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二章、商家的逼迫

    从年后开春起寒娟一直很忙上午下午两次去私塾学习下了学还的带着一帮小孩在屯墙外四处转悠;现在藤草结果的时间未到但她已经想出了挣钱的新路子。

    藤草嫩芽炒制的山茶不但屯里的军户们爱喝就连梅儿嫂子也代表百户所给军士们订购山茶;尤其是白龙湖那里每个月的需求量愈加增多。

    黄田两家的掌柜喝过寒娟免费赠送的山茶后也找到寒娟开始小量地购买送给肃州卫城的各自好友试探着销路的问题;要知道在西北除了肃南有小片的茶园其他绝大部分的茶叶可是要从南方运来的。

    两个心眼活到的老匠户找到了坤叔两斤糕点送上学会了炒茶的技法在自家里炒制藤草山茶寒娟就成了他们的供货商、销售商。

    但就算再忙她也要按时去私塾里学习先生不但给她们教书还让她们看着日头和先生手里的怀表比照那宝贝听说的贵的不得了。

    小小的私塾二十来个小子、女孩杨天受也搬出了儒家六艺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六种才艺他可以教授礼乐书数射御就靠着百户所派来的军士了好在萧夜是很支持的。

    战马挑出两匹脾性温顺的可以拉过来让小子们、女孩们轮流骑上先溜圈军弩火/枪射击也可以按年龄慢慢操习。

    恢复了正常作息的萧夜面对每天大量马车、牛车出入石堡脏兮兮的烟尘地上不时能踩上粪便已经是不堪忍受了和王梓良商议过后叫来了王大力。

    “王叔采石场那里你看是否按照石堡的样子带军士们修一个小点的石堡”站在石堡堡墙上萧夜指着远处的采石场“我准备把那两个小石磨挪过去省的拉运石料靡费人工”

    并不知道大小石磨间关联的萧夜虽然不清楚大石磨的秘密但图案上的提示还有小石磨投料大石磨出物资他可是明白的很不试一下哪能甘心;大不了再把两个石磨搬运回来。

    但在下山必经之地修建一个石堡势在必行否则守卫山顶的纵深太浅。

    在采石场修筑石堡萧夜虽然有所考虑最后还是王梓良提出了建议那里有大片的缓坡和石关屯相连也是上山道路的必经之地一旦把守住了采石场也就看住了西面的缓坡就算上千的军队想攻山也要死伤一层皮。

    趁着搬运石磨这个借口修筑一个不大的石堡想来不会引人怀疑。

    至于其他上山的道路嘿嘿藤草现在已经几乎把石山山顶以下全部给遮盖了层层叠叠之下不想一遍遍地躺在利刺堆里还是绕道的为好。

    萧夜和王梓良偷空验证过了就算是在藤草里堆上干柴点火烧也烧不出多大的地方极难燃烧的藤草枝干相当坚韧其上密麻的毒刺也就成了石关屯天然的保护/伞。

    长宽各三丈墙高一丈的小石堡有了预制的灰泥石块在手在王大力的眼里已经算不得大工程了。

    鸡鸣村的猎户们加入了采石场石料的开采他的人手也有了富裕。

    手下五个小队十个人的汲水组不能动十人在工坊里干活三十名军士在灌模场整天里打制着灰泥石块是王大力的主意否则一旦闲下来的样子被百户看到了不安排到采石场抡铁锤才怪屯里没有养闲汉的习惯。

    这三十个年纪较大的匠人王大力可是舍不得放倒采石场卖力气去都是有着一门手艺的军士搬运石料就浪费了。百户所石堡地下室的修筑就是从其中选调的人手。

    “得嘞百户放心灰泥石块有现成的搭建一个石堡不成问题就是里面要放多少人?”王大力使劲地点点头自从每天开始喝山茶咳嗽的毛病渐渐少了精神头也焕然一新。

    “能放下五队军士就可不用太大但堡墙要结实不得低于一丈”萧夜笑着说道“对了王叔这个月屯里的粮饷发放了没?”

