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3章 用心险恶的中学为本

小说:天朝之梦 作者:大罗罗
    第四更到了还有推荐吗?还有收藏吗?大罗罗拜求了

    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前面道光皇帝悠然而坐身侧两人侍立一人正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

    “中国有人口有四万万土地疆域辽阔之极物产富饶远胜欧罗巴之洲。若能举国一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守中学之本用西学之技师夷之长攻夷之短何愁国家不兴中国不强雄踞亚洲龙腾东方指日之待也……”

    “老六可以了就背到这儿吧。”

    道光皇帝打断了六阿哥奕欣淡淡地挥了下手奕欣愣了愣朝道光拱了下手“皇阿玛儿臣可有背错?”

    “没有背错一字不差。”道光皇帝又回头看看自己的四子奕詝问道:“老四你先来评一评这朱济世的体用之说有没有道理?”

    本用之说是朱济世最新在他所创办的香港中文报纸《大公报》的创刊号上所提出的中国效法西洋进行变革的观点。依他所言中国的人口、土地、资源都远强于西方。之所以会在鸦片战争中败北主要就是科学技术不如人工商不如人行政效率不如人军队的组织训练不如人。

    因而必须要改革但是改革不等于全盘西化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孔孟之道的思想都是国家、民族之本就犹如西方的基督教是必须要坚持的“本”。如果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思想那么四万万中国人将会分崩离析中国也将不复存在。因为华夏民族的认同便是基于这传统文化和思想的。但是在这根本之外的东西却不能墨守成规丝毫不知变通因为当今世界强国林立弱国如不肯图强灭亡瓜分不过是早晚之事。而要图强当然就要学习他国之长了只要本守住了向他国学习之事便不需有什么顾虑了。[]天朝之梦153

    这张新鲜出炉的《大公报》已经被白斯文搞到手和自己的密折一起用六百里加急递到北京的道光皇帝手中了。道光则让自己奕欣和奕詝都阅读了这篇大作现在更要征询他们的意见这其实也是在考察两人的心智是否合适当未来的大清之君。

    奕欣就是历史上的恭亲王今年虚岁不过15周岁才过13不过极是聪明记『性』很好看了两遍就能通篇背诵了。不过当皇帝不是有个好记『性』就成的还要有政治上的真知灼见。

    然而一个13周岁的小正太又能懂多少政治?所以道光皇帝让奕欣背诵了《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一文后便首先征询比奕欣年长两岁的奕詝的意见。

    “儿臣儿臣……”奕詝却是心中叫苦他是比奕欣大两岁可是脑子比较笨反应也慢理解能力更差平日皇帝老子问话都是由师傅杜受田预先拟定好几个备选答案让奕詝记着到时候回答的。可是今天的问题却出人意料杜受田这会儿又没看过朱济世的这篇文章当然不可能事先拟好答案了。

    “儿臣以为祖宗之法必有它的道理不可轻易改变……”憋了半天总算憋出这么一句祖宗家法不可变来了。

    道光摇摇头不大满意又问奕欣“老六你说说看。”

    奕欣朗声道:“儿臣以为朱济世所言有理咱们之前被英吉利打败了败了必有败的原因必须要找到原因进行改革方能使国朝长安。”

    道光点点头奕欣所言听上去好像是这么回事但并没有言及根本。

    “老六你觉得中学为本这个说法对不对?”道光又问。

    “这个……对啊!”奕欣稍加思索便回答道“孔孟之道当然不能变了。”

    道光心里叹口气有些失望奕欣虽然聪明但是比起圣祖康熙爷还是大大不如的他的这份聪明还是小聪明。

    “老四你说中学为本对不对?”

    听到这问题奕詝都快哭出来了今儿是怎么回事?皇阿玛的问题怎么难成这样?这是考儿子还是考进士啊?

    “皇阿玛儿臣儿臣不知……”

    道光皇帝斜了奕詝一眼长叹了口气两个儿子一个有些小聪明一个虽然愚笨却也是诚实之人。[]天朝之梦153

    “朱济世此人用心险恶!”道光皇帝原本平静的容『色』忽然就变得极为阴沉沉声道:“国朝之本从来就不是中学而是八旗!只有守住了八旗这个本国朝才会安泰。朱逆将中学说成国朝之本其实是在讨好全天下的读书人是妄图动摇我大清之基!此人若是在圣祖、高宗之时早就已经身死族灭了!”

    这是要兴**?奕欣、奕詝心说朱济世在香港岛眯着呢就是皇帝老子要灭他的族也得问问英吉利人答不答应啊?

    若是朱济世听到道光皇帝对他这篇大作的评语绝对会喊一声冤枉的。他真没想过用什么“中学为本”来替代“八旗为本”不过用“中学为本”来争取国内知识分子对“西学为用”的支持的想法倒的确是有的。

    “我们这份《大公报》所要灌输给读者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因而一方面要突出中学之本的好处将孔孟之道同西方的基督教、y斯兰教、印度教进行比较要让读者意识到孔孟之道的长处和优点要让读者认识到我们是拥护信仰孔孟之道的……”

    香港岛深水湾香港济世大学会议室内朱济世正召集《大公报》的几个编辑就是黄植生、任怡江、汤启文他们三人向他们布置《大公报》的宣传口径。

    说起来真是让人有些头疼现在朱济世的班底里面打手到是有一些了会做买卖的商人也有不少各种各样有一技之长的洋鬼子更多但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却少之又少考中过功名的更是一个都没有。能写点文章的就是这间会议室里的区区四人所以争取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支持就是朱济世的当务之急了。

    对于儒家后世褒贬不一褒得少贬得多。似乎中国之衰弱便罪在儒家。然而在接受了西方民族国家的那一套理论之后朱济世却认为对于中国的儒家只能改造不可抛弃。就如同基督教世界对基督教也只能改造不能彻底否定。由于中国人并不重视宗教所以儒家这种哲学思想就是实际上的宗教。正因为有儒家思想在四万万人才会凝聚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朱济世现在拿出另一种思想来替代儒家思想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肯定会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原有的信奉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全都会站到朱济世的对立面。更糟糕的是如果朱济世在短期内没有办法统一中国那么中国人就会在两种思想的指导之下生活最终极有可能会形成如基督教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国家甚至也会因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而最后走向分裂。

    ;

    <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