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抽到胎息功

小说:港综里修道士 作者:残楼梦书
    道门深远,传承不易。不同于其他的宗教。道教对收徒传承之事特别的谨慎,也特别的严格。有着“黄金万两不卖道,十字街头送至人”的说法。

    “黄金万两不卖道”是说,不管你多有钱有势,如果你不是载道之人,品性不符合要求,那不好意思,我不收你为徒,也不教你道法。

    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有慕道之心,但是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在门外面苦苦徘徊,有的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不是觉得自己资质不行不适合修道,就是觉得修道是骗人的。

    道教很保守,很多知识以及功法都是口传心授的,因此,还没有拜师得到传承的普罗大众是不是就不能修道了呢?答案肯定不是的。

    想要修道的目的,是为了长生成仙,还是为了弘扬大道,或者是为了了解道教的传统文化知识,不管是什么,都得先树立这样的目标。

    道教分为两大派,一个是全真,以出家修炼丹道为主,另一个是正一,以符箓为主。《钟吕传道集》中说“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意思是说,人啊,一定要立志修炼成仙,而且还是要五仙中的天仙,一定要有这样的志向才行。

    道教修行其实是很平常的,并不是故弄玄虚。《易经》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只有多读经典,才能明理,才能对道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才能树立正确的修行观念,也就降低了被邪师欺骗的概率。

    《道德经》和《庄子》是道教的总纲,主要阐述的是大道之理。要知道,道家和道教都是大道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其实质都是一样的。紫阳真人在《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愈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古今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佛教有诵持佛号的方便法门,道教自然也是有的。比较有名的比如十字天经“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圣号,还有太乙法门“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圣号等等。

    修道要明白‘德、威、忍、恕’四字摆平,不可偏差,做人做事用德待人,威是尊严,用威服人,能忍则气和,能宽恕则心平,不可小不忍则乱大谋。做人更要明白仁义伦理道德,上天方能怜悯。修道先修身,修者修持静坐积功养德,养者养神,养气、养性。

    智行悠悠地又过了一个月的自由奔放的日子,这次抽到修真百科,一本书本一拍就钻进脑子里,来得快去得快,突然知道了很多东西。

    原来现实里古代修长生也不全是假的。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面,道教所强调的是自身的和谐,追求的则是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再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正是道教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

    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

    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智行这次抽奖的修真百科,还附带一篇《胎息法》内炼内息。以前只有道观传的养生拳法,原身从小练起十多年,两百斤东西随便都能抱起,可想这养生拳法挺高级的。

    《胎息法》更好,直接练气,分七层。和网络小说上的修真功法都差不多。到了七层直接筑基完成。

    人身体内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日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主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

    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