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 感应

小说:问镜 作者:减肥专家
    第113章 感应

    余慈师弟见信如晤:

    城里气氛沉闷为兄实在憋得厉害干脆写几封信发发牢骚。其余信笺并附在后请宝光师弟以传讯飞鹰带回山门若他忘了师弟你提醒一声多谢。

    师弟正修炼贯气法为兄帮不上忙遗憾得很。这种玄玄乎乎的玩意儿练成是了不起练不成也不稀罕倒是解师叔的《玄元根本气法》乃是宗门公认的良法这个机会最好还是把握住。师弟正是在通神初阶和中阶之间由‘分识化念’转向‘洗炼阴神’由后天法转向先天法的关键时期此时把基础打牢日后结丹恐怕要比为兄顺利多了。

    天裂谷动乱已近平息绝壁城这儿多日未见妖魔不过听长辈讲还是有些妖魔精擅潜踪匿迹之术又及时适应了谷上的气候潜入内地。昨日还有强力妖魔伤了净水坛的伊辛和尚前些日子为兄在城中亦有所感但转瞬即逝止心观虽离天裂谷尚远但防御相对薄弱师弟又喜欢出观修行还要小心为上。

    南松子可有消息?照理说他阳神未成又失去肉身阴神最多坚持百日便要消散需防他狗急跳墙。

    不知梦师妹身体状况如何?虽然我也去信询问但梦师妹向来轻描淡写想必不会细讲。若她伤势有反复务必告知。

    ……

    余慈读过信笺不由失笑。这封信怕真是李佑在百无聊赖之际写就的信马由缰想到哪里说哪里流水账一般。不过余慈还是注意到了信中提到伊辛和尚说是为妖魔所伤。

    这是障眼法吧。

    深知其中内情的余慈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不过这和尚若是要以自残的方式来掩人耳目难道是他也觉出风声不对了?那还真是可喜可贺呢。

    余慈还是将此事放在一边暂时插不进手去的东西没必要多想他现在的重心完全放在贯气法的修行上更准确地说是放在符箓“成窍”和“通窍”的关键点上。

    发现符箓的“窍眼”相对对他前面十多年修行来说其重要性绝不亚于成功“分识化念”进入通神境界。要知他前面多年修行根基除了一部寻常的“九宫月明还真妙法”外大部分倒是借助符书上的道理慢慢摸索出来的。他的修行基础早与符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符法修为上的进步便是他整体修为的进步。这进步是由内而外浑不着意自然而然发生的便如同捆在一起的炮仗一个环节点火便噼里啪啦连成一串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段时间余慈已经完全痴迷了进去。左也是符右也是符醒来是“窍”睡去是“窍”完完全全陷在“画符需知窍”的理念里且不断践行验证。

    天色已晚经过一整天的练习他的身体已经很疲累了不过他又一次伸出手静心澄意曲折间画出他现在所知的最复杂的符箓。

    上有飞鸟迂回下有猛虎出山二者统摄一切飞禽走兽生灵之气两侧更有星图分张规划出天地寰宇的结构位置中间以籀文的“鉴”字做结象征明光如镜映彻大千。

    正是五方通灵符。

    余慈一直在刷新着他对符法的认识在“窍眼”的把握上也愈发地深刻:

    “窍眼”很重要可若只抓着窍眼忽略其它也不应该。

    窍窍相通气聚含灵是符箓有灵应的关键可符箓中的窍眼却也不是凭空捣出来的。而是通过“书图象”一节以繁密的笔划牵引罡气疏导回环自然顿挫而成。否则在此基础上的“贯气法”也不必叫“贯气法”直接叫“贯窍法”得了。如此“布精气”、“书图象”两个要素相辅相成才是画符技法的真义所在。

    图象笔划引气成窍使得精气布满;精气流注窍窍相通以致图象通灵。

    此即“成窍”和“通窍”差别和联系。这一点余慈不是悟的而是在成千上万次的刻苦练习中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随着符纹图画益渐丰满余慈愈发地畅快只觉在“成窍”和“通窍”两大原则形成的“河道”之中神意元气便如滔滔江水冲折回环只需要略略着意窍眼便自生其中更有精气穿流其间比原来全神贯注时还要来得精微玄妙。

    王八拳抡出去是一拳沉腰坐马力贯拳锋也是一拳可这两拳威力相去何止霄壤?差别不是别的只是一点窍门罢了!

    不只是灵符通了窍便是余慈自己何尝不是通窍了也!

