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之卷 第四章 杀胡一令斩人头

小说:守望黎明号 作者:黑袍雷斯林
    此时此刻清军的前锋已经冲入扬州。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呼爹唤娘、逃命之人。扬州赫赫有名的查记绸缎庄四门大敞那些昔日昂贵的绫罗绸缎有的丢在地上有的整匹被撕开随风漫卷。

    在这兵荒马乱之际没人注意到那些农家的柴刀、酒楼的菜刀、姑娘家的剪刀、收割庄稼的镰刀等等还有扬州守城军队溃散之后随意丢下的枪刀佩剑一样样的像是被某种力量吸引着一般挪着掉落地上随即遁入土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汶河街口一名满人百夫长正自纵马自此通过时猛然间自街面之下跃起一道寒光——赫然是一把铁剪刀!

    那满人还毫不知情的哈哈狂笑着鞭马向前身后几十个兵卒跟着。却见那剪刀张开刃口“刺啦”一声刺入马腹。明明连厚布剪开都费力的剪刀此刻破马皮却如切豆腐一般!剪刀一路向上撕开马背飞出狠狠的插入了那名满人百夫长的粪门!

    “啊啊啊!”那满人惨叫着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摔进汶河里发狂一样的嘶吼着。一众兵卒急急忙忙的想上前救援却看见极度奇诡的景象!只见那满人腰上挂着的佩刀还有满人习惯带着的吃肉短刀居然自己弹出刀鞘然后毫不犹豫的插进了昔日主人的身上!

    刀和短匕首插入肉中之后居然发出“吱吱~”的允血之声颜色渐渐变红。这幅景象吓得兵卒头皮发麻一声呼喊转身便跑!可这时又是一道寒光自地下飞出居然是一把铁镰。那镰刀旋转着将一个打头兵卒的脑袋切飞后同样插进腔子中。“吱吱”有声的吸允鲜血。

    那镰刀的刀柄摇摆着好像活物般随时要暴起杀人!

    这幅情景并不仅仅发生在汶河街口几乎整个扬州的大街小巷都在重复着这一幕!刀剑飞出。斩杀胡虏!那些由凡铁打造的菜刀、柴刀原本铁质本身毫无灵性。御使着飞出两步便已是极限。那把剁了多铎狗头的杀猪刀是因为它内部居然混合进一点寒铁才能飞出数千米的距离。

    可这些凡刀凡铁一经血炼之后虽然有一些材质过于恶劣的刀具直接爆掉但更多的立刻获得了飞行距离十倍百倍的增长!

    而且那些满狗无论将领还是士卒身上多数带着不止一把兵刃。那是因为满人当年蜗居关外时完全就是没开化的半原始部落。它们既缺少冶炼技术锻造技术也相当低劣——全靠着晋商源源不断的走私卖国。才获得了生铁这个战略资源和大批的熟练工匠。

    因此这些人冲进关内之后对刀剑之类铁器格外喜爱人人以此为美。佩戴三五把大小刀具根本不算什么恨不能将家里的刀具都挂在身上!因此那飞剪刀、飞柴刀只要宰掉一头满狗便有更多的刀剑加入进来。飞在空中的刀剑越来越多扬州城内城外到处是一片吸血之声……远远看去仿佛有无数飞虫盘旋在扬州上空一般!

    城外的十万满军惊恐至极不受控制的向江北逃窜溃散。但无数淬血后的刀剑依旧不依不饶的追逐在后面在扬州到江边留下一道尸骨铺成的血路!满军被飞剑宰杀。被扬州军民反扑被江水淹死的无计其数!最终能渡过江逃生的十亭之中不过二三……

    午后。随着死人越来越多升腾的血气在扬州城上空逐渐凝结成了两个巨大的文字——“杀胡”!

    *****

    1653年一叶扁舟自巫峡逆流而上。

    除了操舟的船夫之外船内还有父女二人。老头子须发皆白年过半百穿着一身浆白的布衫。而少女年约十三四岁出落得异常美丽只是眉心一颗红痣。让少女的面容上平添了一丝煞气。

    老人望着江面兀自出神少女抱着老父的胳膊。指着两岸的风光问长问短什么都很新奇。

    “那堪故国回首月明中啊!”老人说了一句话之后。潸然泪下。他口中说的故国恐怕并非如今依旧苟延残喘的南明小朝廷。

    “父亲又伤感了”少女抱紧父亲的胳膊劝说道“这天下事各有前定徒自悲伤也无益处。况且父亲奔波数年对故国已是仁至义尽还请保护好身体才是。”

    “唉~可怜武悼天王显圣的一番心意……难道这大明真的不堪救了吗?”

    这舟中的父女正是“齐鲁三英”中的李宁和他的女儿李英琼。此时距离扬州之战已经过去七年七年之间天下间白云苍狗却老了英雄的肝胆。

    对于发生在1645年的扬州围城江湖上是这般传言的:当日豫亲王多铎率十数万大军兵围扬州。史督师率扬州军民奋起抵抗坚守城池十余日。最终清妖以大将军炮轰开扬州东门遂扬州城落。史督师于乱军中大呼“我乃史督师也!”被俘。后豫亲王多铎劝降督师遭督师痛斥多铎一怒杀之。

    时豫亲王多铎恨扬州抵抗之烈欲屠全城。

    然督师之血流入汶河却唤醒了一位一直沉睡在扬州城下的英魂武悼天王冉闵!天王一怒屠军满兵伏尸百万“杀胡”二字煊赫数十里……

    *****

    这是一个前半段像小说后半段像神话的记载却真真正正的存在于当时江南无数人的笔记、家书之中。

    当日显现在扬州城上的“杀胡”二字二十里内人人清晰可见!因此稍微有点儿历史知识的人便会很容易将之与颁布了“杀胡令”的冉闵联系起来。而且那恨不能将胡虏斩杀一空的念头似乎也和冉闵一模一样……

    于是殉国的史可法便与武悼天王冉闵一同被捧上了神坛——原本只有史可法一人的。要知道武悼天王冉闵被儒家黑了上千年在那些文人眼里冉闵早就已经被他们祖师的祖师的祖师盖棺定论!想翻案?怎么可能!

