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相助

    密道之事甚为隐秘,靖王府除了萧景琰只有列战英知道,但这一天禁军大统领蒙挚来访,他竟然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他竟是特意来寻找的!

    “我蒙挚愿意鼎力相助!”

    萧景琰问明缘由,没想到满朝文武,蒙挚是第一个投靠自己的人!但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有激动更有疑惑。事关重大,送走蒙挚后,萧景琰独自坐在书房仔细回顾了一番。

    蒙挚先前在赤焰军,教过他和林殊骑射,林殊向来敬仰本领高强的人,私下里与蒙挚关系不错。后来祁王看中蒙挚是个人才,把他调到禁军,在祁王的关照之下,蒙挚的武功突飞猛进,当时林殊便说他终有一天会排上高上榜,果不其然。赤焰案之后,有一年蒙挚在禁军比武中脱颖而出,获得陛下青睐,逐步高升,前两年他登上琅琊高手榜榜眼之位,也因其忠心成为了禁军大统领。

    当年,萧景琰东海练兵,回京后赤焰案早已经尘埃落定,朝堂之上人心惶惶,萧景琰无从知道那些幸存的旧人的所思所想,与当时在禁军中仍然默默无闻的蒙挚更是断了交往。今日里一番交谈之后,萧景琰从蒙挚那里得知了一些当年赤焰案情,但这仍与他想真相相差甚远。不过,萧景琰确定,在这件事上,他们站在同一立场,这是蒙挚追随他的基础。

    萧景琰继续追溯,他和蒙挚的真正交往是从情丝绕事件开始的,当时苏哲情急之下请了蒙挚和他去救霓凰。现在回想起来,蒙挚大约正是由此事看出来麒麟才子真正的选择,之后,蒙挚为苏哲推荐宅子,很可能也是进一步试探。苏哲选定了这个宅子,不仅再次印证了麒麟才子的选择,而且说明自己的确开始夺嫡了,这几个月来朝中的种种迹象都证实了蒙挚了猜测,所以他主动选择了。由此萧景琰想到,这些年尤其是苏哲进京之后,朝堂中那些忠良之士,比如霓凰、蒙挚、沈追、蔡荃等人,一定都在暗中观望并思考如何让大梁朝局向好的方向发展,想不到一向武人心思的蒙挚走在了最前面。不过,这也不奇怪,同为赤焰与祁王旧人,萧景琰非常理解对祁王有深深的知遇之恩的蒙挚得知他参与夺嫡,迫切追随他的心情——因为只有他会为赤焰与祁王翻案。

    蒙挚毕竟是祁王挑选出来的,并且是林殊敬佩的人,他的为人,萧景琰是信得过的,他的加入必将成为萧景琰一个强大的助力。萧景琰看向密道的门,忍不住想马上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苏哲,但此时尚是下午。苏哲告诉他,如果不是有紧急的事,让他选择晚上的时间去苏宅,以免白天有其他客人无法接待他。萧景琰知道,誉王经常去苏宅拜访,萧景睿和言豫津也是苏宅常客,他白天过去确实不便。

    萧景琰无聊地去演练场转了一圈,他看到一个士兵跑了过来,近了一看原来是李甲。

    李甲喘着口道:“殿下,殿下,我有事正说去禀告呢!”

    “什么事?”

    “城东那个悦来茶馆,来了一个江左的说书人,他会说好多关于梅长苏的段子呢,我去听了两次,可精彩啦!我想殿下没准感兴趣!”

    “好,不错!以后有这种事及时汇报!”

    “是,殿下!”

    坐在悦来茶馆,平时不喝茶的萧景琰不知不觉间喝了一壶茶,茶是什么味道他根本没有品出来,但梅长苏的故事,他都听进去了。

    这一节书讲的是江左盟登上帮派榜榜首的著名破案擒贼事件,当年此事惊动整个江湖,萧景琰剿匪途中也有耳闻。说书人是从一个参与其中的普通江湖人的视角来讲的,虽然管中窥豹,却也惊险刺激妙趣横生。这位主人公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梅长苏,却从江左盟的处事之中,感受到了江左盟的强大和梅长苏的品性与才华。可是正讲到关键处就戛然而止了,“请听下回分解”。短短半个时辰的书,不知被多少次掌声和叫好声打断,这一回终了,更是掌声不断。

    萧景琰急于想知后续,给赏钱时悄悄问小二道:“多少钱能接着讲?”

    店小二指着另一位上场的说书人道:“这位爷,下面是这位先生讲秦宫秘史,是秦国太后赵姬和嫪毐故事,可香艳啦!”

