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蠹修

小说:问镜 作者:减肥专家
    第117章 蠹修

    于舟三人还在讨论南松子的死因。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此人是贪心不足想要夺舍一具足够强劲的肉身看中了游荡至此的妖魔本来已经快要成功却不想招来了解良自作自受。

    余慈也觉得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了。

    在达成共识之后气氛也轻松下来余慈趁机提出心中那点小疑问。

    “蠹虫就是指蠹修啊!”

    海扬仙长心直口快又和于舟、解良是熟惯了的便对余慈也另眼相看。余慈一问他就抢在其他两人面前为余慈解释。

    修行界有这么一群人或因资质、或因机缘长生无望前路已绝干脆不再修行自甘堕落追求各类享受。有的则更进一步自己修行不成转而破坏他人修行其卑劣行径堪称神憎鬼厌被称为修行界的蠹虫正式一点儿的说法就是蠹修。

    “天底下也有大批邪修魔头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增长修为然而只要心中存着长生之念、向道之心总还有些顾忌。而那些蠹虫自觉烂命一条脑子里都是些荒谬怪异的念头许多损人不利己的事也能干出来只图一时痛快全无底线某些行径令人发指……”

    海扬这么说着嗓门倒是越来越大看起来是见识过蠹修的行径也厌恶到极点。

    余慈听着心里是另一个念头:要这么说的话那南松子倒还算不上是纯粹的蠹修。至少余慈知道此人有非常强烈的长生**一门心思要将修为提升到步虚境界相比之下他对慕容轻烟的**都可以放在一边。

    倒是记忆中的另一个人……

    此时他的视线又转到那块红纱残片上略有些感慨。原来这玩意儿叫桃花帐啊这种东西他以前也见过的在双仙教中。

    赤阴女仙不会喜欢这种东西但她的哥哥紫雷大仙却绝对是此道中人。

    紫雷好色、赤阴嗜杀赤阴喜怒无常杀人无算已是招人痛恨而紫雷之荒唐好色更是令人发指。他往往日御数女除了亲妹子赤阴不敢动其兴之所至教中垂髻女童也不放过。在他寝宫床榻之上便常悬着同样质料的一顶红帐子夜间赤芒流火十分妖异那厮便在帐中荒唐不知祸害了多少美貌女子。

    却不知那个人渣如今还在世否?

    当时他就有感觉这对兄妹对长生都有强烈的渴望。只是赤阴意志坚强目的明确自有一番行事的原则;至于紫雷意志远不如其妹常为**之事耽搁修行他对长生的渴求大半倒是因为怕死或者说不愿意缩减他行乐的日子。

    这样的人或许更适应称为蠹修吧。

    这一刻余慈又想起了远在绝壁城的赤阴女仙心里好似有团火在烧。

    不管是巧合也好报应也罢妖魔和南松子的事情就那么戏剧性地解决了。

    天裂谷那边扑杀妖魔、封堵两界甬道已是最关键的时候解良肯定不能耽搁太长时间击杀妖魔和南松子后第二天便赶了回去。且因为宗门现在到处缺人手两天后海扬也离了道观止心观恢复了惯常的模样一下子安静许多。

    余慈瞑目坐在静室中有四壁环围然而他心中却铺开了无边虚空黑暗苍茫。这便是余慈从《玄元根本气法》中存思得来的“心内虚空”也就是描画心象之地。

    余慈描画心象仍无头绪不过要说完全没有进展倒也不对。此时在黑暗虚空中便有一轮明月悬照有一层微弱光晕从中弥散开来。

    在此“心内虚空”之中一切形象都可算做心象都是有其特殊意义的代表着自我“物象”、也即肉身神魂的实际状态比如这轮明月那是他之前十余年修行的印记。

    不过对这轮明月他并没有刻意描画而是念头一动便出现在虚空中。性质有些混淆了:这算是心象还是“心内虚空”的一部分?

