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节 美酒闲话(上)

小说:跳跃一千年 作者:行者雷昂
    在东方人的传承文化中有个字眼很难用简单的文字或话语来解释那就是“义”。

    在这间半是窑洞半是木楼的糊着窗棱纸只能半透阳光的酒馆里老杨犒一共赞了罗开先两句话前一句话是“高义”后一句是“老河西的骨血”。这样的话外族人很难搞懂但对于罗开先来说前一句是赞美后一句是接纳与认可。这一点即使他这个来自后世的战争怪物也能轻易而准确的领会。

    千年的时光流转许多事物都在变迁包括语言在内。

    但是许多无声存在的事物却是自有传承谱序的比如说族群的综合性情——这类说起来有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很少会有大的变革。事实上河西人的爽直脾性直到后世都有所继承。

    作为正统的河西人即便是来自后世的罗开先就是最好的例证。

    与绥州的几个老者一样他很好的继承了这种性情上的特色当然还有作为军人的那种“宁在直中取莫在曲中求”的大丈夫气概。

    这种性情或说处事风格的雷同大大地提高了彼此之间的认同感。

    当然作为开始走向上位者状态的罗开先来说即便诸事并不如他所预料他也不屑于用谎言来欺诈一些老人。

    而对于绥州这些乡老来说高大健壮又有一班得力手下的罗开先变得没有传言中那么神秘反而倒像自家有所成就的后生子弟。

    这种闻名不如见面的落差感当然会让他们觉得亲近。

    要知道在这个纷争的年代能够在绥州这种边镇活到诺大一把年纪的老家伙们或许不是什么顶尖的人瑞审时度势的本事估计已经融到骨头里了。归根结底这些老家伙可都称不上甚么老实本分的人物夸张的一点来说是一群老狐狸也绝然不会有错。

    选择与这样的一群老家伙而不是赵宋的青壮驻军打交道罗开先的目的很简单。首先是节省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那些边军或许懂得征战又怎会清楚祭祀之中的学问?其次罗开先想的是通过接触可以更好的来了解时下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年轻人或许会因为情绪化而莽撞这样的老家伙可不会盲动他们或许会因为年老而失于保守但他们也可能意味着“老而弥坚”。

    而且同时有一点这样的老人们对世情的把握、对周围人的影响往往是无声而深沉的对时局的掌控或说影响力也更是潜移默化而又无处不在的。

    最后的这一点恰是罗开先最看重的。

    于是在交了怎样筹办祭祀事宜之后这场在酒馆里面的会面并没有结束反而坐在一起闲谈了起来这气氛也变得愈加热情而浓烈。

    绥州地处这时代的边疆却依旧保留了正统的汉家习俗——分餐制的小桌而不是后世的大圆桌摆了上来酒家的掌柜吩咐人送上了精心烹制的食物。

    罗开先吩咐亲兵搬上来一个过膝高的橡木桶里面是密封存置的希腊葡萄酒——这东西当初买了许多如今还剩下有百多桶。然后在众多老者的目光探询中朗声说道:“诸位老丈此为罗三自两万里外之西秦带回的葡萄酒不似我东方酿酒甘洌却尤适合长者养生之用!”

    “葡萄酒?来自西秦的?”捻着花白胡须的杨犒同样很好奇忍不住叹息道:“早有耳闻西人善酿果酒三郎远从万里之外带回路上定然不轻松!不过可惜老夫酒量有限只能尝尝鲜三郎你这手笔正对那个酒葫芦的胃口!”

    说着话杨犒还抬手指了指一旁瞪着眼睛眨也不眨的红脸老汉。

    这老汉姓张名继尧号酒公年不过六旬身材高大壮硕他的脸上有个最显著的特征——红鼻子显然不是风吹雨淋雪冻的而是常年饮酒造成的而且因为好酒他的大名反而不如名号为人所熟知。

    “十四!快回家找你九阿娘把吾那套琉璃杯拿来!快点!”酒公张酒公吧嗒了几下嘴头也不转的招呼身旁的长随晚辈嘴里吩咐道。

    老张身后被称作“十四”的晚辈长随显然是个机巧的闻听吩咐也不探问低低应了一声转身就跑了出去众人表情不一却不约而同瞧着新鲜没人关注这类的琐事。

    过了一会儿见罗开先的手下人把橡木桶上的软木塞挖开镶上一个硬胡桃木制的小型水龙头张酒公转头向着罗开先问道:“罗家三郎西秦人都是这般挑弄葡萄酒吗?看着好精致!”

    因后世见识过太多的东西身旁又有大把喜欢酣醉的战友所以罗开先本人虽不欢饮酒对酿酒之类的工序却不陌生听到这张酒公询问遂语调舒缓的解说道:“这酒是从西秦那边一个叫做雅典的城市购得这种木桶是橡木制作的哦橡树和栎树很像木质坚硬不易翘曲用之装酒不会有杂味反而会混合木香……至于那取酒的笼头是罗三命工匠空余所做旨在防止倒酒时溢撒或者沾染灰尘污了酒液岂不可惜?酒公以为然否?”

