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1对子(三)

小说:蚍蜉传 作者:陈安野
    日悬当空绿意浓盛的林海在和风下波涛起伏。透过林隙一条黄泥小径曲折向上。小径两边杂草繁密人走在上面刮动草枝带起窸窸窣窣的轻响。头戴斗笠的侯大贵踩折一根挡道的横枝回顾身后三人道:“腿脚都麻利些人可都是有头有脸的角儿咱们攒的局自个儿迟了面子上需不好看。”

    三人应诺自他们身后又走上一人对侯大贵道:“统制向山脚路过的樵夫打探过了沿这条土路向上便是山神庙。”

    侯大贵朝他笑一笑道:“方才尚在想老李你怎么还没影儿呢这次山神庙之会若无你在我可要失一大臂助。”与他说话的正是当下赵营无俦营前哨的哨官李延朗。侯、李二人不久前奉命赶来承天府办事星夜兼程至今才算到了关键时候。

    侯大贵是无俦营统制坐营官也是李延朗的顶头上司李延朗在与他说话间从始至终恭恭敬敬不敢有半分造次。

    侯大贵欣赏李延朗低调的性格以及带兵的能力很早便希望将他拉拢到自己的麾下但李延朗似乎有意与侯大贵保持距离对侯大贵的几次试探都装聋作哑。侯大贵虽说郁闷可也没有急躁因为他清楚李延朗颇受赵当世器重且有些来头迫之无益。因此打定主意即便无法将李延朗收为己用至少也得与其人维持住良好的关系。

    在他看来毕竟目前在赵营侯、徐、郭、韩、王五大将中徐、郭二人算一个鼻孔出气王来兴是赵当世心腹韩衮则超脱于外自己要巩固住地位压制住另外四人少不得要中级将领们的支持。而无俦营中中军白旺、参事督军覃奇功都不是能够拉拢的对象所以获得前、左、右、后四哨掌兵哨官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谈不几句一只鹧鸪自林梢低掠而过与侯、李同行的三名护卫挥动开山刀劈开前路的几丛刺灌。抬眼处是几段残断的黄土墙。黄土墙后有一间竹屋但上头敷盖的干草已七零八落全无遮蔽竹屋的木门下边也腐烂了大半有气无力地挂着。而在竹屋侧方一座庙宇落于几株高耸的古柏之间但看其形貌亦是失修已久砖瓦脱落多有庙前几座石雕也东倒西歪藏在杂草之中与竹屋残破仿佛。

    “僻静清幽这倒是个谈话的好去处。”侯大贵干笑两声语带嘲讽。这时候庙门口有人见着了他们当即返身进入山神庙内。不多时数人走将出来当中一个魁梧汉子尤为急切三步并两步大跨上来径直抱住李延朗道:“九子!”

    李延朗亦激动道:“五哥!”

    侯大贵笑了笑:“果然是龙兄虎弟今得聚首大慰人心!”

    李延朗松开手介绍道:“五哥这位便是我赵营统制官侯大贵。今日会侯统制为主使我为副使。”又道“统制他是我族中五哥”

    “我知‘射塌天’三个字报出来但凡江湖中人谁不竖个大拇指?”侯大贵立刻接过话“在下赵营侯大贵见过李掌盘子。”

    那魁梧汉子摇摇头道:“略得些虚名罢了愧不敢当侯统制赞誉。”这汉子便是当今颇有名气的大寇“射塌天”李万庆。李万庆是陕西延安人听说其家族源出陇西李氏只不过是偏房小枝且到他这一代早已中落上百年情况比之那“汉室宗亲刘玄德”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当初背族从贼是以自起“万庆”为名以免玷污族谱但到了后来却混出了名堂、日渐壮盛这“万庆”之名也好似成了本名。

    李万庆读过点书头脑灵活、善于应变虽自起

    事来跌宕起伏但终归都能稳固向上且在各家大势力间来回求存始终保持着十分的独立性。以名气而言与刘国能旗鼓相当二人的行事作风也有些类同。赵当世之所以此次派李延朗随侯大贵同来承天府办事也是考虑到了他与李万庆的宗族关系。

    说话间几人自李万庆身后也走上来李万庆指着一名黝黑五短身材的中年汉子道:“此乃贺掌盘。”又看向侧边一个尖三角脸的汉子“蔺掌盘。”最后拍拍右后的圆脸汉子“这是刘掌盘。”

    侯大贵听了心中了然。“左金王”贺锦、“乱世王”蔺养成、“争世王”刘希尧无一不是曾经纵贯驰骋川陕乃至东南的当世大寇。

    贺锦笑眯眯地看着侯大贵道:“侯统制你家掌盘子现在可好?”

    侯大贵笑道:“托左金王的福我家主公万事安康。”接着补一句“我家主公常在人前提的一句话便是若无那时左金王赠药便无今日赵当世。”

    贺锦听罢洪声大笑笑声震林岳甚是爽朗。

    李万庆道:“老贺人赵老弟现在是朝廷命官该称大人才是你还土垃吧唧称什么掌盘子。”

    贺锦面带笑意:“俺这不是说溜嘴了吗。整日价都是与这家掌盘那家掌盘说话却从没荣幸和官府的大人们讲过话难改口咯。”说着对侯大贵道“俺早就知道赵兄弟不是池中物有朝一日定当腾飞九天现在看来俺这眼光也不算差。”又笑笑“更闻他近日斩杀了张雄飞那竖子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是个好汉真豪杰!”