    “发了按名册发放一文钱一两麦都不少”掌管着石关屯明面上账册的王大力自然是腰杆挺得笔直。至于白龙湖那里只能等着家属来领或者下次送石料的军士给带回去。

    送走了王大力萧夜和王梓良到百户所旁边的仓库里转了一圈自打那些盖起两个院子的流犯走了西面的院子给了鸡鸣村猎户们居住中间的这个院落就成了百户所的仓库。

    石堡外的仓库放置的物资是流转快的粮食、石炭之类。

    正方形的院落东西两边的房间里堆满了粮食正面的十间房间里堆满了一袋袋的石炭坤叔带着几个军士巡视守卫着仓库。

    石堡百户所里的武器库萧夜是不会挪到外面但像丝棉大衣、梳妆镜这些民用物资今后会渐渐转移到了这个院子。

    石炭和丝棉大衣的交换比率萧夜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那黄绿色的野战被服他也拿出来了十几套就等着给白龙湖送过去了。

    松软轻便的丝棉大衣纤毫可鉴的梳妆镜还有百户送给自己做见面礼的怀表再加上军士们身上的火/枪王梓良虽然脸上看不出多少表情但心里早已是掀起了轩然大浪。

    这些东西还有斥候身上的震天雷、皮囊里藏着的望远镜以及水伞等等都不是大明出产的石关屯里更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就在莉娜身上了。

    频频出入草原的萧夜不但甘于受罪跋涉还敢于和鞑子几次三番的交手损失再大也没有停止的意思为的是啥不就是这些物资嘛。

    屯里私下里流传的小道消息是百户用流犯和波斯人交换货物甚至去草原上抢夺汉人奴隶这些王梓良也有耳闻但消息的来源他更清楚;黄德山和两个伙计的举动他比谁都盯得紧。

    昨天王家执事上山了三家在石关屯的代表虽然拿走了各自的货物但言语间的试探令他很是不安。

    “柳仁兄昨天和那三家交易谈的如何?”石堡外萧夜走在燥热的阳光下看着身边的王梓良这个行走不便的书生咋看也不是那么能说的人啊。

    昨晚和梅儿斯嬤亲热过后梅儿讲起王梓良在面对三个狡猾如油的商人竟然比他们还要狡诈商家要抬高粮食价格他马上也要全面提高石关屯货物的价格理由是在草原上被鞑子马队给伏击了伤亡颇大。

    于是不敢再提涨价一事的三家商户购买水伞不得顺水推舟地要为石关屯出把力下次外出草原转运货物他们可以派出家卫护送。

    不敢贸然答应的王梓良推脱不过只能点头让百户来决断这也是他心里不安的原因;紧俏货物的商路来源在哪里都是密不可宣的重大机密百户不会那么糊涂的。

    "石道兄商家贪利可谓是绞尽脑汁”王梓良不紧不慢地走着虽然脚步不稳但手里的纸扇摇得很是随意“借口时时有他们看上的不是那点货物他们是想要你的货源啊”

    “呵呵好啊只要他们敢露出爪子老子不介意把它给剁了”萧夜和善的声音听在王梓良耳中有点阴森;百户不意外的反应王梓良只能抽动嘴角无语地看着远处。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一点上萧夜也不例外他现在仰仗的就是一帮子老少弟兄刚吃上几天饱饭要是让他们的家属断了顿那还不乱了套了。

    “对了黄田王三家想买进百户的水伞就是价格太高了高的他们受不了”快要走到石堡门口王梓良冷不丁说了一句“其实咱们屯里还是不够用”

    水伞萧夜手里没现/货就是从白龙湖过来的石料也不一定能从石磨里拿出水伞这种需要运气的东西萧夜只能抬高了价每个五千两的价格就是想再拖拖拖到自己看明白了需要哪种石料再说。

    “奇货可居就这价他们爱要不要交货时间亦未定也可以去其他地方买嘛”萧夜冷哼一声闷头进了石堡大门丢给王梓良一个清瘦的背影。

    藤草坚韧难以割断但清理藤草的几个老军户有了三家商户的主动资助运往百户所的藤草十几天里已经堆起了一个小山加上大量的石炭、碎木萧夜等亲卫们忙碌了一个晚上后半个时辰就拿出了一百五十套野战被服把原料消耗干净。

    凌晨趁着天未亮山雾弥漫萧夜派出了王虎小队带着二十几匹驮马把大量的枪弹和黄绿色的被服送往白龙湖。黄汉祥来信白龙湖那里的后装枪基本上每支都打出了六七十发弹丸接近报废的时候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治疗在诊所里休养的十几个军士也回到了百户所报到被临时安排进了亲卫队;至此小六子带一队十五人左石带一队十五人加上七个传令兵萧夜的亲卫队已经有了三十九人。