    转眼符成灼灼灵光呈螺旋状急速扩散满溢小谷更视山崖巨岩如无物穿透进去附近的生灵反应如流水般反馈入心中清晰而深刻。余慈闭上眼睛向后仰直接倒在枯草平铺的土地上。

    疲倦翻涌而上他很想就这么大睡一场不过他还是支撑着维持似醒非醒的状态。

    五方通灵符的效力依然在持续将周边生灵的动态传导入心间。不知不觉余慈的神魂感应开启以他本人为中心一组巨大的“同心圆”铺开中央的微光闪烁驱动外围“圆环”像是雨后湖面向外扩张。

    一向内一内外两边的感觉交叠事情发生了很奇妙的变化。

    五方通灵符所捕捉到的周边生灵信息经过“湖水”的冲刷过滤愈显得层次分明。经由这么一回那些概略的气息源头也就是周边的飞禽走兽倒似在心中活过来一般栩栩如生:跳跃的麻雀、奔跑的野兔、飞翔的雪雕这些形象也许混杂些了想象但却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而“湖水”的范围则在五方通灵符符法效应的牵引下迅速扩张。

    感应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和被动双向进行的过程余慈的神魂感应主动范围有个限度但是他接收的信息却被五方通灵符给放大了这从另一个角度扩张了他的感应极限余慈所能感应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两三倍接收的各类信息则是十倍、几十倍地增长。

    信息越多感应的层次越丰富;层次越丰富理智的判断越精准;判断越精准感应范围内的天地也就越显得清晰明确然后会有更多更细致的信息涌进来重新进入这个流程不断在心中构建完善外部世界的映像形成了一个极度向好的良性循环。

    余慈前几日发现了神魂感应和五方通灵符结合竟然会有如此奇妙的效果所以每次练习结束都会来这么一手感受其中的奥妙。

    在这时候他总是想起照神图。

    二者的感觉其实非常相似只不过照神图的映照范围要宽广太多、清晰明确的程度也远远胜之;然而运用照神图终究是用心念和眼睛去观察也不明白里面的机理总隔了一层。好像是请朋友帮忙做得固然极好却不明白他究竟是怎么做的。这般下来十次百次也不是自己的能耐。

    而神魂感应和五方通灵符结合反馈的信息简洁又直观可以更直接地作出反应且更重要的是这是属于他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外物的帮助。

    要是将两边结合一下……

    正思绪飞扬之时有一个异常的感应反馈到心间。这时就看出神魂感应的敏锐和直接。

    目标高速飞掠发端于五里之外已是他此时神魂感应的极限出现的瞬间便映在他心中等迫近了一里距离其大致形态轮廓就已经成形再靠近一些便连目标时刻变动的周边环境包括山风草石鸟兽等诸般元素都能隐约做出判断。

    此时余慈心中像是铺开了一个范围狭小、映像模糊不清的简易版“照神图”可是这层图像却是完完全全根植在他心中的里面每一个变化都能引起他直接的反应。

    目标越是靠近越是清晰。

    在先前神魂感应范围扩展丰富的过程中余慈对他本人附近的环境已经做出了足够且明确的判断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当目标进入这个明确的范围“色彩”便一下子鲜亮起来。

    “不是善类!”

    余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判断而在判断成为清晰的念头呈现在心中之前他的身体已经动了。

    取剑、发力、移身、飞跃余慈从小谷山壁借力而上像一缕轻烟转眼便跃出谷口又直上十丈高空。雾化……不也许就是那半山蜃楼剑意催动剑气破空发出“嘶”地一声轻啸和他的动作配合得分毫不差他上空十多丈一只飞鸟高速飞行恰从这片区域经过剑气扫过飞鸟一震身子登时下挫一大截虽是再度振翅朝远方飞走但飞不过里许便一头栽下。

    剑气挥出之后那层次丰富、色彩鲜明的神魂感应世界轰然破碎余慈再无法维持那奇妙感应五感六识尽都恢复到正常状态。然后他的肉眼便看到了目标的真实外观。

    一只乌鸦?

    余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作出“不是善类”的判断而且此物和他神魂感应的形象也有一些差别。

    是判断不准?

    余慈身子本就疲惫又一口气冲上谷顶游空发剑力气早已用尽只能看着乌鸦落到山那边去。

    轻巧落地余慈抬头正想着是不是过去看看却见山岭那边一道人影飞出来。见到那人身形他极是讶异:

    “解仙长?”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