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石蜜

    贾南风走到院子里,看到手上的东西,瞪大了眼睛。

    是一片赤色的晶状物,切成了方片。

    居然是蔗糖!

    蔗糖这个东西,在现在可是价如黄金!

    中国本土有糖的,叫饴糖,也就是麦芽糖,原料是米麦。而贾南风手中的这块糖,叫蔗糖,是甘蔗做的,是从西域进口的,从汉朝就传了进来,但人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就把这糖叫“石蜜”。

    中国的制糖技术在宋代,还比较倚赖外国进口呢,从三佛齐和大食等国运来白砂糖。宋代的制蔗糖的技术比较高超,原因是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说明印度的炼糖术在唐朝才传入中国。

    那么在唐朝以前呢,也能获得炼制的蔗糖,但技术是得不到的,所以蔗糖的价格高的离谱。

    其实蔗糖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甘蔗榨出甘蔗汁晒成糖浆,再用火煎煮,成为蔗糖块,贾南风还知道印度改良的熬糖法,那个提炼技术更加高超,也更甜。

    贾南风只觉得左眼皮突突跳了起来。

    来财啦!

    我要发财啦!

    掌握一门别人都没有的技术,能制造出现下人们有迫切需求的东西,你说你发不发财?

    贾南风高兴地在原地转了几个圈圈,却想起来,妈了个蛋的,北方没有甘蔗。

    却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笑声,原来贾午和贾黎民咯咯笑着,也学着她原地转圈圈。

    “过来,过来,”贾南风把他们召过来,一人塞了一口糖:“好吃吗?”

    “好吃,好吃!”贾午和贾黎民吃得两眼放光,像馋猫似的吸溜着口水。

    “晚上要记得刷牙,”贾南风道:“不然牙齿会生虫的。”

    贾南风穿过来的时候,还以为这时候没有牙刷,用的是杨柳枝刷牙,事实上老百姓的确用杨柳枝刷牙,用老糠灰,就是稻谷的糠壳烧成的白色灰,用杨柳枝蘸着刷牙。

    至于富户豪门,自然有牙汤和牙粉,甚至还有用中药和香料调制的的膏状物——绝对类似后世的牙膏,当然价格不菲。至于贾南风用的牙刷,是用牛角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后世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且说郭槐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厨下,将一道道美食送上筵席。

    “唔,”何曾吃得挺高兴:“早就听闻郭夫人善于烹饪,果然名不虚传啊。”

    郭槐换了衣服走上大堂,听到何曾毫不吝啬的夸奖,觉得很有面子:“……丞相大人莫不是出于面子,才夸赞这饭菜好吃?您家中的厨宴,比皇宫的都要精美,我这一点粗鄙之物,又哪里能入您的眼呢?”

    何曾哈哈笑道:“就拿这一道蜜汁猪肉来说,二斤的石蜜,最少也要万钱,还说是粗鄙之物吗?”

    “丞相大人能光临敝府,别说是二斤石蜜,”郭槐笑道:“就是二十斤,也要竭诚奉上。”

    何曾又举起蒸饼,“我一直以为,只有自家的蒸饼,才能刻出十字纹来,没想到你们府上,做得犹在我家之上,果然是天外有天,我呀,就叫敝帚自珍了。”

    郭槐笑着为何曾斟酒,就见何曾似乎谈兴很高,和贾充东聊一句,西聊一句,天南地北,说得很是高兴。

    郭槐不动声色地看着丈夫,她知道今天贾充是很反常的,说话也很谨慎,她自从嫁给贾充,还从没有见过丈夫如此留神的样子,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何曾的来意非同寻常。

    “……公闾的女儿,齐王妃我见过,”聊到子女身上,何曾忽然道:“剩下的,还真不曾见过,都多大了,定亲了吗?”

    “还有一女,与齐王妃同母,正在议亲,对象是济阴卞氏之子卞舆,”贾充道:“剩下两个女儿,还萦绕膝下,以年岁尚小,不曾议亲。”

    “哦,原来如此,”何曾道:“我听闻公闾有个女儿,格外聪慧,在杏园评鉴王济的,是哪一个?”