    拣自己了解的用这时的语言讲解了一番罗开先心里想着路上未曾找到红橡树那类的种子否则在河西这方土地上培育一些高大的红橡树才是完美的景致。

    张酒公当然是猜不出罗开先心事的待到听这长人解说清楚情不自禁地拍了拍手掌“三郎好心智!俺老张一辈子好酒旁事不清但有一样今日能见如此精致酒器不亏此行!”

    “你这酒葫芦!罗家三郎请俺几位过来是为议事非是叫你品酒!”老杨犒盯着张酒公笑骂道说罢手掌还在身前小桌上拍了拍才转对罗开先说道:“三郎莫怪这酒葫芦虽然贪杯却从不误事他家中有酒作、木作、石作方面的大匠。日后你那墓园需要建设找他绝然不会有错至于工钱依老朽来看不妨折做酒水……这酒气温幽香又远路而来想必价值万贯就以这酒做范例只需十桶就足以支付建造百亩园林之费用!”

    “使得!使得!”因为安插笼头一丝酒味从木桶中溢了出来张酒公抽动着鼻子摇头晃脑的附和道:“犒哥此言甚妙!三郎以为如何?安心老夫也不托大不占你晚辈之利!这酒来自……甚子雅典老夫也不知那是何方但有一点老夫深知长路值万金不说这酒品味如何单这一路耗费就能抵俺建园的功夫尚且绰绰有余!如此……择日三郎你选好地方建园所耗石料木料俺老张全包了包管木材是成才大料石头是上好青石你只需按犒哥所说送俺十桶这葡萄酿足矣!不知三郎意下如何?”

    话罢张酒公拿眼巴巴的盯着罗开先那张看似八风不动的脸。

    罗开先能说甚?成桶的葡萄酒是从雅典那里花费一百个金索里都斯一桶购买的贵重货路上存储在空间里没花什么气力但到了间隔数万里到了这东方之后的价格该如何换算?

    等同重量的金子?还是等同重量的铜钱?

    这时代可没什么恒定的通汇准则也没有什么外汇兑换排价。

    所以这注定是笔糊涂账即便罗开先的脑袋里也没有准确的凭依。

    于是他干脆的不算了脸上泛起笑容说道:“好!就依酒公所言!”

    “好!”

    “罗家三郎好爽利!”

    一众老汉凑热闹的哄嚷了起来。

    “噔噔噔!”连串的爬木质楼梯的声音响了起来适才被派了出去被唤做十四的年轻长随快步走了进来离着三五步远就在喘着粗气说着:“酒公你要的琉璃器……”

    酒馆的吴掌柜命人接过木盒装着的琉璃器如同捧珍宝般小心翼翼的拿去清洗。少顷在烛光和半透的阳光照耀下泛着流光溢彩的琉璃杯被分发到个个桌面。

    张酒公兴致上来了大声吆喝道:“据说前唐时候有个姓白的诗人说到这葡萄酿什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夜光杯说的就是这琉璃盏是说葡萄酿须要配这琉璃盏才登对只是这配属的酒乐俺老张就觉得不顺该是用铁板敲击吼两句关西腔才是正理……”

    “浑话!老酒你又不学无术!”一声醇厚的喝骂声插了进来声音的主人是一位穿着袖口磨得有些破损的褐色文士袍的老者他端着琉璃杯在烛火下一边端详一边解说道:“做那首诗的人姓王全名叫王翰说的是葡萄酿酒香醇厚口感绵软正适合匹配二八小娘十指芊芊调弦唱晚……你这泼才铁板吼关西腔要配河东汾阳1或冀州衡水2河畔产的辣口麦酒才是正理!”

    “着啊!还是酸子刘说得有理!”几个老汉又吩嚷起来。

    张酒公未饮脸先红也不搭言只是吩咐店中伙计把酒逐次斟上才开口说道:“俺老张不究根底是俺犯错只是你这酸子这时节去哪里寻那能够调琴的二八小娘?这河西的小娘都改了更张学会舞刀了难不成你酸子去请几个小娘来舞刀凑趣?”

    “哈哈……”

    有那性子急的懒得再听人斗嘴开始叫嚷着:“乱说作甚?罗家三郎送上美酒哪来的口舌纠葛?尽管痛饮才对来来来举杯!饮胜!”

    几个老家伙嘻笑怒骂完全不把罗开先当外人虽是斗嘴却没人气恼气氛融洽得不得了。

    罗某人不想插言只是静坐眯着眼翘着嘴角听众人说笑偶尔附和几句或者举杯随饮也不见外心中的惬意却不可对人言。

    ………………………………………………

    注:1河东汾阳产酒圣地最著名的有“杏花村”为代表的汾酒系列。

    2冀州衡水河畔指衡水同样是产酒圣地现代最有名的是“衡水老白干”。

    ——————————————

    附:抱歉这章晚了点。感谢书友“蹉跎之年轮”“steven”“东哥”“留恋过去的胖子”四位的微信红包打赏!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