    他们真的很想装聋作哑看不见顺便在“笔削春秋”的时候。将这段打入野史然后口诛笔伐之。

    无奈武悼天王冉闵他老人家雄心不死啊!继扬州显圣之后“杀胡令”又数次出现在嘉定、维扬、海宁一带。每次都屠杀巨万的满狗!这每次必屠胡虏然后血祭的劲头。大大的吓坏了顺治和尚。也生生的将满军的兵锋吓阻在长江北岸。如今清廷一边倒的想放弃江南苟且偷安的南明小朝廷居然是靠着武悼天王冉闵的余威才保存了下来……

    这个时候就算是捏着鼻子这帮文人也不得不承认武悼天王的功绩了。当然他们还是不忘记恶心人一把将武悼天王显圣的功劳。分一半到史可法的身上——史督师之死重于泰山!史督师不死冉闵不出等等——说的好像冉闵是史可法请来的助拳一般。

    于是南明和满清隔江而治局势似乎便这么安稳下来。

    当然在江南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民间趣事叫做“天王募刀”。说的就是谁家的菜刀、柴刀什么的只要是带刃的铁器落在地上八成就会消失不见。人人都知道那是武悼天王冉闵为他的鬼卒在招募兵器呢。富裕人家一笑了之多半还要焚香祭拜一下。感谢冉闵保江南一地的平安。

    而江南一地处处兴建的武悼天王庙更是有人常年奉献造好的刀剑络绎不绝。

    而贫苦人家若舍不得菜刀。需用绳子系在刀柄上尾端挂着房梁让菜刀无论如何也落不到地上。这样的人家逢年过节祷告一番也是情理之中。

    七年下来冉闵隐约超过关二爷竟成了一地的守护之神。便是在江北中原一带也有人暗暗祭拜冉闵。清廷屡禁不止却不敢真的放手杀戮——主要是清兵不敢出动。而那些投降的汉军……更不敢!须知武悼天王冉闵似乎除了憎恨胡人之外。更恨汉奸!他仅有的两次越过长江出现在北方起因都是因为汉奸!

    1645年6月。汉奸孙之獬为了讨满人欢心上疏对满清提出应下令让汉人剃发留辫——这就是满清的第二次“剃发令”。就在他跪拜的那一刻一剑飞入紫禁城太和殿将他当着满朝文武和顺治和尚的面凌迟处死!不仅如此孙之獬在京城的一家老小他留在山东省淄川老家的数十口家人全被斩杀一空!

    顺治几乎被当场吓疯!从此命令御林军包围紫禁城又请了无数和尚驻守皇宫日夜咏经不断。一时间卖国求荣者人人自危、夜不能寐武悼天王冉闵之名再度响彻大江南北!

    在北朝庭内虽然人人怒斥武悼天王擅杀士人必遭横死(难道不是已经死了吗)!但私下里不知道多少人半夜写了《武悼天王祭文》《致冉闵》之类的文章烧给冉闵来为自己辩护——什么五德始终、气运流转啦什么为家国计迫于无奈啦什么卧薪尝胆、心向大明啦……总之千奇百怪花样多多各个无耻。

    烧完祭文心下没底也不知道冉闵这个粗人能不能看懂自己写的锦绣文章万一媚眼抛给瞎子看肿莫破?于是继续写祭文!这次是写给史可法的。对于史可法这些汉官就很熟悉啦毕竟大家还曾经同朝为官过甚至还是朋友、同年怎么也能拉扯上几分人情……于是上来就是“史兄你劝劝武悼天王……”就是这个调子。

    总之整个北朝群魔乱舞和尚道士大发利市。虽然都是读书人孔夫子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当刀剑都砍到脑袋上的时候谁还顾得那个?!

    就这么闹闹哄哄的过了几年武悼天王冉闵似乎安安心心的呆在南边。只要不去刺激他的神经似乎他便乖乖的当他的“募刀天王”再也没越过长江过。于是大家头顶的乌云渐渐散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后几年顺治逐渐沉迷佛道不理政事大权逐渐转移到顾命四大臣的手里。南伐一事再度被提上案头。然后便发生了另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1652年南明将领孙可望与李定国不合欲引清军绕道四川入江南献西南七省形势图结果被飞剑阵斩与清军阵前!不但是他连同他留在军中的儿子女婿家中的女儿夫人老家山西米脂的直系亲属一股脑的被屠戮干净!

    从此侵南之事再无人提。

    ******

    李英琼午夜梦回之时还时常能想起那个在扬州遇见的小和尚想起他从天而降想起他不似凡尘的笑容想起他悲悯的目光想起他……在泥墙上用手指刻出的那两个字

    ——“杀胡”!(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