    “没兴趣。”萧景琰冷着脸道。

    “下面还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店小二说完见客人仍然兴致缺缺,只好道,“爷若只想听江左梅郎的故事,只能明日再来了。”

    萧景琰看窗外天色已暗,便放下茶钱离开了。以前说书人讲的那个梅长苏,他怎样都不能和苏哲联系到一起,而今天,这个与恶贼斗智斗勇的梅长苏却在他脑海中慢慢与苏哲合二为一。萧景琰不知道今天的故事有几分真假,但故事中梅长苏的智计与谋略,眼光与胆识,与苏哲别无二致,萧景琰越发觉得这个梅长苏不是一般人物。

    回府匆匆吃过晚饭,萧景琰便举烛进了密道。突然他感到一丝少年时代才有的雀跃,有一个人总在那里,听你诉说,为你解惑,这种感觉真好!许多年来,他都是孑然独行,到如今总算遇到一个可以倚赖的人。

    然而,让萧景琰意外的事,得知蒙挚投靠,苏先生并没有他预想中的喜悦激动之情,萧景琰这才悟到,这一切都在苏先生的算计之中——在情丝绕事件中,他试探了蒙挚的人品,之后苏宅的密道机关,没准就是有意透露给蒙挚的,并引导他到靖王府上去探索去发现去思索,进而做出人生最重大的抉择。

    萧景琰有些生气,苏先生的计谋,这么重要的事他总是最后才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现在已经比以往想得深了,恐怕到现在也没明白。

    萧景琰闷闷地道:“先生以后再实施什么重要的行动,还请提前知会我一声,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梅长苏莞尔一笑道:“殿下,蒙大统领之事,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萧景琰转念一想,此事之前梅长苏确实也不便明说,万一蒙挚没有扶持自己的意愿,没有想到可能存在一条密道,没有去靖王府打探密道的秘密呢?还有,自己也太不淡定了,蒙挚投靠只是他夺嫡路上一个小小的意外收获,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他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大概是看萧景琰闷闷不乐,梅长苏又道:“殿下,接下来确有件事,苏某想提前知会殿下。”

    “何事?”

    “太子无能,全靠谢玉。谢玉若倒,太子就很难再翻身了。”

    “先生想……扳倒谢玉?!”萧景琰闻此言大惊,他何尝不想扳倒向赤焰军痛下屠刀的谢玉!只是这些年来,陛下对谢玉的宠信与倚重,朝中几乎无人匹敌,况且他为人圆滑,做事滴水不漏,不像庆国公那样容易被抓住把柄,护国柱石呀,如何撼得动?

    “正是,此事我早有谋划,还请殿下放心,虽不说十拿九稳,但胜算很大。”

    从梅长苏坚韧的目光中,萧景琰看到了信心,但他还是问道:“先生有什么办法,还请详言,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

    梅长苏沉吟片刻方道:“倒不需要殿下协助,誉王那边我已经都安排好了。”

    萧景琰明白誉王和他一样想扳倒谢玉,确实可利用,让誉王出头自然比自己要好得多。

    梅长苏又继续道:“我已经查明景睿的生父,既不是谢玉,也不是卓鼎风。”

    “呃——”萧景琰愣住了,不禁问道,“那他的母亲……可是莅阳长公主?”

    梅长苏点头。

    萧景琰知道深宫妇人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秘闻,他本没有打探的好奇之心,但这件事太过奇怪了,他忍不住问道:“景睿的生父到底是谁,此等隐秘先生是如何查出的?”

    “前几日有一女子去刺杀谢玉反被伤得不轻,被我救下,她告诉我这桩二十五年前的秘事,我想正可利用。”梅长苏于是把谢玉雇杀手相思杀子一事讲了一遍。

    “质子……晟王……”梅长苏讲完,萧景琰便陷入回忆之中,莅阳大婚时他已经六七岁了,当年他和林殊去抢喜糖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但他对质子之事完全没印象了。

    “殿下当年年纪还小,大人的这种事哪里能明白。”

    萧景琰认同地点点头,又问道:“这么说,谢玉与卓家有杀子之仇,先生是想利用此事让卓家告发谢玉吗?”

    “正是。”梅长苏又道,“誉王的谋士秦姑娘发现南楚使团中有一郡主宇文念,与景睿长得十分相像,打探之下得知正是晟王的女儿,秦姑娘用了些手段告知娴玳郡主宇文念她有哥哥在大梁,娴玳郡主一心想认亲,这场认亲大戏正是相思之女揭发谢玉之时,就安排在景睿生日宴那天,靖王殿下静候佳音就可以了。”

    萧景琰心中一滞,他知道梅长苏是以到谢府养病为借口进京的,他与景睿一向交好,此事一出,景睿必然会受到难以弥合的伤害。萧景琰想起苏哲说过的话,“该利用的还是要利用”,现在他总算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但扳倒谢玉对夺嫡来说至关重要,错过这次机会,恐怕短期内再难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况且,谢府一倒,景睿必然受牵连,无论梅长苏想怎样的主意,都避不开这一点。夺嫡路上不可能没有牺牲,萧景琰没多说什么,只道:“既然苏先生如此有信心,本王就拭目以待了。”

    聊了这么久,夜已深了,萧景琰告辞而去,走在密道之中,才想起原本想问梅长苏江左盟登上帮派榜首的那场大战的详情,却是忘记问了。但此时,萧景琰觉得那件事不重要了,这一场夺嫡之战比那一战更加惊心动魄,他已参与其中。

    回到靖王府,不知为何,萧景琰觉得扳倒谢玉的计谋,绝没有梅长苏说得那样简单。但既然誉王更愿意出头,他也只好在背后坐收渔翁之利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