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翔地记

    “景琰,你带兵是个熟手,朕想把巡防营交于你节制,如何?”

    巡防营关系着皇城各中枢机关、各王府侯府、各大臣官邸的平安和它们彼此间的平衡。谢玉获罪后,太子和誉王对这个位置争执不下,没想到,在静妃生辰这天,梁帝以贺礼的形式把巡防营交到了萧景琰手上。

    梅长苏一直让他低调韬晦、不可冒进,领了这个差事,萧景琰便忐忑不定,离宫回府后,立即急匆匆进了密道。

    密道中靠近出口的地方各有一间密室,萧景琰快走到苏宅的密室时,突然感觉到前方有人,他疑惑地停了脚步,举灯小心翼翼地缓步向前,走了几步,便见一高大的人影。

    “见过靖王殿下!”施礼之人正是禁军大统领蒙挚。

    萧景琰颇感意外,问道:“你怎么在这?”

    蒙挚立即解释了一番,得知是誉王到了,萧景琰只好坐下和蒙挚一起等。

    气氛突然很尴尬。

    萧景琰想说点什么,却发现他和蒙挚似乎没什么话题可说……明明每次与梅长苏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怎么现在就找不到话呢?实在太尴尬了!和梅长苏在一起,不说话的时候看看书也没觉得尴尬呀!这时,萧景琰看到两人中间的案几上有本书,就抓起来看。

    《翔地记》。

    没听说过。

    萧景琰翻开了这本书,书不厚,但上面写满了批注,字体清雅俊秀,一看就是文人的笔迹。

    “这里的批注是苏先生所写吗?”萧景琰问道。

    “应、应该是。”蒙挚支支吾吾地道。

    萧景琰想,应是誉王来了,梅长苏随便拿了本书塞给蒙挚让他在这里看着解闷,蒙挚却对这种书不太感兴趣,没怎么看,因而并不清楚书中情况。

    为免继续尴尬,萧景琰没再说话,低头看了起来。一页页翻来萧景琰倒觉得有趣,书中讲了一些地区的奇闻轶事,而梅长苏的批注有解释、有补充、也有吐槽,处处都是点睛之笔。

    但萧景琰心中一直想着巡防营的事,看书时难免走神,看了一会儿,密室的门开了。

    梅长苏进来见多了一个人,脸上现出惊讶之色。梅长苏素日里总是一幅波澜不惊的样子,萧景琰还没见过表情如此生动的梅长苏,不由看呆了。

    但梅长苏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一行人出了密道。

    与梅长苏一席谈之后,萧景琰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不过隐约里他又觉得梅长苏可能在安慰自己,毕竟事情已经这样了,说他做错了也于事无补。梅长苏的厉害之处在于,就算仓做错了什么,也能想办法为他弥补而不是指责,对此萧景琰感到一阵欣慰。再想到以前梅长苏说的话虽然有时难听,但也是为了他好。而现在他们的相处越来越融洽了,萧景琰已经体会到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们将来的大业考虑。

    这次是梅长苏主动结束谈话,萧景琰知道连续接待了几波客人,都是费心费脑的活,梅长苏确实累了,连忙起身告辞。

    走了几步,萧景琰看到几案上那本《翔地记》,此时他的心放了下来,便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道:“这本书着实有趣,我刚才还没看完,先生不介意我拿过去借读两天吧?”

    平时在不涉及原则的事情,梅长苏对萧景琰提出的事情一向极为大度。上一次他询问苏宅用的皂角,梅长苏对此并不知情,便找来负责此事的吉婶。吉婶说给宗主使用的物品不敢随便,一向用江左盟自制的,每月都由江左盟从廊州送来。连梅长苏也没想到很多日常用品不是在京城买的,但他还是很大方地叫吉婶取一些给靖王带走,并吩咐以后再送的时候,多送一份,直接送到靖王府。没几日,江左盟便送了一车东西过府,萧景琰仔细检验,都是些日常的用品,虽然不值多少钱,但都是梅长苏用的东西,萧景琰高兴地收下了,还挑选一些宫廷赐下的日常用品给苏宅送了过去。以往誉王送到苏宅的东西都被拒收,而萧景琰送的,苏宅照单全收了。

    借书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没想到梅长苏的身体僵硬了一下,呼吸有瞬间凝滞,萧景琰竟从梅长苏的神色中看到了犹豫!梅长苏的书房有很多书,萧景琰到此经常随意翻看,梅长苏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不悦,而且庭生经常从这里借书,况且,刚才梅长苏明明借给蒙挚看的,怎么萧景琰开口相借,梅长苏竟有些不情愿?

