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2世胄(二)

小说:蚍蜉传 作者:陈安野
    不出意外有关朱常法的前因后果一出口连同赵当世在内帐内所有人一时皆愕然震惊。杨招凤叹一声道:“只是属下不才于路给枣阳县的巡捕弓手们撞见了两下起了争执杀散大半然而还是有几个漏网之鱼。”

    昌则玉一捋长须凝眉道:“兼任枣阳县巡捕官的是褚犀地如此一来怕有隐患。”

    穆公淳则道:“隐患虽有却不大。枣阳附近多有流匪强人出没没有物证只凭逃兵的一面之词褚犀地恐怕还没那么大手段直接就将我赵营钉在板上。”

    杨招凤面有惭色低着头道:“属下办事不力请主公责罚。”

    赵当世道:“这事现在难说功过我不罚你也不赏你。”转头问向昌、穆二人“二位先生以为这朱常法于我军可有用途?”

    昌则玉先问杨招凤:“沿路你等身份可有暴露?”

    杨招凤道:“未有他三人被捉后就给蒙眼堵嘴我几个相互交谈以及与枣阳弓手的对话都在远处不会有任何泄露。”末了补上一句“但那姓朱的小子鬼灵精怕是能猜出我几个就是与他同桌饮酒之人。”

    赵当世对昌则玉道:“老孟是行家里手凤子亦是把细的人。这点先生无需担心。”

    昌则玉说道:“你们本意可是想靠着这朱常法去敲诈襄王?”

    杨招凤应声道:“起初我实没料到他是王爷世子也是后来才知悉。”

    昌则玉摇摇头道:“若他是寻常官宦子弟要求赎金并无大碍。但正因他是襄王之子恐怕这求财之事便没那么容易了。”

    杨招凤不解道:“此话怎讲?”

    昌则玉回道:“很简单襄王爱子陷于贼手他必会通报朝廷也必将引起朝野以及襄阳上下极大关注。如今襄阳府内势力千层万绪远不是我营短时间可以捋清。即便我等再三掩饰来去之间变数过多只怕到头也难免暴露。一旦暴露我营与朝廷便再无信任可言。届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弊远胜于利。”

    赵当世点头道:“不错我营新附方兴未艾正是如履薄冰的紧要时刻不可冒此风险。想以朱常法行当年汉中故事目前而言不是时机。”

    杨招凤听罢二人言语立马单膝跪地拱手于顶道:“杨招凤自以为是贸然行动。为我营招致凶险实有过无功再请主公责罚!”

    赵当世将他扶起来嗔怪道:“你这凤子心眼太实。我头前已经说了这事暂且不论功过。这才多久我难道就要翻脸?我姓赵的岂是这种摇摆不定、气量狭小之辈!”

    杨招凤红着脸默然而立。赵当世问昌则玉道:“依先生见咱还是尽快将这朱常法送走为好?”

    这边昌则玉还没回答那边穆公淳先横插一句道:“主公属下认为朱常法未必不能利用一二。”他虽名义上与昌则玉分列左右军师但无论旁人还是他自己都感觉得到昌则玉明显更受赵当世信赖。此前他一直自觉受到昌则玉压制难以表现这时候趁着适才赵当世等人交谈的空当他脑筋急转竟而真的想出一个妙招。

    赵当世素知穆公淳与昌则玉迥异。如果说昌则玉走正道着眼全面四平八稳。那么穆公淳就是专攻邪巧的高手。赵当世也曾在私底与他人的对话中用“昌先生我之子房穆先生我之陈平”之语来形容二人在他心中的角色定位。

    赵当世悦色道:“穆先生有何高见?”

    穆公淳淡淡一笑道:“主公须知我用朱常法不在公而在私。主公恕罪好让属下斗胆再加一句:此私即主公之私。”

    赵当世疑惑道:“我之私?”再一想忽而心头一震结舌道“难道是”

    时帐内人数屈指可数穆公淳得赵当世授意许可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计策。话音方落赵当世颜舒气定似乎有千斤重担一扫而空之感杨招凤与周文赫则径直笑着恭贺起了赵当世。就连一向自负的昌则玉看向穆公淳的眼神里比以往也多了几分赞意。

    “此事虽邪却无险可行。”昌则玉微微点头道。

    穆公淳笑道:“属下为主公鞠躬尽瘁亦只能帮到这里。其余诸事还看主公造化了。”赵当世御下刚中带柔平素里很能与军将们打成一片所以即便如同穆公淳这样的儒生在与他熟识之后也不会太过拘谨。

    赵当世尴尬笑笑想说话又不知是该夸人还是骂人与他大眼瞪小眼过了许久方才憋出一句:“个狗日的”

    昌则玉难得也笑了一会儿笑过后脸色一正道:“主公既然穆先生献上妙计属下也锦上添花将刚刚想到的一计奉上。”补充道“如此利用这朱常法不止于牟私或许亦可利于公。”说着便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出。

    赵当世听了思忖片刻道:“昌先生所言可行不过事在人为进展是否真能如我等所愿还需慢慢推敲。”

    昌则玉点头道:“若此事顺遂则我军‘广结援’与‘顺朝廷’二方略皆有所成。”转而微笑对杨招凤道“杨参军现在看来这朱常法对你该更偏于功绩。”

    杨招凤也轻快一笑:“望承军师吉言能捞上一笔功劳嘿嘿。”

    赵当世问道:“那朱常法现在何处?”

