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八章、波斯商人

    老吴拿着萧夜送给的一把军弩很快离开了不到四天他又一次站在了石关屯山脚依旧被执哨的军士挡住上不得山上半步。

    经过黄家在镇所的家族老工匠勘验他拿回去的军弩其上的钢材已经超过了百炼钢是真正的波斯乌兹钢或许还要更好些。

    虽然黄家生意种类繁多但军器一类的敏感物资也是颇有经手这种射程只有三十步的军弩进攻无力但自保却是犀利的手段堪比是富贵之家的看门护院利器。

    于是得到山西老家赞许的黄管事紧急从肃州的香椿楼出发带着大批的物资经过碎石堡不入直接赶向石关方向。

    得到消息的蒋杰微微诧异之际也没多少的感慨因为他的儿子蒋清桂马上要大婚了。

    “去禀报你家百户黄管事明早带着物资在山下和百户交易当然就看你家百户敢不敢让黄管事在山下歇脚了”嘴上带着浓浓的讥讽交代清楚后老吴一扬马鞭踏踏地飞驰而去。

    接到山下禀报萧夜自是安排一番后夜间从石磨里取出两把军弩和弟妹还有梅儿在院子里说笑一会大家各自歇息。

    第二天一早在斥候的引导下黄管事带着一队五十辆的马车来到了石关山下萧夜率百户所军户匠户们亲自下山迎接把满脸笑意的黄管事迎上了石山。

    碎石堡通往石关的道路上那密密麻麻的有毒藤草萧夜已经派人清理完毕毕竟他的人也要经常去往堡城绕道马车、牛车根本没法行走。

    但是这样不断地清理竟然培养出了一支专业的队伍这也是萧夜没想到的。

    有着严厉的保密军令萧夜陪同的很轻松他相信那些黄家家卫也问不出什么来。

    上到山上黄管事对香火旺盛的土地庙很是惊奇也恭恭敬敬地进去上了一炷香顺道查看了一番。至于那三颗大树他当然一扫而过。

    粮库、四周的住家还有那庙后面的储水池黄管家看的是津津有味坐在萧夜家里的小院中黄管家对萧百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安顿好这么多的匠户军户很是钦佩。

    “萧百户祖上怕也是庄户人家出身到现在还摆着一个石磨就是大了些吧”拍着青灰色的石磨黄管事开玩笑道。

    “是啊先父在世时告诫萧夜不能忘了根本萧夜自是要勤勉自励”没有接上黄管事的话萧夜脸色暗然说道。

    要不是这个石磨他现在和家人的尸骨早已经丢进了乱坟岗。

    看来那些波斯商人确实没在这里黄管事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没看到异常心里失望的黄管事看着一群带刀的军士把一辆辆马车赶上山空车再返回山下遂也带着交割后的货物离开了石山。

    这座不算很高的石山有着斥候小队的前后引导哪怕是西面的采石场远处的练兵场也有家卫去看了一遍;山后面的小溪就算了吧。

    黄管事很大气萧夜用九面铜纹琉璃镜二十把连发军弩换来了五百斤铅块六千斤的硝石一万斤硫磺;除此外一百石的稻米还有几条肃州当地的土狗却是让萧夜对他好感增加了许多。

    和韩宝财比起来萧夜也愿意和大商家打交道扣扣索索的小家子气哪个看了也心里不顺。

    接下来的十五天里手下五个小旗的军士被萧夜拉上了练兵场尽快熟悉着这种新式的火铳自然军弩的使用是最基本的。

    两个斥候小队每人一把石关火铳三十发弹丸牛皮匣子里拿出多余的弹丸被坤叔保存在了一间干燥的偏房里。

    之所以称他们斥候而不是夜不收那是因为大家晚上的夜盲症调养医治按李郎中的说法还的一阵子。肉食斥候们需要肉食、血块。

    剩下的五把火铳萧夜留了一把四把交给了王大力他那五个小旗虽然是后勤类的小旗但萧夜还是给了他们练火铳的机会。

    秋风萧瑟一场白露下来深秋的季节到了石关外峡谷里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

    1510年秋在赛音阿拉克济农向大明边军索求物资无果的气恼声中号令传向草原南下打谷草的鞑子大队人马涌向了清风谷那里宽阔的地形适合大队马匹安然通过。

    西龙河以东亦不刺山山脉以西之间大片平坦的土地不但适合耕种庄稼更是适合鞑子们蜂拥而至抢掠。

    而经过石关峡谷进入肃州地界的是鞑子里的两个小部落纠集一起组成了三百人的小队试图潜入西龙河河汊地区抢上一把后东去和大队的鞑子汇合。

    兀赤塔这个鞑子部落里头人的儿子满脑袋梳理着短短的小辫前额凸起油光发亮正骑在一匹青花战马上带着自己部落的二百勇士不紧不慢地行进在峡谷山道上。

    马鞍一侧长长的角弓斜斜挂在腿旁箭囊里插满了锋利的狼牙箭一把六尺长的狼牙棒拎在兀赤塔骨节粗大的手里。

    和他一样队伍里众多的勇士们也是武器繁杂不一大都以笨重坚硬的长柄尖刺为主也有一些只是带着弯刀角弓那是没有身家的穷鬼。

    后面另一个部落的一百鞑子在兀赤塔叔叔固山氏的带领下紧紧跟在马蹄后省的慢了吃灰土。

    自从三十年前也就是1480年达延汗把秃猛可(明人所称第二个“小王子”)即位凭着他“贤智卓越”的才智勇猛以不到十年的时间击败瓦剌削平割据势力的反抗与叛乱统一了鞑靼各部分六万户以治之。

