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2章 三大文刊

    “竟然是华德安!”

    “他竟然在李青的演唱会当中担任嘉宾!”

    “哇咔咔我们李青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一个实际年纪有四十岁左右但因为保养得好相貌看起来犹如三十岁不到的男子正露出那标志性的迷人微笑出现在海报的左上方。

    而在其他位置则是王重、秦海、采璃三人。

    四人的画像一同簇拥着中间的李青使得整张海报看起来星光熠熠激动人心。

    所有看到这张海报的人心里都是兴奋不已。

    要知道华德安不仅是在香港被称为天王即便是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华德安都是华流明星的代表人物。

    不过华德安虽然在歌坛的地位和知名度都非常火爆但却罕有拿到含金量极高的音乐奖项。

    反而在影坛的地位比较突出曾拿到过香港金像奖以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演员是实至名归的双料影帝。

    因此即便他在歌坛的人气不如李青但若论资排辈谈到地位方面如今的李青与华德安其实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在很多人看来华德安能加入到李青的演唱会当中担任嘉宾那是给足了李青面子。

    但当事人李青因为对这一世娱乐圈知之甚少反而对华德安的影响力不是太了解因此对华德安要来到自家的演唱会宣传新电影有些不爽。

    李青的感觉其实也没有错。

    华德安确实是来宣传新电影《凤求凰》的但他能来到李青的演唱会担任嘉宾这从另一个方位来看其实也是给予李青的补偿。

    这方面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而就在李青的演唱会筹备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京城。

    《当代文坛》总编郭睿正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身黑色风衣从一辆黑色轿车当中走下看了看时间便快步来到眼前的新华书店当中。

    《1988年高考满分作文合集》前两天就已经上市了李青的那篇简略版《三体》作文也刊登在了上面不过郭睿一直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高考满分作文合集》的销量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和往年几乎是差不多的情景前来购买的大多都是一些中学生。

    郭睿也发现了这些中学生虽然大多都是聚在一起津津乐道的讨论着李青的那篇作文但也就仅止于此对于文章本身似乎并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

    郭睿询问了新华书店的销售人员《高考满分作文合集》的销售状况后听说销量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激增后便是安下心来。

    这两天从今年《高考作文满分合集》一上市郭睿在上班路过新华书店的途中都会停下来来到书店打听一下这本合集的销量。

    销售人员对于郭睿的几次到来也很有印象心里奇怪不已不过他却并没有开口多问因为每天郭睿来询问的时候都会顺便购买一本书籍。

    反而对于他询问的那本高考作文合集似乎并没有什么购买的欲望。

    这也是让销售人员感到奇怪的地方。

    郭睿询问过后照例随便购买了一本国外名著后就准备离开。

    正在这时耳边传来一道诧异声:“郭睿?”

    郭睿回过头就见一个身材瘦弱的跟麻杆一样的中年秃头男子正一脸惊奇的看着自己。

    当看到自己转头中年秃头男子脸上的惊奇便转瞬即逝大笑道:“哎呦喂还真是我的郭大总编!您怎么有闲情逸致来这儿陶冶情操来了?您这买的是什么书呀?我瞅瞅嘿《消失的乌托邦》这可是俄罗斯大文豪的代表作想不到郭大总编即便离开学校也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郭睿听着眼前这人阴阳怪气的声音内心有些厌恶。

    眼前这人叫常思林是《新红学》杂志社的总编。

    和《当代文坛》一样《新红学》同样是国内文学刊物当中销量排在前三的知名杂志读物品牌。

    《新红学》是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的大文学家胡希创办的刊物原本是为了研究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而创办的存在但经过数十年的停刊和再刊时至今日《新红学》虽然还是那个名字但其实已经是表里不一关于《红楼梦》的文学研究在每一次的新刊内容更新当中都仅仅只是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板块。

    全刊九成九以上的内容都是在紧跟时代发展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变成了一本大型连载原创文学刊物。

    而让两家总编互相看不顺眼的原因其实最主要还是在销量方面。

    《新红学》虽然是老字号但《当代文坛》却是后来居上。

    长久后浪推前浪在短短四年时间不到《当代文坛》的销量和影响力就已经隐隐压过《新红学》一头。

    但这也并不绝对。

    因为两家的刊物质量相当销售渠道数量相当并无多大的差别所以在销量上两家可以说是风水轮流转任何一方约到质量顶尖的稿子基本上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并不是说谁就一定能真正的压过谁。

    而在三大文刊当中排在《当代文坛》与《新红学》之上的则是销量最多也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原创文学刊物——《萌芽》。

    《萌芽》杂志从五六十年代创刊之时到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其销量一直都是毫无起色甚至有很多年都只能勉强维持生计造成几度停刊。

    但自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当《萌芽》拉到一笔投资之后杂志社便开始实现战略转型在全国各地投入大批资金以培养青年文学人才为己任在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群体当中进行广撒网似的的收稿。

    于是一个个万里挑一、天才横溢的少年作家一跃而起自《萌芽》之上大放异彩。

    许多中学生的文章、小说在刊登之后甚至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

    一时间《萌芽》便成为了所有喜爱文学的少年人眼中必备的选项人手一本《萌芽》已经成为当代中学校园当中比较常见的一道靓丽风彩。

    郭睿创立《当代文坛》有很多契机在驱使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满怀激情的他投稿《萌芽》的时候没有通过。

    没有通过!

    当时他就震惊了!

    ----

    感谢以月之痕苏格兰老斑鸠的打赏新的一年新的一月求订阅求保底月票求支持!!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