    “没关系,殿下如果喜欢,尽管拿去看好了。”

    但刹那异样后,梅长苏旋即浮起了微笑,语调也与平时毫无差别,萧景琰甚至怀疑自己方才出现了错觉。

    回到书房,萧景琰倒是不困,便在灯下看起书来。每每看到精彩处,萧景琰不禁捶地大笑或者击掌感叹,书有趣梅长苏的批注更有趣,这个人真是个妙人!梅长苏去过的一些地方有些萧景琰也去过,但看到书中所写他又觉得自己好像没去过似的,去过也是白去了,特别想再去一次。

    这本书不厚,很快萧景琰就看完了。原本他觉得文字是很难说慌的,了解一个人最好从他的文字着手。但是梅长苏写出来的东西与他本人好像并不一致,这让萧景琰有点迷惑。一会儿觉得书中的这个人才是真正能他,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见到的那个人才是真实的他,或者梅长苏就是这样表里不一的一个人,这让萧景琰升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极想剥开他为自己包裹的那个硬壳看看里面真实的他是个什么样子!

    看完这本书,萧景琰还觉得自己渊博了不少,很快他有了一个在母亲面前显摆的机会,然后这本书就借给母亲看了。

    过了几日萧景琰进宫看母亲,母亲不仅让他善待苏先生,还让他给苏先生带一食盒点心去。母亲对苏先生特别有好感让萧景琰有些无语,他觉得母亲被梅长苏的文字骗了,但萧景琰并没有说破。就让母亲以为梅长苏就是他的文字表现的那个样子吧。

    又过了几日,蒙挚居然来讨要这本书,说想看。但萧景琰早就看出来了他对这本书根本没兴趣,为何他来要书?

    但梅长苏的书,终归是要还的。从母亲那里要书的时候,萧景琰明明感觉到了母亲的不舍,好像从她手中带走了一件她珍爱的宝贝一般,母亲对身外之物向来不甚在意,为何对一本书会如此呢?

    每个人的表现都像这本书是个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或者其中藏着什么秘密似的!

    现在书在萧景琰手里!萧景琰特别想把这个秘密找出来!但萧景琰翻来覆去把这本书看了好几遍,批注也看了好几遍,却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

    这天夜里,萧景琰躺在床上冥思苦想,突然灵感突至,他觉得书是印出来的,应该不会有什么秘密,那么,秘密很可能藏于梅长苏的批注中!不如把批注抄写下来,看看是否有“藏头”、“回文”之类的手法。说干就干,萧景琰立即爬起来点了灯取出书开始一字一句一行一段地抄写起来。

    每抄完一页,萧景琰便会连起来读上一番,抄完并读完三页之后,萧景琰就开始对这个办法动摇并产生怀疑了,因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第一段批注之间有任何关联。但即便这样,萧景琰也没有放弃,反正已经起床抄写了,索性抄完。

    抄到第五页“溱潆”二字的时候,萧景琰突然觉得自己写出来的字和梅长苏写的有所不同,再仔细一看,原来梅长苏写的那两个字各少了一笔。萧景琰顿时生疑,虽然这两个字比较难写又生僻,但以梅长苏的学问,应该不会写错字吧……而且书中原本就印有这两个字,他批注只是抄写更不应该抄错。萧景琰看着梅长苏写的那两个字苦苦思索,突然他想到了减笔避讳——这二字用作女子闺名确实很好听,或许正是梅长苏某位长辈的名字,因而梅长苏故意写错。

    虽然这可算得上一个发现,但对萧景琰来说也没什么用。这完全不需要梅长苏紧张呀,而且萧景琰断定就算母亲细心能发现这件事,蒙挚那样的人绝对发现不了!这应该不是梅长苏不想被人发现的秘密吧。

    萧景琰继续抄写批注,但抄完之后再通读一遍,还是一无所获!萧景琰长叹了口气,只好回去继续睡觉了。

    萧景琰总是翻看这本书,连列战英都觉出这本书有问题,他问道:“殿下怎么一有空就捧着这本书看,这本书有什么特别?”

    “给你看看,你觉得有什么特别?”萧景琰把书递给列战英,又叮嘱道,“这是苏先生的书,小心翻看。”

    过了一日,列战英就把书送回来了,萧景琰问他感受,他道:“书中写的那些地方挺有趣的,苏先生的批注也很有意思。”

    “还有呢?”

    “还有什么?”

    “还有什么其他感受?”

    “我也想去看看书中提到的那些地方,看看那些美景,吃吃那些小吃。”

    “还有吗?”

    “还有?”列战英又讲了一些对记忆深刻的地方的具体感受,但这些与萧景琰都大同小异。

    见列战英实在讲不出什么来了,萧景琰只好放他走了。

    这本薄薄的书中究竟藏着什么?!为什么别人都能轻易发现他萧景琰却发现不了?蒙挚的发现和母亲的发现是一样的吗?为什么都不对他说,甚至都在刻意隐瞒他?

    这些疑问没有答案,也没有办法询问,这让萧景琰非常地、特别地、极其郁闷!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