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回到上京城

    在程秀怡一路往南走的这段时间,她的眉头一天天的皱了起来刚下山的时候,由于三清山下的百姓生活的还是比较富足的。

    因为他们不需要像帝国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样向帝国缴纳高昂的赋税。

    他们只需要向山上的观宇缴纳很少一部分的供奉就可以当然这只是在无量教总坛才这样。

    在帝国其他地方这些信徒们并不比帝国的税务官善良多少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够通过自身刻苦的修炼而成为一名圣级强者甚至是神祗的。

    他们还是需要生活在世俗的世界的很多人借着宗教的名义压榨着普通百姓的血汗。

    前文说过炼制法器丹药都是需要大量金钱作为支撑的而无量教总坛三清山之所以要比其他地方好并不是掌教元阳子的原因。

    因为对于像他这样的圣级强者来说普通百姓就好像蝼蚁一样他是不会放在眼里的三清山脚下之所以如此祥和。

    这是因为无量教掌管世俗事物的世间行者是一位非常严厉的人。

    (注:世间行者是宗教界当中专门管理世俗事物的管理者)

    因此当程秀怡发现离三清山越远百姓的生活就越困苦。

    帝国已经是病入膏肓了贵族们生活奢靡一顿普通的饭就能够吃进百多两蓝银。

    而一名普通的百姓一月的生活费用连几文普通的铜钱都不到这还是帝国南方富庶之地很难想象生活在帝国北方和西南方那些贫穷之地的百姓到底是如何生活的。

    贵族们和那些禅教沙弥与无量尊者生活奢靡无度普通百姓连果腹都做不到。

    (沙弥是人们对普通禅教修行者得称呼)

    (无量尊者是人们对无量教普通修行者的称呼)

    这样的帝国有一天是会出现大问题的虽然她痛恨他的父皇离开她的母亲可是她毕竟是这个帝国的公主。

    她不希望看到她的子民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也有几十岁了可是对于一个半精灵来说她现在的心里年龄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善良单纯嫉恶如仇是她与生俱来的天性。

    于是她突然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去看她的母亲了她要回到帝国的都城面见她的父皇将她看到的一切都告诉他的父皇。

    她相信父皇作为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还是希望这个国家能够越来越好的。

    于是程秀怡转道向北直奔上京城三清山距离上京城还是非常近的只有两千多公里。

    骑着鹿马兽跑个十几二十天就来到了上京城当她站在上京城的城门外时看到那让她熟悉又陌生的高大城墙时一股热泪流出。

    二十多年了离开这里的时候她刚刚十八岁那个时候她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

    十八岁对于一个半精灵来说还没有成年呢这里是她的伤心之地在这里她看到了父亲面对整个朝堂的压力最后不得不与母亲分手。

    那个时候她哭着想要妈妈可是帝国的大臣们以皇室血脉不能流落异邦为由生生的将她和母亲分开。

    而父皇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在她的身边。

    在这里她看到自己的父皇和另外一个女人举行盛大的典礼于是父皇本来陪伴在她身边不多的时间里又要被另外一个女人占去。

    因为侍候在身她边的内侍臣告诉她说:陛下要为皇室子嗣的繁衍做出应有的贡献。

    于是她又在这里看到了他第一个跟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的出生于是她决定离开这里。

    在她十八年以前的生命里两位恩师并没有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因为她所学的所有技艺都是父母授予的她的魔法基础是母亲教导的她的弓箭技巧是母亲教导的她的诗词歌赋都源自于父亲。

    而那个时候两位恩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云游之中即使教导她技艺也只是象征性的毕竟虽然她的地位很尊贵但是两位得道的高人是不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一个小姑娘的身上的。

    因为她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她的父亲是帝国的亲王身边高手供奉无数而她的母亲是一位精灵族的强者。

    可是在她最近二十多年的生命里两位恩师对她的教诲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他们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力量。

    这种力量能够给一个人带来什么只要你拥有了这种力量那么无论是贵族皇帝还是普通的百姓对你都会保持应有的尊重。

    因为这是非常必须的因为你所拥有的力量能够左右他们的命运。

    而今她回到了上京城她要用她所掌握的这种力量改变这个国家改变她的父皇。

    于是她站在了上京城的城门前上京城是这片大陆甚至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城池是没有之一的有将近一万年的历史。

    夏元帝国的先祖一开始生活在距离上京城往西三千四百公里以外的清平原先祖们当时以狩猎采摘为主完全是靠天吃饭。

    但是由于种族的繁衍非常的兴盛而面积只有几十平方公里的清平原根本就不够先祖们的生活。

    于是族中的长老决定离开那里寻找更加适合族人生活的地方他们一路往东来到了上京城所处的地方那个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是水草丰美围绕着这里有三条水系夏水渭水和沅水。