    疑惑存在但有了这轮明月余慈总算是找到了些感觉。

    他便觉得有了明月悬照无边黑暗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孕育着“心内虚空”中仿佛涌动着一股暗流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黑暗的东西归拢清楚。

    从常规修行理论上看《玄元根本气法》中“物象”生“心象”似乎就可看做是“洗炼阴神”做的是通神中阶的功课里面也有“澄静虚空一尘不染”的洗炼法门。

    当然在《玄元根本气法》中这些不过是洗净“画布”的前期功课重点还是在在描画心象上。

    余慈并没有闭门造车他曾向于舟老道请教过。但老道修行偏重于实证部的风格对这些比较玄妙的感应之类表现得比较谨慎。不过他记得实证部里有一位师弟练成了此法答应替余慈向那人请教一下经验。

    对此余慈比较期待因为实证部别的不说总结出的心得经验往往都是参照可行性非常高的和解良这种注重自我感悟的方式大不相同。

    同时受老道提醒余慈也觉得多多请教别人开拓一下思路是个不错的办法。所以他除了在观中向几位成功凝成阴神的师兄请教心得还写信向他认识的两位宗门天才弟子求教。

    李佑的回信来得很快也非常简洁就那么四个字:

    “饶了我吧!”

    那家伙果然是不擅长这一套的。

    余慈也不意外而等他收到梦微的回复时时间又过了两日。

    此时余慈是在前往小谷修行的路上。说来也巧他正要出观门的时候来自山门的回信恰好送达余慈也就顺势拿了仍往小谷去。

    李佑的回应只一眼便成梦微则是非常认真地进行回答满篇工整的小楷从头到尾没有一点儿错漏只看了两眼余慈便端正心思凝神细观。

    “……心象一物极重个性人人不同。我难以提出什么建议不过就描画本身我有一点儿话说。

    “宗门四部道德部重感应、学理部重思辨、戒律部重规矩、实证部重实效每部修行侧重点都有不同。解师叔以天纵之资兼通道德、学理、戒律三部《玄元根本气法》也被长辈仙师评为‘三部贯通引为极致’那么道德、学理、戒律三部精神必然在其中有所反映。

    “从师弟来信看似乎更重视感应一面。然而学理之思辨、戒律之规矩也不可忽略否则纯粹感应便容易以空对空致幻入妄师弟不可不慎。”

    余慈看得连连点头这可是说到点子上了。他现在无法下手恐怕就有点儿“以空对空”的意思所谓反躬自省又哪是凭空揣想所能做得到的?

    接下去梦微又从解良的性情学识延伸出去和余慈当初研习贯气法的思路一模一样但她对解良的了解可不是余慈能比得上的。

    “解师叔提倡‘理’为大道之源求的是一个兼容并包天地万物之理这是他的理念所在我不予置评但我认为师弟心中也应有一个自我理念在由此发端便是心象之骨架即一以贯之的精神。

    “至于规矩我虽不擅丹青也知道落笔前需要有布局谋篇心中要有一个基本结构才不至于信笔由之失了章法。若师弟暂不知该什么法度我这里倒有一些师傅讲过的经验:

    “我玄门道宗最原初、最朴素的法度便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动一静彼此相对相成天底下一切规矩都从其中来再不断变化。我修炼参商剑诀飞翼剑游于外松纹剑守其中参考的便是此法。

    “师弟若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法度规矩不妨也用此法日后便是有所变更也能从中演化不至于妨碍修行……”

    余慈缓步前行将此信从头看到尾又看了第二遍方珍而重之地将此信收起心内感叹:

    “金玉良言!”

    他发现自己现在也和李佑一般对梦微钦佩起来。这位仅用二十八年便修炼到还丹境界的师姐确实是一位天才。他近几日来忽略掉的东西被其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且又提出了极具可行性的办法。

    深深吸了口气余慈觉得心情舒畅。

    在宗门内的感觉太好了有能够传授法门的老师有可以切磋请教的同门相较于前些年辛苦挣扎的模样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咧开嘴笑恰有一阵山风迎面吹来他的笑脸突然僵住。

    风中有一股很熟悉但绝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香气余慈灵敏的嗅觉将其辨识清楚:

    桃花帐?

    香气源头距他有四里路。

    他的心脏“咚”一记响震迈出的腿脚停下。在此瞬间他觉得有一股寒气从山间雪岭中迫来便如一头隐身在密林中的凶兽瞪目呲牙利齿闪动寒光。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