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小说:茅山后裔 作者:大力金刚掌
    明惠宗朱允炆生于大明洪武八年(1377年)是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明朝的第二个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自登基之后朱允炆出台了“宽刑律”、“励耕织”、“轻徭赋”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史称“建文新政”“新政”的颁布使明朝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朱允炆却并未因此坐稳皇位因急于削藩就在其登基的第二年诸藩王中权势最大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发动了“靖难之役”并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拉锯战之后杀到了南京城下。

    三年的励精图治满腔的治国热血换来的确是亲叔父的兵戈相见与守城将官的不战而降面对城外的兵马无路可退的朱允炆只得火烧皇宫。当朱棣进城之时只见皇宫火光冲天却始终未见朱允炆的踪影。

    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在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有这么一段颇为具体的记述: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具体示意如下: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建文帝得知金川门失守长吁短叹无可奈何遂想到了自杀。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

    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即出家证明)分别写了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此外僧衣、剃头刀、盘缠一应俱全另有遗书一封上书:“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合。”见此遗书建文帝感叹“命该如此!”程济为建文帝削发吴王教授杨应能也剃了发与建文帝同行监察御史叶希贤说:“我的名字中有个‘贤字’就应该做贤臣。”言罢也虽建文帝剃发大家换好了衣服拿了度牒在场数人无不痛哭流涕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道士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在此等待道士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叫我在此接你。”乃乘舟至太平门等到黄昏时才到观里。不久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从上述记载不难看出建文帝朱允炆似乎是出家为僧了然而出家为僧朱元璋为何会托梦给一个道士前来接应呢?答案也许只有朱允炆自己才知道吧!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