙等辈咱们也没少与他们称兄道弟打过交道。我几个与两位客人私谊甚笃如今不过朋友叙旧罢了常兄怎生紧张得像老婆红杏出墙也似?”

    常国安摇头道:“今时不同往昔一切需以罗大掌盘马首是瞻。我此来没有其他意思既然叙旧我家罗大掌盘最是好客几位以及北面的两位朋友尽可都去老本营大帐内好好谈论。”说着将刀往桌上一放一时间手下兵士将贺锦、侯大贵等人包围了个严严实实。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