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 胡灵称帝

小说:异界兴唐 作者:情缘千夜
    帝都。

    新的一天。

    福康安率兵攻占帝都之后即下令占据城中各处要寨也包括距离帝都以南三百里那里的敖兵城都驻扎的有五万精锐。

    敖兵城位于帝都和吴郡之间是朝廷专门用来囤积兵马和军粮的地方在敖兵城往南千里便是吴郡所以敖兵城异常的重要他扼守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正因为此福康安才占领那座城池的。

    至于其他小县他没有关因为在出征之前韩书画就说过只要帝都一陷落帝都周围地界上的所有小县城都会归降所以不必担心不必一座一座的去征伐。

    福康安仔细想过那样也确实太麻烦了他准采取韩书画的建议稳坐帝都等着各县官员来降。

    占领帝都后福康安下令由王当率兵五千看守皇宫将皇宫死死的看守了起来不许任何人动一草一木尤其是那个晶水行宫也是看守了起来不需任何人进去。

    至于那些皇宫里还没有撤走的宫女、太监、则全部抓了起来等候处置。

    福康安一直在校场和士兵们住在一起此时在中军大帐中他正和手下的将领们商量军机大事。

    王当笑道:“将军城中百姓都异常的热烈听闻我们西都军到来全都载歌载舞的迎接还有很多百姓要给我们送吃的我们西都军很受欢迎啊。”

    王当一说完大帐中的将领们都开怀大笑了起来他们全是从武英殿出来的属于真正的西都的人忠诚度自然不必担心。

    福康安道:“不管百姓表现的多热情我们都不能接受他们送的东西这是文王制定的军规我们不能知法犯法。”

    “还有希望诸位好好管制自己的手下。如果有坏了规矩的一律军法处置决不手软!”

    王当道:“将军您就放心吧。帝都全部戒严士兵们也没有犯规的机会啊。”

    福康安点了点头:“好这样最好。”

    众人正商量着一个士兵快速跑了进来:“将军各县的县令已经到了。要求面见将军。”

    闻言帐内的将军们全都哈哈笑了起来帝都境内的县令们一投降那所有的事情都妥了任务圆满完成。

    帝都之地是除了北郡以外天下间最大的一个郡比河西郡都大一共拥有五十多个县土地肥沃。苍茫数千里。

    如果县令们都不投降那倒是有点麻烦了如果一城一城的攻打非半年的功夫不可完成而现在县令们闻风来降这一切都不必担心了。

    “将他们带到驿馆暂歇等主公到了再召见他们。”福康安道。顿了顿他又说道:“算了将他们带到校场上来吧单独扎下硬盘。让他们每日看看我们军士超练如此也好震慑一下这些县令。”

    福康安虽然是统兵将军但是涉及这些官员收降、调度等他还是没有权力处理他的任务就是攻占帝都然后守住帝都。而这些他已经做到了。

    而将县令们安排到校场来也是他一时兴起如此能让那些县令知道知道西都军的厉害。

    这就是精神的压力。

    “诺。”士兵应了一声缓缓退出大帐。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已经到了五月。

    五月端阳本来是吃粽子的季节了但是西都王旭没那时间弄那些他现在正忙着迁都呢经过一个月的准备西都所有的东西都打点好了。

    五月一日那天正式迁都。

    由于将领的需要王旭已经将李智召回了西都还是由李智驻守西都其余的所有士兵都要前往帝都也包括顺天府的兵马。

    这样安排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所有的将领之中李智最适合独当一面属于全面将才当然这事情孙钰也能行不过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且孙钰一般是统领的骑兵所以不适合驻守任务。

    经过宝安郡一战李智手下的士兵只剩下三万王旭为了他能更好的驻守西都则当即给他增添了一万兵马让李智在西都校场选了一万精兵。

    李智是西都的最高军事长官负责西都的安全而西都从现在开始正式更名为古西郡郡守由石韬担任。

    石韬是王旭从南郡招募的本来就是郡守之才将古西郡交给他王旭很放心。

    本来石韬的任务是留在赵龙那里当军师但是经过深思塑料后王旭决定没有那个必要还是让石韬干最擅长的事。

    没有经过吏部的安排王旭直接给石韬升官担任古西郡郡守和李智一起治理好古西郡。

    除了石韬和李智(四万大军)以外其余的都要迁走前往帝都。

    从五月一日那天开始王旭带着所有大军正式迁移期间路过古西郡十余县帝都十余县最终在二十日后抵达帝都。

    此时已经到了五月下旬。

    等王旭带着官员们进入帝都将科技院、炼钢厂、造纸厂、文渊阁、武英殿、等等这些部门全部恢复之后便到了六月中旬这时候南郡传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消息。

    胡灵称帝了!

    胡灵号称‘武帝’!

    任然定都南郡、南都!

    定国号为‘胡’!

    改国号为开武元年而现在即开武1年。这些都是高权决定下来的。

    这些消息传到帝都后帝都所有的官员皆震惊不已胡灵竟然称帝了。

    一时间所有的官员皆表示王旭应该立刻称帝否则的话和人家南都势力比起来身份就矮上一截了这样和现在的王旭比起来相当的不匹配。

    贾恢、六部官员、还有那些谏议大夫都纷纷上奏折这连日来就只劝王旭称帝的奏折就有数百封有很多官员还联奏了两本。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王旭称帝之事是何等的看重。(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