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零五节 进击的公羊派(1)

小说:我要做皇帝 作者:要离刺荆轲
    刘舍当然没有怀什么好心了。

    谁都知道安东那边好发财。

    但在安东做官却很苦。

    地方那么大情况那么复杂要管的事情还特别多。

    简直是官场之凶途!

    最少对长安的太学学生是这样的。

    不会有太学学生的志向是去安东。

    大家来太学读书都是奔着九卿衙门甚至天子身边去的。

    更何况对长安人来说。

    安东还意味着要遇到那两位混世魔王。

    可怕的陈须兄弟!

    陈须兄弟离开长安不过年余大家对这两位恐怖的二世祖依旧是记忆犹新。

    要是落到这两人手里……

    许多都感觉脖子一凉……

    康凯更是吓得浑身战栗。

    当年陈须兄弟拿了钱不办事还黑人钱的做法真是吓尿了整个关中商贾阶级以至于人人自危——若是别人也都学陈须兄弟大家岂不是要连骨头都要被人吃干净了?

    这样的两个魔王坐镇安东使得很多关中商人没有胆子进军安东。

    只有那些自认为后台够硬或者说已经山穷水尽的商贾才会冒险去安东赌博。

    虽然这些人现在都发财了。

    但是……

    这些人的数量很少。

    所以关中人对陈须兄弟依然害怕的紧。

    然而刘舍却不管这些了。

    他本就不想当什么贤大夫。

    名声于他如浮云。

    桃候家族世代都只在乎自己在刘氏天子面前的评价。

    至于****?

    他们连列侯的议论都懒得理会还会去理会****的看法吗?

    于是康凯的命运便被确定下来了。

    堂堂九卿想要将一个太学学生丢到安东去。

    办法不要太多了!

    更何况刘舍的理由和借口还是如此的冠冕堂皇。

    ………………………………

    当天长安城的八卦界。

    桃候刘舍与太学学生的故事传的沸沸扬扬。

    直夜幕时分基本上所有该知道消息的人都知道了消息不该知道的也知道了。

    刘彻就听说了这么个趣闻。

    “那个学生是谁的弟子?”刘彻对将这个有意思的故事告诉他的王道问道。

    “回禀陛下是谷梁博士杨奉的弟子……”

    “杨奉啊……”刘彻眼里一个白皙微胖的士大夫的形象一扫而过。

    “谷梁派是日子过的太舒服了吗?”刘彻冷笑着。

    若是在儒家内部那么多派系里刘彻最不喜欢的有两个派系。

    一是鲁儒。

    鲁儒守旧而顽固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臭要不是这个派系在洗脑方面有神效刘彻再就要动手下场给他们点教训了。

    而另外一个则是谷梁派了。

    刘彻对谷梁派的警惕和防备甚至大于鲁儒。

    因为鲁儒无法成事。

    至少在汉家体制下无法成事撑死了也就在齐鲁一带称王称霸。

    但谷梁不同。

    谷梁派的论述对君王对贵族对权贵阶级天然有着巨大吸引力。

    谷梁派的核心论述就是:用贵治贱用贤治不肖。

    劳资英雄儿好汉劳资是贵族劳资的子子孙孙都要是贵族!

    历史上的门阀政治就是诞生在谷梁派兴盛之后的基础上。

    说起来也真是搞笑。

    现存的儒家三大解释《春秋》的派系彼此之间的解释角度和方法何止南辕北辙完全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同一个事情上三派居然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譬如在宋襄公之事上。

    《左传》认为襄公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微微的点了个赞。

    而《公羊》则是大唱赞歌:已陈(列阵)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都能跟文王比肩了……

    而谷梁呢?

    兹父之不葬(意为宋襄公死不书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为人君而弃其师其民孰以为君哉。

    认为襄公根本不配为君死了就死了!