    达延汗自掌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左翼三万户而以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右翼三万户封与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号赛音阿拉克济农(济农明人译为吉能当是汉语“晋王”的译音)汗权大大加强结束了权臣专政、诸部纷争局面。

    而兀赤塔他们的部落正是依附在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帐下数十个部落里不起眼的一个也是人数较少的一个。

    草原上牛马繁殖季节已过在这个闲暇空挡兀赤塔父亲病重接到了济农征召令起一半的勇士南下打谷草;为了能尽快赶到清风谷一带兀赤塔和另一部落的远亲叔叔固山氏头人商议后决定抄近路走石关去清风谷。

    虽然沿途会遇到更多的火墩会暴漏他们的行踪但要说安全上只要不是碰到大股的正规边军他们还是相当的自信。

    打不过还跑不过嘛大明缺少的就是战马而他们可以一人双马甚至三马。遇城而过抢掠村屯是他们小部落的拿手好戏。

    所以他俩心里想的还是那些防御低下的边屯村落要是能抢先捞一把的话那今年的冬天大雪天就能窝在暖和的牛皮帐篷里享受美酒佳人了。

    固山氏头人帐篷里藏着一个前几年抢来的汉人女子兀赤塔也只是看了几眼就对富裕的大明跃跃欲试了草原上粗卑的女人和肌肤嫩白的大明女子根本不能比较。

    十九岁早已经通晓了人事的兀赤塔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对固步自封的大明开始起了浓厚的兴趣。

    当猛虎蜕化成绵羊围上来打主意的可就不是饿狼了野狗会更多。

    这次他是第一次带队南下但部落里一半曾经有过打谷草经验的勇士足以给他提供丰富的经验了。

    也只有对大明边军很是忌惮的固山氏在峡谷外徘徊不定派出了数波的探子侦得道路安全后才同意了马队出发;兀赤塔虽然勇猛但也听劝认可了叔叔的建议。

    现在今天兴冲冲的兀赤塔一马当先地带着大队人马火速通过这段窄窄的峡谷峡谷对面只有斑驳荒草的丘陵山地前行不到一天就能看到西龙河了。

    三百全副武装的鞑子马队气势汹汹的烟尘飞扬很快就被戒备多时的石关屯百户所斥候发现。

    石关西南石山上随着斥候嘶哑地叫喊声石关屯里尖利的哨声唢呐声接连响起脚步惊慌的匠户军户们纷纷退回了坚实的围墙里在王大力的指挥下拿起了棍棒铁锨等趁手的武器。

    老人孩子们已经退入了各自家中。

    土地庙后的汲水小旗也用大绳把石壁下挑水的汉子们先后吊了上来。那十来头放养的黄牛、耕牛也被赶回了山顶石墙内。

    没有经历过田地里辛苦隔三差五就打吃牛肉主意的萧夜要不是王大力众人苦劝早就把牛给宰杀干净了这些牛在石关用处实在是不大。

    “报百户大人石关外峡谷里有大股马队行进没有旗号”一名骑马的斥候快速地禀报后翻身上马向山下疾驰而去。

    自打黄管事那一大队浩浩荡荡的商队从峡谷里走出石关萧夜就知道这里以后不会再平静了派出不停侦查峡谷的斥候也由每天两人一组一次变成了一天两组轮换交替。

    站在土地庙前萧夜带着整装完毕的五个小旗其中二十人手持石关火铳腰间的牛皮匣里齐满满六十发定装弹丸;剩下的三十人腰挂长刀手里拿着崭新的军弩怀里的另一个箭匣也压满了十支短箭。

    为了应对这次鞑子不告而来他已经拿出了全部的身家。

    萧夜带队下山去了王大力把手里的四支石关火铳两支安排在了土地庙后看守峭壁两支放在了围墙出口处;剩下的青壮手里有军弩的进了大小暗堡其他人则开始搬运石块填堵围墙十步宽的出口。

    百户所隔壁的院子里杨天受叉着双手抬头看看清爽的天空一丝云彩也见不到耳边秋风呼呼扫过外面大树上树叶哗哗乱响搅得人心烦躁不安。

    “梅儿鞑子人来了很快就到山下你害怕吗?”看眼身边面色忧虑的女儿杨天受低声问道。

    碍于礼制不能和萧夜过多接触的梅儿却是和寒娟转遍了这里的角角落落也喜欢上了这里平和的生活唯一让她不满的是那整天介响动的火铳比年节里的爆竹声音大了许多。

    仰脸看看父亲杨梅儿嫣然一笑“不怕有父亲和萧哥儿在还有左石和寒娟梅儿一点也不担心”

    “是啊不怕这般晴朗的天气却是要起风了”尽管待在私塾里教导孩童认字学文但杨天受并不是迂腐的夫子萧夜下山应敌到了结束时也是自己决断的时候了。

    院外脚步声传来拿着军弩的左石和坤叔带着满脸惊慌的寒娟走进了小院;“先生我哥哥让我们来的”左石嘴巴一贯的笨拙。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