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是杀是隐,满朝狐疑

    “陛下,乔师望位列定国公,功高震主。”

    工部尚书屈突通率先爬出案席,扣首弹劾。

    “然其居功自傲之心,尤胜秦昭襄王时期白起;秦王政年代王剪。而且,其比白起c王剪之辈,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陛下,臣恳请陛下罢免乔师望,囚禁于同州,永不录用。”

    “臣复议。”

    “臣也复议”

    一时间,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监,及十二位大将等大小官员,俱都伏首阶前,殚精竭虑,满腹狐疑。

    为何殚精竭虑

    为何满腹狐疑

    只因工部尚书屈突通之言,歧义太大

    秦昭襄王时期的白起,为大开东进中原门户,曾掩杀韩魏二十五万联军。

    后又于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名声大噪。

    至此,白起战功赫赫,威震八方。

    但由于魏冉之故,白起与丞相范睢shui势不两立。

    原来,白起曾是魏冉推荐,又是魏冉心腹,而魏冉又是因与范睢政见不和,而被范睢坑害。

    范睢乃奸佞小人,虽亦有大智,但其气量狭小,史册也可明鉴。

    西汉司马迁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曾这样给予范睢评价: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故此,长平之战后,范睢向秦昭襄王谗言,休战屯兵,以待赵国割地求和,并吊起白起史称秦兵劳,请许韩赵割地求和,且休士卒。这才致使六国有苟延残喘之机。

    而秦昭襄王也因此失去了一统六国的机会。

    之后。

    秦兵于邯郸大败

    而范睢则再次进言秦昭襄王,推脱责任其称白起长平之战后,居功自傲,一来顶撞秦昭襄王,再又称病不起不率三军,致使秦国兵败赵国。

    言罢,秦昭襄王已然大怒,这才将白起逐出咸阳都城,赐白起引剑,并自杀于杜邮之地。

    史记白起传有言:秦昭王五十年,白起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但。

    秦王政时期,王剪可并非是如此结果。

    比之白起,王剪之功亦是功盖春秋。

    更有甚者,后来人将其比之白起,说他们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平分秋色,难分伯仲。

    想想王剪。

    果然如此。

    不仅平定嬴政之弟长安君之乱,更戮杀嫪毐一ai,铲除内忧。

    内忧已除,徒剩外患

    王剪功盖垂成,史记有名。

    如:

    使离间计,孤立李牧,令君臣离心。

    这才攻破赵国都城邯郸。

    其后。

    王剪又:

    扫平魏c赵c韩三晋c大败燕国c消灭楚国,平定六国,南征天门至吴县七八千里,开疆拓土,功标青史。

    可是。

    王剪此人懂得善后。

    智而不傲,勇而不居,激流勇退,倾柯卫足。

    顿时,礼部尚书李道宗愣了。

    好一个屈突通,这不是还将难题,扔给陛下了么。

    究竟是若白起一般,赐死呢还是若王剪一样令其告老还乡。

    一个永不录用,足以说明了屈突通的为官之道。

    妙

    真是妙

    这倒是十分明智的。

    毕竟。

    定国公乔师望不输白起c王剪。

    他们都是同等的功莫大焉。

    这要是弹劾他要是启奏陛下赐乔师望死罪。

    那丈高的史册会怎么记载

    唐高祖李渊过河拆桥还是昏庸无道屈突通见风使舵,谗言高祖,故唐高祖李渊赐死定国公乔师望

    怎么能这么记载呢

    身后的骂名可不是一朝一夕。

    这要是骂得没玩没了,祖坟不得冒白烟啊。

    这等大过,既不能当背锅侠,更不能有损自己在史册当中的清誉啊。

    蓦然

    唐高祖李渊,哑口无言。

    “朕”

    “朕”

    半晌,唐高祖李渊急得犹如尿急压腹,忙起身左右徘徊,嗫嚅砸舌,紧蹙剑眉。

    这个屈突通

    什么玩意。

    你弹劾归弹劾

    说什么典故啊。

    你提白起c王剪干什么

    这不是等于没弹劾么。

    这让朕如何自处。

    你究竟是想帮朕啊,还是想帮乔师望。

    你让朕学秦昭襄王

    赐死乔师望

    他麻的,朕杀一个功高震主的人,你们都还得给朕压这座大山么。

    那是杀啊,还是劝退啊。

    不杀

    乔师望可是喝过了毒酒。

    劝退

    就算乔师望悔过自新。

    这也来不及了呀。

    莫非

    丈高史册真要记载朕是昏聩无能,过河拆桥了么。

    顿时。

    王剪的各种告老还乡之幕,闪现在李渊脑海。

    难不成,投鼠忌器,朕还只能罢免乔师望,不能硬杀

    “史官”

    “史官”

    不多时,史官魏祁山由宴案之末,仓皇爬出。

    几个意思

    这个雷砸得不巧

    我一个史官难道都未能幸免

    陛下叫我干什么

    难道是赐死乔师望后,让我篡改历史

    这也不成啊。

    真史就算篡改

    那不还有民史c野史么。

    乔师望,你个大给给

    敢情

    这满朝文武的命都得围着你转啊。

    “陛下”

    及至麟德殿殿前,魏祁山已经汗不敢出。

    “祁山啊”

    唐高祖李渊屏息宁气,佯装出一副若无其事之状。

    “你是北齐名臣魏收之孙,你有什么高见啊。”

    “朕是杀乔师望,还是留他一条狗命。”

    说着,唐高祖李渊暗中瞟了一眼,乔师望。

    见他现在居然还能在宴席中,独自喝酒,满不在乎,遂陡起咬牙切齿之感,郁闷不已。

    咋地

    这满朝文武中,就你最牙了

    你听屈突通之话,难道就翘起尾巴了

    你以为朕杀了你,朕就成昏君了。

    所以你才有恃无恐

    他麻的

    朕还能叫史官胡写一通呢。

    “陛陛下”

    史官魏祁山的一声颤音,将唐高祖李渊的眼神,扳了过来。

    “臣下不敢妄言。”

    “不过”

    “臣下认为,礼部尚书李道宗和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最有发言权”

    “倘若陛下能听从他们的意见,或许史册上的记载才更为贴切。”

    一听。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

    礼部尚书李道宗:“”

    这他麻的什么话。

    你这不是将火苗引到我们这里了

    什么叫我们最有发言权

    现在还能保乔师望

    刚才。

    陛下不是明说了么,今天谁敢谏言保他乔师望。

    如同谋逆大罪

    这这我等哪能吃的起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