    杨招凤回道:“看押在营后专房。这小子一直闷不作声有些心机胆色。”

    赵当世颔颐道:“先将他好吃喝先养着过了明日等待他心绪平缓了我自去寻他。”说完由这朱常法想到另一人心中一重。

    翌日清晨。

    因昨夜夜谈过晚赵当世起榻略晚。才洗漱完周文赫报外头已经候了好几拨人。

    很早以前在忠州聚云寺赵当世曾与吹万广真禅师交谈。当时广真禅师提醒他也许终有一天会面临“亢龙有悔”之局。他迷惑不解问其故。广真禅师并未详说仅以十六字诫勉:“高而不躁贵而不骄。心如止水动而无悔。”

    时至今日赵当世方渐渐感受到当初禅师对自己的忠告不无道理。随着赵营蓬勃壮大作为一军之主他不免要主动或被动面临纷至沓来的难解之题。纵然心坚似铁终究有焦躁烦乱的时刻。每当遇此情形他都会以这十六字自勉这十六字就如同清流总能在瞬间将他的躁动不安冲刷得干干净净。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世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也潜龙也。

    赵当世不是潜龙也无法似吹万广真禅师那般超脱于世。他自知自己命中注定是高飞于九天之上的“亢龙”而若最终是个“有悔”的下场那么万事皆成枉然。他背负着非常人的压力与责任他只能选择“无悔”。

    正如当下一睁眼就是无穷的军务杂事他没来由心生一股厌烦。但最终他将巾帕往铜盆里一丢稳定心神开始正

    襟危坐接见求见者们。

    头一个进来的是郭如克的人通报出征唐县的起浑营前哨午后即凯旋而归。对于郭如克的处置赵当世早有定计所以这里也就没有多费口舌简单谈了几句就罢。

    随后的是一个夜不收他被指派往南面追踪北上的石屏土副将龙在田军的行动。龙在田是个颇为重要的人物赵当世振作精神问询详情。一问之下倒是情况略变。原来就在两天前曹操罗汝才、乱世王蔺养成等部流寇由河南流窜到了湖广并为乱黄冈、罗田等地。官军在武昌附近的军备相对薄弱应付不暇所以龙在田临时接到调令暂缓北上先南下救火。赵当世原本预计过几日就要亲自造访龙在田看来计划得随之延期了。

    等那夜不收退下接着上来的人却与龙在田一事也有关系。那人自称是许州左家人奉左思礼之命来投信。赵当世将信件看了一遍方知此番驱逐黄冈、罗田流贼的行动除了调动龙在田外左良玉的军队也在征召之列不过因左良玉自己尚在他处所以暂由麾下参将金声桓带千人左右赴援。当然左思礼来信不是为了区区一个金声桓据信中说随军而行的还有左良玉的长子左梦庚。

    左思礼的来信是非正式的且左梦庚还未及弱冠所以其人此次随行十有八九是左良玉私底下授意安排。

    虽然左思礼口口声声说左良玉望子成龙故特遣爱子随军锻炼并替父探望赵当世。但赵当世基本能猜到这个左梦庚十有八九主要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说实在的左良玉身为方面大将一来常常领兵在外难抽空闲二来碍于身份不太方便与赵当世私晤因此派自己的儿子为使者代替自己来与赵当世先期碰头确是明智之举。

    信的末尾左思礼还特地提到了刘国能作为将佐亦会同来。明面上当然是以故人之姿与赵当世叙旧但以赵当世对左良玉的了解他恐怕还是担忧左梦庚年幼易受摆布故让刘国能这个沉着冷静并相对而言清楚赵营底细的人来加一道保险罢了。对与左良玉接触赵当世已有准备对方不来他自己也会找上门去。且不论来的是左良玉本人还是他儿子见招拆招即可。

    最后一件事倒也不算紧要有关老回回马守应。赵当世之前由张雄飞之死了解到回营等流寇最近的行踪但却始终不太理解素称雄勇的张雄飞军面对郭如克为何会一触即溃。现在才知其实在大半个月前兴许是在河南久而无功、师老兵疲又兴许是受到张献忠与自己等人接受招安的触动总之马守应与革里眼贺一龙、混十万马进忠也向朝廷传达了投降的意愿。又因为马守应与贺一龙长期为乱河南与河南的官军关系极差所以他两人虽在河南但舍近求远派人前往木兰山寨向湖广方面求抚。而马进忠则就近向河南巡抚常道立求抚。

    目前两边结果如何还未有定论是以很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在澄水边逡巡的张雄飞才没有与官兵作战的意愿。实质上若当时马守应是向河南官军求抚那么河南方面自己协调好关系也就不会有唐县求援这一说。当下马守应一厢情愿与湖广官军交涉反在河南吃了瘪即便他最后招安成功了赵当世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处理完这些事已近正午仆役端上饭菜赵当世没什么胃口。只拌着咸梅菜吞了两碗稀粥已有七分饱腹感。昨夜穆公淳献上的一策甚是可行他今日重点便是先将这事搞掂。而这一策的重中之重又在营中一个人身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