    若你以为谷梁派是个什么好东西那你就要大错特错了。

    与提倡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而且充满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心的公羊不同。

    谷梁专注于内政一百年不动摇。

    亲亲相隐这个臭名昭著的礼法核心就是谷梁派鼓噪的。

    更可怕的是谷梁提倡大宗族大世家大家庭。

    这对汉室的一夫五口百亩国策形成了致命威胁!

    但谷梁派为什么能后来居上兴盛强大甚至吊打了公羊与左传?

    答案是这个学派强调尊王而不限王。

    承认皇帝至高无上只要稍微讲点吃相。

    而且包装的很好满篇都是仁义道德。

    可是实际上呢?

    却是营营苟且!

    甚至在刘彻看来每一个文字都在流淌着底层百姓的鲜血和眼泪!

    答案很简单既然皇帝都只要讲吃相了那贵族地主自然也可以只要讲点吃相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压迫和剥削百姓。

    “记下来今岁考举一个谷梁士子也不要录取!”刘彻淡淡的吩咐下去:“另外博士杨奉教授弟子不力不当为人师其除太学教授!”

    若有可能刘彻还想将他的博士官衔也剥夺!

    但这不行!

    此人若是不留在长安当官跑回老家天知道他会在老家玩出什么花样?

    与其那样倒还不如留他在长安待着。

    无非就是一年六百石粟米嘛!

    这个代价刘彻付得起!

    “诺!”王道躬身。

    “此事放风吧……”刘彻淡淡的说道:“让百官明知朕意!”

    再没有比考举这个大棒更有威力的诸子百家之鞭更好的武器了。

    控制了考举就等于控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和言论以及发展方向。

    刘彻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明确而强硬的告诉某个他所不喜欢的学派——你们做错了赶快改装不改朕就不原谅!

    这个学派只能选择改正。

    刘彻想了想接着说道:“将《谷梁》自武苑必修科目抽离改为选修……”

    武苑目前有十几本被指定必修的先贤著作。

    其中就有着儒家的三大金刚《左传》《公羊》《谷梁》。

    此刻刘彻将谷梁踢出必修著作之列。

    等于将其驱逐出武苑!

    这个惩罚比起不录取考举士子还要可怕!

    因为当今天下武夫当国。

    执政者清一色的武夫。

    不能影响下一代执政者的学派等于自杀!

    况且天子连武苑学生都不愿意让他们学了。

    还会让自己的皇子尤其是未来的太子学习《谷梁》吗?

    刘彻相信谷梁派的巨头们肯定会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撕逼吧狠狠的撕逼吧……”刘彻站起身来望着远方心里得意不已。

    当前诸子百家最大的学派儒家在整个天下都呈现了压倒性的人数优势。

    几乎每五个知识分子中就有四个是儒家派系或者亲近儒家的人。

    但问题是……

    儒家内部的山头和派系多的令人发指!

    便是同一派系内部都有着南北齐楚之分。

    要不是儒家内部还有着一位有着超然地位的鲁申公在镇压着这些家伙相互之间早打出狗脑子了。

    站在刘彻的立场上来说儒家内部太河蟹了这是不行的!

    一个坐拥天下百分之八十知识分子的学派要是一个口径发声那还了得?

    好在儒家现在虽然看上去一团和气。

    但实则内部早已经风起云涌。

    就像后世的欧萌一般现在的儒家只是被某几位有远见的巨头借着鲁申公的名义勉强凑合到一起的联盟。

    彼此之间其实早已经恨不得对方去死了。

    如今谷梁有难。

    刘彻倒想看看其他派系会怎么抉择?

    ……………………………………

    对当世的两位公羊派的巨头胡毋生与董仲舒而言。

    谷梁有难简直就是……

    天意啊!

    “异端邪说终不能成大事!”胡毋生端坐在暖洋洋的火坑上对着前来问候他的弟子公孙弘说道:“今陛下能识破彼辈(谷梁)之真面目真可谓大快人心!”

    谷梁与公羊其实都算是今学(意既近代兴盛的学派)。

    在汉以前左传才是春秋的大佬!