    蔺养成也道:“不错我亦曾有幸与赵兄弟共事。那时我与他均在李闯王手下效力是他力排众议定下围杀曹文诏的方略更亲手割下了姓曹的首级大振我义军气势。现在想来那份胆勇实非常人能及。”言及此处上去握住侯大贵的手道“侯统制我们见过。可惜贵营后来就转移了你我难进一步交往甚是遗憾。”

    侯大贵笑道:“无妨。我钦慕掌盘之名神交既久分外珍贵。”心中其实对蔺养成的鬼话完全不以为然。

    蔺养成叹气道:“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留在陕西更不该又出了河南。否则与赵兄弟共襄大义轰轰烈烈干下一番事业岂不快慰!”

    此时李万庆插话道:“老侯老刘是我等的好兄弟不是外人。他来此捧场你不介意吧。”说话时虽半是调笑但眉宇中却蕴有一丝担忧。

    侯大贵立刻大笑道:“怎会介意!刘掌盘子的名号如雷贯耳我先前还怕请不动刘掌盘现肯赏光高兴还来不及。”李延朗附和称是。

    李万庆等人闻言皆欢笑侯大贵心中对此却是透亮。在来承天府前他已经了解过当前湖广、河南诸寇的态势各类大大小小流寇营头虽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曹操派、老回回派以及中间派三派。

    曹操派与老回回派顾名思义派内成员分别是曹操罗汝才与老回回马守应的铁杆粉丝以他俩马首是瞻。比如“一丈青”施公达、“一条龙”张立、“小秦王”王光恩、“关索”王光泰以及“整齐王”王和尚等无论是走是战均紧跟罗汝才的步伐。而像“混十万”马进忠、“革里眼”贺一龙等则始终围绕马守应与之同仇敌忾。

    其实这也是近年来流寇内部的一个趋势即面对日益紧逼的朝廷以及逐渐枯竭的地方资源当初零散的小势力慢慢都开始融入了几家较大的营头以求自保。在陕西李自成的闯营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陕中流寇的整合一家独

    大。而赵当世若不选择出川而是坚持在川中活动四川基本上也会插上赵营的旗帜。湖广、河南等地因为流寇为数甚众所以同化过程要慢上许多但也早显出端倪即张献忠、马守应、罗汝才三家脱颖而出。因尚未完成彻底整合故而依然有第三派、也就是中间派存在。

    中间派即指徘徊于楚豫间固然经常与马守应或罗汝才合军但一直是若即若离的状态的诸营流寇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即有“左金王”贺锦、“乱世王”蔺养成、“争世王”刘希尧、“兴世王”王国宁、“射塌天”李万庆、“顺义王”沈万登等。

    这些人之所以没有融入马守应或罗汝才麾下原因很杂。如蔺养成就因为曾与李自成搭档很久不受马、罗的信任左右碰壁。再如贺锦则是压根瞧不上马守应他们不甘屈于人下。

    所以属于中间派的流寇就是赵当世想要重点发力的方向。换而言之赵营三条建设性方略“广结援”中这些人都是要尽量争取的对象。尤其是在杀了张雄飞与回营翻脸几乎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得到贺锦等人的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

    而贺锦、蔺养成以及李万庆三家因与赵营有着各种各样的私情关系所以被列为了首先接触的选择。刘希尧与赵当世没有过交集贸然来到这么一个私密的场所李万庆担忧侯大贵会不悦也不是没有道理。

    几人在庙外扯了几句转入山神庙内。庙里倒收拾过了算整洁还摆上了个小圆桌以及少许酒水瓜果。才坐下来蔺养成就开始骂起了罗汝才:“都说马、罗两个是咱义军的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我看倒是两匹没脑子的马骡。”

    侯大贵说道:“听闻近期各位跟着曹操从河南转进武昌一带不知意欲何为。”

    蔺养成回道:“还不是罗汝才那狗怂的东西忽悠大家说什么以退为进。好端端的河南留着不走非要从麻城、武昌迂回到襄北面。”

    侯大贵听他说到一半口风一变便留了心眼故作若无其事道:“河南有张任学、左良玉、陈永福等堵在那里个个凶悍异常的确不太好走。”

    刘希尧皮笑肉不笑道:“湖广好走吗?许成名、杨世恩也都不是善茬何况还有龙在田和他手下一班野人。在湖广不掉一层皮我看是走不出去的。”

    李万庆有意无意说一句:“你说当初若是跟着老回回咱们会好过些吗?”

    刘希尧又道:“未必。老回回几个的日子也不好过。都是苦哈哈又何必互相羡慕呢。”

    蔺养成自嘲道:“倒不如当初就留在陕西一了百了少了这两年的折腾。”

    刘希尧摇头道:“李闯王未必就滋润了没准去陕西一看你还得回来这里。老闯王一走群龙无首。你看看这两年跟着八大王、老回回他们流来流去又捞到了什么好果子?尽是胡闹。这大义的天我看是暗了一半了。”

    蔺养成冷哼一声道:“一说八大王这厮当真好手段。一番花言巧语把咱们都当猴耍了自己拍拍屁股摇身一变穿金装、系玉带倒人模狗样当起官儿来了。”

    李万庆轻咳道:“老蔺老侯面前有些话不要乱说。”

    赵当世是跟着张献忠一并接受招安蔺养成编排张献忠便相当于将赵当世也捎上怼了。侯大贵刚想发话表示大度但心念电转感觉这李、蔺二人这一唱一和似乎有些预谋。偷偷瞟了一眼众人但见一时间贺锦、蔺养成等人都是直勾勾地望着自己眼神中充满了怒意。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