    “旗队不可违例亲卫有钱了多养几个没人管和家卫一样反正是掏的自家腰包”王梓良的投靠让萧夜得到了许多内地卫所的消息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亲卫队就是一个例子。

    不过王梓良提醒百户最多的还是明军现在虎威犹在的强大战力尤其是边军野战之下是连鞑子也肯不了的硬骨头还是不能做过了头;当然那是在布置好阵型的情况下。

    四月天是个干燥多风的气节采石场边缘那里一个不大的石堡地基很快成形在三十名军士和鸡鸣村二十几个壮劳力的忙碌中抬杆调动灰泥石块堡墙修筑的速度一天一个模样。

    不到十五天采石场石堡就有了模样五步宽的堡门便于进出马车四方院落般的石堡里对着门口的一间草顶大房子里面就是磨坊了。

    现在石堡里只有一个磨坊两边的空地里只是挖出了浅浅的基坑等修筑堡墙台阶的军士腾出手还的盖建一圈军舍、马厩。

    采石场石堡的功用军户们有的不清楚有的能猜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搬过来两个小点的石磨确实能节省大量的劳力。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石关屯老少出动围看着从百户所石堡里两辆马车咯吱吱地把石磨转运到了采石场为此田家商铺免费赠送了十二挂鞭炮噼噼啪啪地很是热闹。

    站在堡墙上看热闹的萧夜一家翩翩风度的王梓良以及杨天受、王大力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在马车下部九尺深的碎石地面下两根精铁管子毫不费力地穿过岩石一直缓缓地跟在石磨下方。

    采石场石堡门口两旁依旧是一堆码放整齐的短粗三棱石柱当马车把两个石磨拉进新的磨坊里时地下的精铁管子也跟到了石磨下方。

    宽敞的磨坊里军士熟练地组装好两个石磨给骡马套上短杠绑好了绳索“啪”一声鞭响后骡马再次开始拉磨;旁边早就准备好的木架上军士们把石料倒入了磨眼。

    现在的小石磨哪怕是人推着转也能跑的飞快只不过比起耐力来还是用骡马来的持久。

    原本每天能运输六七千斤的石料在磨坊里第一天的下午投料就达到了五千多斤得灰泥四千八百斤喜得王大力嘴巴都合不拢了;黄灰泥产量的提升也预示着石关屯军户们的生活更加有保障了。

    让萧夜欣慰的是随着石磨的搬迁商家们的眼睛离开了百户所也盯在了采石场石堡上那他的百户所石堡会被渐渐忽略了。

    二十多天的时间王梓良接收了三个商家大批的粮食、材料也收到了黄汉祥两次派人送来的石料萧夜空荡荡的武器库里再次堆满了枪弹整箱的震天雷堆满了一个石屋。

    但是地下室的工程进度依旧缓慢。匠户们拉出来的沙土碎石已经废物利用在石堡北面堆起了一个高台;将来上面会修建一个大的灰泥暗堡便于驻兵防守。

    为了能让西门百户带上自家商队去草原上碰碰运气黄家可是下了大本钱低价交给了王梓良一千斤的锡料这可是一个府城一年也消耗不了的量。

    田家也不含糊大量的硫磺硝石铜料被一车车地拉上了石山交到了采石场磨坊让王梓良签下了一张数额颇大的欠条。

    百户所和商户的交易王梓良对外应对梅儿掌管银钱账册坤叔管理仓库算是有了规程。

    王家执事是一个精瘦的中年人负责着好几处王家的商铺他带给王梓良的东西不多除了十几车的粮食还有两个密封严实的大坛子;萧夜打开坛子口包封的一层层牛皮后往里瞧了眼顿时乐的找不到北了。

    采石场磨坊里军士们不断地把一筐筐敲成小块的硫磺、硝石还有铜料、锡料一袋袋的沙子一筐筐的石炭小捆的细碎树枝有序地投入了两个磨眼里

    这忙碌火热的场面从早到晚忙了整整三天直到新买的原料耗尽才有土黄色的石料开始恢复正常投料。

    王大力安排了两轮的军士一个时辰一倒班天色黑透了才能休息。

    等到磨坊里不太忙了萧夜才在亲卫的簇拥下带着坛子去了石磨旁。

    近八十斤幽亮的水银小心地倒入石磨后坛子也被敲碎扔进了磨眼;随后萧夜拔腿上马匆匆跑回了百户所来到底盘硕大的石磨前。

    按下闪烁着丝丝蓝光的按钮图案缓缓亮起萧夜乐呵呵地发现第七幅图案里不但帐篷样式的单兵掩体变了模样第十八个图案随即出现“跳雷”

