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着大殿之中宁谧而充满着肃杀的氛围,魏征深深地吞咽了一口唾沫,瞳孔瞪得浑圆,甚至上面遍布了诸多的血丝。</p>
朝堂之上,公然杀人,而且杀的人还是兵临城下的突厥来使,这所触犯的已经不仅仅是大唐律法了,而是已然僭越皇权,甚至是不将皇权放在眼里的体现。</p>
这种举动足以影响大唐朝纲,抑或是仅仅因为他这个人的举动,便就会为大唐带来更加无与伦比的灾难。</p>
倘若仍要求和,那么当堂击杀突厥使者,就会成为颉利可汗二人要挟索赔的砝码。</p>
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会在乎这个使者的死活吗,或许是会的,但绝对在这个使者到来之前,他们早已就想好了这个打算。</p>
使者飞扬跋扈,大唐皇帝龙威触怒,一怒之下斩杀突厥使者,由此,他们突厥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兵理由。</p>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不是你们大唐的礼仪之邦的制度吗。</p>
你们斩了我们的使者,我突厥多要一些赔偿,这应该不过分吧?</p>
不赔偿要交战的话,也会让颉利可汗更加的师出有名了!</p>
如此两得,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二人,也许会希望他们的使者死在大明宫中。</p>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原来的大唐或许真的会无能以对这般浩劫,但如今的大唐国内,却是来了一位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便是他们倾举国之力,也绝对在难以撼动大唐分毫!</p>
法海杀了那个突厥使臣之后便没再言语,腰刀之上的森然血迹尚未流干,法海的内心却是越发的平静下来。</p>
此时的他也没有相当自己居然会参与到这种史上有名的迷局之中,虽然知道结果,但渭水之盟究竟是如何签订的,过程又是怎样,他却是一无所知。</p>
但看此形势,只怕是绝对不会像史书上面写的那般冠冕堂皇,惶惶大朝、千古一帝,不知道蒙受了怎样的屈辱才换回了那一时的和平。</p>
也许后来的李世民隐忍多年,举兵痛打突厥报此奇耻大辱,却也无法雪恨。</p>
李世民注视大殿良久,此时的他心中沉静如水,事已至此,他决计不会再去处置法海云云,他的大脑飞速旋转,作为诗书传唱的千古一帝,后世明君的榜样,唐太宗也绝非是一个不堪之君。</p>
虽说四海升平多年,曾经浴血沙场的秦王已经变成了雍容华贵的唐太宗,但他心中热血未变,苟延残喘的事情,他终究是不愿意去做。</p>
李世民看着法海,看着那个神色平静,气定心闲的法海,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血气方刚,意气风发!</p>
李世民款款顿首,身形猛然站起,龙袍猎猎作响,沉声道:“好,好,好!</p>
好一个 绝不和亲,绝不纳贡!突厥胆敢犯我长安,我身为大唐天子,就该镇守国门!扬我大唐雄风,振我国之脊梁!</p>
众位爱卿,谁愿随朕出征!”</p>
李世民身躯伟岸,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不愧是文治武功的帝王,关键时刻挺得起自己的脊梁。</p>
法海双眼微眯,在李世民的身后看到了一头翻腾的紫色巨龙,这是天子之气席卷翻腾的体现。</p>
李世民说罢,文臣武将这才犹如炸了锅一般的叫嚷了起来。</p>
“陛下,末将秦琼愿往!”</p>
“陛下,末将程咬金愿往!”</p>
……</p>
武将纷纷请命,这群硬汉宁肯战死疆场,宁肯抛头颅洒热血却也不肯奴颜婢膝,苟延残喘的活着。</p>
然而,那一群文官亦是跪倒一片,哭天抢地的哀嚎声四起,然而在他们的口中呼号的却是。</p>
“陛下,万万不可啊!”</p>
“陛下此举,可是陷我大唐与死地啊!”</p>
“陛下,切不可听此妖僧胡言乱语,此人必是要害我大唐!”</p>
……</p>
法海心中冷笑连连,此时距离日落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他打算继续看着这场闹剧。</p>
倘若突厥真的大肆进攻长安,他便打算直接出手,直接帮助大唐度过这一场生死危机。</p>
李世民亦是冷冷一笑,看着那跪倒一片的文臣武将,目光在这两帮人身上不断地流转。</p>
所谓,武将不惜死,文臣不爱财,如此天下可安。</p>
然而武将不惜死容易,文臣不爱财却是难上有难。</p>
李世民心中暗暗盘算了一番,这些个文臣为何主张投降,为何主张割地赔款。</p>
呵呵,反正割地是在割大唐国土,少不了他们的千亩良田,赔款也是赔的大唐国库,也短不了他们的万贯家产。</p>
和亲就更不必说了,也只是派去皇室子女而已。</p>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个文官集团,只要活着就好,只要活着就有俸禄可拿,至于拿谁的俸禄有那么重要吗?</p>
李世民摇了摇头,这些个文官之中不会心存这般想法,但心存这般想法的绝对是占了多半之数!</p>
李世民再度冷笑了一声,他们是指望不上了!</p>
“好,既然诸位爱卿有决死之心,朕便御驾亲征!灭了那狗屁的颉利可汗!”</p>
“陛下!您是一代明君,怎可出此粗言鄙语!还请陛下收回那粗俗之语!”</p>
李世民冰冷的看着那个文官,眯了眯眼,没有说话,却是默默记下了这个人的面庞。</p>
大敌当前,还在纠结于如何措辞,这便是朕用你们这些谏官的意义吗?</p>
平时说说也就罢了,这种时候出来刷什么存在感?</p>
见李世民不说话,那名谏臣以为李世民是在反思,自己青史留名的机会来了,表面上大义凛然心中却是泛起了几分得意。</p>
“陛下,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陛下贵为人君若是不能以礼乐治国,只怕会为国家带来危难,治国者当自上而下……”</p>
“自你老母!”</p>
李世民终于憋不住了,手指哆嗦的指着那名谏臣,怒骂出声。</p>
法海闻言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原来古人怒急之下也会骂娘……</p>
看着满脸憋得通红的李世民,法海知道这个谏臣要惨了,其实法海心里清楚,这帮谏臣没什么真本事,说白的放在现在就是一些喷子而已,若是混的名望大了,就是某博的一些公知,粉丝再多,言论却未必都是正确的。</p>
常年以进谏闻名的魏征看着李世民的表情,心下不由得先是一个哆嗦,他自然知道李世民是真的动怒了,连忙跪下,诚惶诚恐的叫了一声陛下。</p>
那谏臣看到魏征下跪,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要来抢夺功名,谏臣连忙以头抢地,甚至额头都磕出了淡淡血迹,哭诉道。</p>
“陛下,千秋礼乐不可崩坏啊,陛下贵为天子,居然在朝堂之上口出污言秽语,还要辱没臣之先妣,如此毁坏纲常之言论,微臣不服啊!</p>
陛下如此辱没先妣,让臣到了九泉之下以何面目去见她老人家啊!”</p>
谏臣在求名,他此时心想自己站在了“礼”“孝”两个字上面,就是皇帝又能怎么样,他也得给自己面子!</p>
魏征沉沉的吐了一口气,这心道这位年轻的谏臣还是太年轻啊!</p>
……</p>
</p>
</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