    所谓谷梁、公羊都只是口口相传的私人学派。

    至近代胡毋生与董仲舒授业于公羊高之玄孙公羊寿得以口传《春秋公羊传》。

    然后通过他们两位的努力才使得公羊派兴盛。

    公羊传从私学变成公学从口口相传变成了文字传授。

    但因为是口口相传哪怕是师兄弟对公羊传的理解和意见都已经发生了改变。

    更重要的是老师公羊寿已死。

    他们连个求证的地方也没有了。

    于是只好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思考自己的学问。

    譬如现在胡毋生就在提倡‘我注春秋’而隔壁的董仲舒则打起了‘春秋注我’的招牌。

    虽然都在提倡和贩卖所谓的‘微言大义’。

    但实则已经走向了不同的两个方向。

    至于谷梁派与公羊一般也是近二三十年从口头相传渐渐落于文字并且开始扩大影响的一个学派。

    但在公羊眼里。

    这谷梁却是生死大敌!

    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死敌!

    其危险程度甚至比墨翟的思想还高!

    这既是因为同行是冤家也是因为两者的论述基础和述事方向完全矛盾!

    公羊讲大义谷梁论礼法公羊述之以家国天下而谷梁论之于宗族情谊。

    公羊尊王而限王认为天子也需要对天下和苍天负责但谷梁尊王不限王君君臣臣不可逾越。

    怎么看都是有我无他的两个学派。

    近年以来公羊在变革。

    谷梁也没闲着。

    胡毋生与董仲舒忙着‘我注春秋’‘春秋注我’纷纷阐述微言大义的时候。

    谷梁派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弊端。

    于是他们也在忙着变革。

    而且是远比公羊派更剧烈的变革。

    在治学和思想上谷梁派的巨头开始与《左传》的巨头们携手大有要化今为古将左传与谷梁两个学派合二为一的架势。

    而在具体行为上谷梁派也自动自觉的删除了某些可能让当政者不喜欢的内容。

    但依旧固守了其‘宗族情谊’与贵贱不可移的核心论述。

    目前来看胡毋生觉得当今这是不满意谷梁派依然死抱着‘宗族情谊’和贵贱不可移!

    机会难得!

    必须落井下石。

    最好在谷梁派身上踩上一万脚!

    “老师说的是……”公孙弘闻言也是一拜:“谷梁之说不为陛下所喜久矣错非其所治之学中尚有‘以民为本’的些许论述陛下早就要将之除名了……”

    “学生以为吾辈当趁此机会将谷梁之学的有利部分糅合进吾派学说……”公孙弘再拜道:“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吾辈治学以利民便民为要!”

    胡毋生点头赞许觉得这个学生真是太好了!

    完全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为师正有此意!”胡毋生义正言辞的道:“自秦亡以来先圣之学没于战火吾甚憾之!若能重现先圣之意此吾此生足矣!”

    这既是他的理想与抱负。

    诚如当今天子所言: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也是现实的需要。

    如今墨家复兴而法家崛起。

    儒家虽盛但也架不住人家行动力更强。

    想要儒家制霸唯有……

    “大一统!”

    这不仅仅是公羊学的理想也是他胡毋生甚至隔壁的师弟董仲舒的理想。

    当然在现在胡毋生与董仲舒所想也仅仅是让儒家内部大一统而已。

    什么谷梁、思孟、重民、鲁儒、楚诗燕诗、左传等等等都应该按照公羊学的论述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儒家在面临儒法黄老挑战时能保持优势!

    不然面对背后有天子拉偏架的墨家和法家儒家迟早要被人打成猪头!

    自然在胡毋生眼里这谷梁有难简直是天赐良机!

    天授不取必造天谴!

    更何况……

    读书人抄书那能叫抄吗?

    谷梁的一些好的地方有用的地方拿来当成自己的东西胡毋生是毫无压力的。(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