    单兵掩体的名称已经变成了“小队营房”按下按钮后土黄色的折叠营房被萧夜拖了出来跳雷也拿出来了一箱。

    心情愉悦的萧夜没有忙着去验证这两样货物而是回到家里看了半天的兵书再和两位婆娘美滋滋地忙活了许久酣然入睡养好了精神。

    第二天一早又是一个大晴天。

    犹如木桶被剖开成一半的弧形营房在练兵场被亲卫拉开扣在地上里面四角打上木桩固定;十尺长半人高的弧形帐篷萧夜钻进去打量了一遍咋看也放不下一个小队十名军士挤在里面有八个人就够呛了地面也没了隔层。

    当然前后各三个瞭望口左右两个小门萧夜还是很满意的让亲卫用火/枪和震天雷试验了结实程度后这个破烂的营房再次送回了采石场磨坊。

    至于跳雷萧夜看过图案演示派出亲卫远远地封锁了练兵场东侧一带在练兵场西侧边缘荒地上小心地让小六子把一个跳雷埋在坑里拔去上面的销子两人远远地退开了。

    一头原本要送去军舍伙房的黄牛被军士用木棍驱赶着牟牟地叫着慢腾腾在练兵场跑了几个来回终于踩上了跳雷。

    “碰”黄牛脚下一声轻响平底圆形的跳雷腾空跳起有一尺高随后猛然炸裂开来。

    “轰”烟尘弥漫碎石乱飞溅射铁片横扫放倒了四百多斤的健牛;在黄牛连连悲叫声中萧夜从百步外腾腾地跑了过去不顾脚下猩红的鲜血凑到喘着粗气的黄牛跟前在近前仔细一看后背上禁不住凉气嗖嗖直冒。

    黄牛没被炸死侧倒在地上不停滴抽搐但腹部背上被打出了无数的血洞四条腿折断白森森的骨茬露了出来浑身呲呲冒涌的鲜血是咋也挡不住了。

    不但是他小六子和亲卫围过来也是被唬的直呲牙。

    “处理掉吧今晚吃肉要小心点别把牙硌坏了”站起身指指黄牛萧夜对小六子说了声随后离开了练兵场。

    “哦”神情有些呆滞的小六子心不在焉地拔出左轮火/枪上前一把按住了牛头枪口顶在黄牛颅骨下方。

    “彭”身后传来熟悉的左轮火/枪声萧夜眉角微微跳动加快了步子。

    很快修筑好采石场石堡的王大力又派出铁匠打制了短柄的铁铲弧形尖头的铁铲军士拿在手里挖坑方便就是用来近战搏斗也很顺手。这种铁铲是给军士用的王大力叫它军铲。

    三十把军铲交到百户所换来了十两银子的奖励王大力从梅儿手里接过银钱顿时有了想法。这种军铲打制了出卖也能赚钱啊。

    月底浑身尘土的秦石头趁着夜色带两个猎手疲惫地回到了石关屯马鞍上挂着一个棱角分明的包袱去到百户所交了军令。

    木匣里那个被硝制了近半个月的人头萧夜看也不看地转交给了王梓良;趴在地上的王梓良泪眼婆娑中见得百户冲着他伸出了一根手指遂把脑袋在地上磕的碰碰直响。

    “百户大人职下明白”

    这一刻他把自己后半生的性命交到了西门百户的手里。

    王梓良拎着人头在野外插香烛祭奠家里冤死的亲人长长大哭一场后被亲卫抬回了百户所在客房里沉睡到了天亮。

    石堡里百户所隔壁又挨着修建了九间客房没办法萧夜的小院里可不是王梓良长待的地方王大力干脆多建了几间。

    再加上两个石磨的搬迁今后石堡里马车进出的数量大为减少那两个原先囤积石炭和石料的场地也会被盖成了亲卫的专用军舍。

    第二天王梓良还在床上躺着隐隐听见石堡外人喊马嘶动静闹得挺大赶忙起身穿好布鞋拿起手巾擦了把脸走出了客房。

    黄家、田家、王家的商队再次到了石关屯不过这次上山的商队里没有多少马车驮马倒是多了几倍把练兵场那里占得满当当;百多名三家的家卫看护着自家的货物。

    这一次黄昌祖没有跟着商队过来田秀秀也没有过来站在石堡门口的萧夜并未闻出异常的味道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