    贾充缓缓道:“是小女南风,今年十岁。”

    贾南风吃着从大灶上端过来的烤肉,为了招待何曾,灶上杀了两只羊,一头牛,还有两只猪,都只取用这些牲畜身上最肥美的地方,剩下的肉炙烤出来,味道也还可以。

    尤其是贾午和贾黎民,吃的满嘴流油。

    “女郎,”广木匆匆过来:“堂上传唤,说丞相要见你。”

    贾南风不明所以,擦了擦嘴,跟着广木走到大堂上,就见一个衣冠振振、白发苍苍的老头坐在最上首,贾充和郭槐一左一右,分别陪侍。

    “快见过丞相大人。”郭槐道。

    “小女贾峕,见过丞相大人。”贾南风乖乖行了一礼。

    “好,好啊,”何曾打量了她一圈,“公闾生了一个好女儿啊。”

    他解下腰上的玉钩,道:“我何家三代竟无一个女儿,我见到聪慧可爱的小娘子,十分喜爱。这玉钩就赠给小娘子,小娘子拿去赏玩。”

    贾南风看了一眼贾充,贾充没有回应,郭槐示意她接下来。

    贾南风接过玉钩,道:“谢过丞相大人。”

    这堂上没有贾南风的席子,自然不是让贾南风陪坐的,她很快被侍者引着退下。

    贾充这才道:“玉以赠有德之人,小女实在当不起丞相看重。”

    “玉还可以为聘娶之资,”何曾笑道:“我欲和公闾做个儿女亲家,不知公闾意下如何?”

    郭槐愣住了:“儿女、亲家?”

    何曾心满意足地从席上出来,坐上了马车:“过些日子,便叫我那三个孙儿来拜访公闾。”

    贾充唯唯,又亲自为何曾掀开了车帘。

    目送何曾的马车笃笃驶出街角,贾充目光浮动,良久才返回大堂。

    郭槐已经心神大乱,在堂上绕了十几个圈子了:“老爷,何曾是什么意思,怎么会突然提出亲事呢?”

    “老爷,”郭槐见贾充不答话,不由得急道:“你怎么不回答我?”

    “陈郡何氏,又是丞相的孙子,”贾充道:“这亲事倒也不差吧。”

    “话是这么说,可何曾年老,”郭槐道:“怕过不得几年……何家的门庭就大不如前了。”

    “这正是他要跟咱们家结亲的用意,”贾充道:“他是要把身后事嘱托给我。”

    “何遵何邵兄弟才干都不差,”郭槐不信道:“哪里还需要老爷帮扶?”

    “何家的子孙,不知道何曾花费万钱避祸的原因,”贾充慢慢道:“却都被养成了奢侈的性子,又仗着何曾的权势,得罪了人而不自知,何曾活一天,自然没有人敢动他们,若是何曾死了,就一落千丈了。”

    “既然如此,咱们就不要和何家结亲了,”郭槐道:“我把那玉钩退回去。”

    贾充拦住她道:“没那么简单……”

    “老爷,儿女婚事都是各凭所愿,没有强迫结亲的,”郭槐道:“他不能硬要跟咱们结亲,罔顾咱们的意愿吧?”

    “我设计任恺,被他看穿了,”贾充道:“如果他在皇上那里透露几句,我只怕就要收拾行囊去荆州了……他没有说,还暗中帮了我一把,这是问我讨要回报呢。”

    郭槐不知道这其中还有如此隐衷,害怕道:“你的意思是,你的把柄被何曾抓到了……”

    “不是把柄,他不见得是在要挟我,”贾充道:“相反,他觉得我很快要在朝堂上势不可挡了,这是提前卖我一个好,让我照拂他的子孙。”

    何曾已经预见到,朝堂之上的老人凋零之后,年轻的新贵会崛起,而其中他最看好的人是贾充,因为他在贾充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说实话,我见到陛下不会怎么样,见到何曾,反而不自觉会出汗。”贾充道:“人们都看不出他哪里高明,又都觉得他老而昏聩了,老而昏聩,怎么会被皇上信任,位列开国功臣第一,同符汉朝的萧何呢?”

    郭槐思索了一会儿,道:“我还是没觉得他有什么高明之处,不过汉室的萧何能保全子孙,他这一点倒是跟萧何很像,把自己身后之事,安排地明明白白。”

    贾充道:“何曾的几个孙子,都在议亲的年纪,他让我尽情挑选,我也要好好选一下,看这几个孙子里,哪个出挑一些,要扶他们,也要他们自己不是烂泥才是……”

    郭槐生气道:“南风才十岁,十岁就给她议亲!”

    “翻过年去,是不是十一岁了?”贾充道:“准备嫁妆,大小纳征,是不是又得一两年?”

    郭槐越想越气:“遥光的婚事,我没有使上劲儿,贾濬的婚事我也不插手,怎么连南风的婚事,我也做不得主了?”

    提起贾濬,贾充道:“何曾的孙子来之前,先把卞家的亲事定下来,等卞氏子弟前来定了亲事,才能给南风议亲。”

    贾南风此时还全然不知自己的婚事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她还沉浸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惊喜之中。

    她在大堂舅郭统送来的礼物中,发现了甘蔗碎屑。

    荆州是有甘蔗的,还有大片大片的甘蔗园!

    她的制糖大业,是有前景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