    这三条水系全部起源于海拔一万三千五百多米的登云峰高山矮人称为神山的特阿姆山山顶终年的积雪雪水汇成小溪小溪又汇成河流河流最后汇聚成大河。

    滔滔的河水冲积出来一块巨大的平原也就是后来被祖先们称做三水原。

    祖先们在这块平原上繁衍生息建立部落然后建立城镇最后当祖先立国的时候又在此建立了上京城。

    按理说上京这个地方并不太适合作为一国的都城一座城市要想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就是险要其次是交通便利再有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后两点上京城都具备因为三水环绕所以上京城的交通非常的便利再加上由于三条水系的深度都不是特备的深因此在这三条水系当中都没有水族生活。

    夏元帝国河流众多其中有百分之十的河流里生活着水族水族跟海族一样他们天生就是强大的水系术师。

    他们自称自己是河神的子孙在一条大河里他们就是这条大河的主宰他们就是这条大河的神。

    生活在陆地上的种族即使是圣者也难以在他们所在的水系里跟他们抗衡。

    当然了他们也难以到陆地上来一个水族圣级强者到了陆地上连普通的御剑者都抗衡不了除了陆地巡游者之外。

    这些水族在他们所在的水系里经常是坐地收钱当然了陆地上所用的蓝银星辰金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用。

    他们所需要的都是人类使用的各种防锈的金属武器和铠甲这些东西才是水族需要的。

    不过由于水族所在的水系大部分都处在内陆因此面对陆地上的贵族和强者们他们也需要保持应有的尊重。

    就好像陆地上的人也会尊重水族中的强者一样而上京城所在的这三条水系没有水族生活这就保证了上京城的交通安全。

    而上京城所处的三水原有人类生活开始到现在已经有数十万年了这里是中州人的始祖之地。

    因此在文化底蕴上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上京城无险可守放眼望去一马平川无遮无挡。

    但是由于中州人在这里已经经营了一万多年他们不想轻易的就放弃这里虽然当初程楚阳希望迁都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帝国的大臣们集体反对于是也就作罢了。

    后来帝国统一的时候帝国开国皇帝也打算迁都但是又一次遭到了大臣们的集体反对。

    后来也有几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帝国皇帝希望能够迁都但是无一例外的招到了反对。

    我们不能够说这些大臣们都是鼠目寸光的人他们当中不乏雄才伟略之人很多人都是治国安邦的人才。

    但是有的时候屁股决定脑子夏元帝国政治形态是皇帝贵族二元政治贵族在帝国当中享有非常高的各种特权在政治上就更是如此。

    皇帝的一个决定如果招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贵族的反对的话那么皇帝的圣旨就根本无用各部的长官可以留中不发。

    上京城作为帝国的都城生活在这里的贵族不计其数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有为术法师在上京城中使出一招雷电术劈死十个人的话能够劈死八个王爷一个国公和一位侯爷。

    在这里的贵族侯爵根本什么都不是剩下的什么伯爵男爵子爵那就不计其数。

    因此上京城是这些贵族本人和家族们经营了数代之地一旦离开的话那么他们以往的经营就都将付之东流。

    而能够在上京成为官的基本上都是大贵族而寒门子弟基本上所处的位置都无关紧要。

    因此他们人微言轻,即使他们支持皇帝的决定也没有用。

    因此为了让上京城能够险要一些并且随着人口得增加所以上京城就一再的扩建。

    最早的上京城方圆也就个十多公里城高不过几米说句不好听的话连一个比蒙巨妖的小腿都不到呢。

    城里也就生活着千八百家能够有个一万来人吧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就不断的扩建一开始由于城市小扩建也方便。

    几个土系的术法师几天就能够把原来的城墙给拆了然后继续在此基础上往外延展个几百米原来的城墙再高个几米一座城池就又起来了。

    而且那个时候掌握术法的人也很少能够掌握术法的都被称之为大能那是了不起的事情。

    可是如今帝国的术法师数万生活在上京城里的土系术法宗师就有万人左右。

    这些人联起手在加上一些其他系的术师和普通人的帮助还需要用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将城墙从新再建起来。

    最近一次扩建是在三百年前因为上京城的常住人口在八百万而流动人口和依靠这座城市生活的人是常住人口的二倍还不止。

    因此皇帝和大臣们决定扩建上京城如今的上京城分为皇城内城外城前后左右四座护城。

    皇城分为内皇城外皇城拱城其中内皇城的城墙是最高的高度达到惊人的四百三十五米厚度达到九十五米。

    而且为了防御术法的攻击因此在皇城的正中有一座常年运转的术法大阵来保护上京城。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