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第二部 第435章工业化的第一波冲击 求保底月票

小说:天朝之梦 作者:大罗罗
    卖萌求票大罗罗小萝莉一起满地打滚中

    扬州个园。

    屋子里面的空气一片沉闷本来应该是很轩敞雅致的透风漏月厅现在既不透风也不漏月。外面的花园还是一片洁白的雪景透风漏月厅里面的地砖都通了地龙把屋子里烘得暖洋洋的加上一席精致的酒宴这个场景应该就是个园主人和一票好友饮酒赏雪的时候儿。但是屋子里的这些人却一个个如丧考妣神情仓惶让整个透风漏月厅的气氛都变得凄凉仿佛这群人的末日已经到来似的。放在两年前这些穿着丝绸华服、满脸都是没了主张的人物可都是家产千万手眼通天的人物他们是曾经富甲天下的两淮盐商中最豪阔的人物现在却惶惶不可终日。

    黄锡庆是这次饮酒赏雪的酒宴的主人这个号称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就是黄锡庆的父亲大盐商黄至筠出巨资所建现在为黄家五兄弟所共有。扬州是两淮盐商的大本营而黄锡庆又是这一任的两淮盐商总商今天请了扬州最大的几个盐商过来自然是商量如何为大明朝廷效力的——这可不是伪装的两淮盐商的豪阔从何而来?还不是靠巴结朝廷和朝廷大员换取的垄断权吗?

    想当初满清的两江总督陶澍和江苏巡抚林则徐改革盐政用票盐法破了淮北盐商的垄断权这扬州城内不晓得有多少盐商豪门沦为破落户。后来陶澍还想将票盐法推广至淮南幸好有曹文正公(曹振镛)出面说了句:“焉有饿死之宰相家?”

    话虽漂亮但是陶澍和林则徐岂能不明其意?所以盐政改革便止于淮北才让两淮盐商得以苟存。可如今淮南已经是朱明的天下虽然朱济世暂时没有剥夺两淮盐业的垄断权但是这些鼻子很灵的大盐商怎么会闻不见盐政改革的南风?兰芳行的精盐在座的大盐商都是见过的不过谁也不明白这样的盐是怎么晒出来的?

    晒盐法他们当然知道北宋就有了淮北海州的灶户就用晒盐法制盐可是晒出来的盐哪儿有那么精细洁白?这个盐看上去一点杂质都没有要是搁在以前上贡到宫里面给皇帝用的盐都没有如此精致可是现在这种兰芳盐的批发价不过每斤二十五个小铜元比私盐都便宜!据说还是含税价——其实这个兰芳行就是朱大天子的产业交不交盐税对朱大天子来说根本都是一回事儿嘛。

    原来在北京做官道光28年春瞧见苗头不对辞官回扬州的曹振镛之子曹通现在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家的代表。

    他的消息比其他几个大盐商还有灵通一些:“兰芳盐的成本大约就是每斤3到5个小铜元卖25个小铜元朱家天子最少能得20小铜元的利。如果能绝了私盐光是南朝13省每年总能卖出去10亿斤盐吧?2000万银元的利润唾手可得……”

    “什么?5个铜元能制出一斤兰芳盐?”

    “这这这……这怎么可能嘛!他们兰芳的灶户、盐丁要怎么活?兰芳的盐政衙门的浮费又怎么交?”

    “该不会朱天子将兰芳的土人变成奴隶用奴工制盐吧?”

    “就是奴隶也要吃饭啊咱们两淮的灶户、盐丁过的日子也苦到家了再苦就要反了……”

    屋子里面的人顿时就嚷嚷开了脸上却都是不相信的表情。他们都是世代盐商别的事情不知道盐还能不知道?一斤盐几个铜子儿不是收不到可问题是一分钱一分货几个铜子的盐可都掺着泥沙能有一半是盐就不错了。可这兰芳盐的纯度起码有九成五须得反复熬制提纯就是有20个铜子儿都不一定能熬出来。

    曹通看着满洲锦衣华服的大盐商在议论纷纷就在心头冷笑。他早就找上海的洋商请教过了这兰芳行制盐的法子叫什么……工业化!用洋灰在日照充足的海滩砌成大盐池子用什么化学添加剂提纯杂质用锅炉煮盐卤。这生产成本低了不知道多少制出来的盐都是又细又白的。他们西洋人都是用这个法子制盐的根本没有什么难度扬州盐商如果想要开设西式盐场也没啥门槛——只要朝廷能够批准。

    可问题是……两淮地方上靠盐吃饭的人可不止这一屋子的盐商。还有盐帮、盐丁、灶户还有各种管盐的衙门林林总总加起来怕是有十几万!几个用西法制盐的大盐场就能断十几万人的生路?

    另外这西人可不仅有制盐的妙法还有纺纱织布之法!还有能在海上往来如飞的快船还有能喷着黑烟日行数百里载货几万石的火龙车。若都引入中国倒霉的可就不是制盐一业了!失业的也不止是两户盐业的十几万盐丁、灶户……

    看来这闭关锁国之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在曹通的心思飘到军国大事上去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幽幽地道:“要是……我说咱们还是要找靠山南边不收可以找北边!”

    北边?大清朝?还是……太平天国!?

    曹通的目光被发声的人吸引了过去原来正是丹徒盐商李文安(和李鸿章的老爸同名)。他们李家是沿着长江往湖广贩盐的而湖广现在已经成了兰芳盐的天下。根本没有淮盐的市场虽然丹徒李家也有千万家产但是没了进项总有山空一日。另外李家这日前的两江钱业危机中也狠亏了一笔几十万立信庄的票子三钱不值两钱出了手现在又听到立信庄将被重组成立信银行所有立信庄的存单、银票都可以转为5年期存单由汇丰行担保的消息。这事儿真是让李文安郁闷的要死。

    黄锡庆忙一瞪眼沉声道:“怀山你莫不是说笑吧?我们虽是商人但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可不能投靠拜上帝教也不能去投夷狄。”

    他说的夷狄当然是满清啦满清失去了北京城败退东北。在所有没有当过满清官儿的读书人看来满清已经失去中华正朔成为夷狄了——他们这些读书人嘛当然是想学而优则仕的。现在满清那边已经没有科举了太平天国倒是有科举不过不考四书五经考得是拜上帝教的道理江南的读书人不会啊。所以唯一有科举可以给他们考的大明朝就是正朔!这也是朱明在江南没有遇到士大夫阶层反抗的原因。北京被太平天国打下来满清跑去关外当野蛮人了他们要再反对大明朝难道准备自己做皇帝?

    李文安目光幽幽闪动认真地给黄锡庆这个一门心思想做官(历史上真做官了)的大盐商分析:“北边可不止有太平天国和满清还有林穆翁、曾涤生、苗雨三……现在朱天子把他们顶在前面当成抵挡太平天国的屏障好专心整理江南地盘就是对付咱们这样的人!等他理顺了江南淮北、山东的藩镇还有存在下去的余地吗?而且淮北、山东未必不想做大要做大就必须要有饷源。这苗雨三的饷源不就是淮北之盐吗?朱家要尽收盐利可不仅是敲掉了咱们的饭碗还在断苗雨三的饷!可是他现在又要倚重苗雨三。如果咱们能和苗雨三联手未尝没有机会把淮南之利变为淮北之利的……”

    他的话音未落曹通就沉声打断:“怀礼兄你是不是搭上苗雨三的线了?”

    李文安淡淡一笑只是微微点了下头。(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