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技术人口交易规模扩大,限制刘大队长发展的人才缺口终于得到解决

    “咱们在每个人身上抽佣一年,再加上运作经费,每个人为我们创造超过800美元的利润。如果能从国内招聘超过10000名技术人员过来呢?”    卡里克夫斯基问季米洛夫。    季米洛夫也瞪大了眼睛。    张大的嘴,能塞下一个拳头。    10000名技术人员!    尤其布里维奇。    更是目瞪口呆。    这想法,太疯狂了。    “不可能!他们根本用不上这么多技术人员跟技术工人。”    季米诺夫不相信地摇头。    开玩笑呢。    刘春来现在的产业虽然大,可技术岗位有多少?    “不,他们涉及的产业很多。即使刘春来用不上,他们县里其他的单位难道用不上?咱们前几天参观蓬县各种产业,工业基础太薄弱,技术力量太差……如果有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技术发展中……”    卡列科夫斯基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的意思,两人都明白了。    刘春来不一定能用到上万名技术工人。    整个蓬县呢?    甚至,果城市甚至山城。    这市场太庞大了。    这么庞大的市场,贩卖十万技术工人过来……    “所以咱们这边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待遇。那么,谁还愿意到这边来帮我们赚钱?”    10000人。    那可是600万美元!    这比任何业务都更挣钱。    布里维奇觉得不可思议。    他有些反应不过来。    苏联国内有多少技术人员?    几千万!    要是……    他不敢想下去了。    “那这……”    布里维奇呼吸有些急促。    “以后对他们好点,改变你对他们的态度。在这边,只要不影响刘春来太大利益,尽量帮我们的人争取利益……他们不仅是给我们赚钱的同志,更是我们的同胞。”    卡里克夫斯基再次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国内经济情况恶化,很多工厂停工。    技术人员们连饭都吃不起。    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到上万公里外的中国来工作?    “你去跟几名负责人沟通一下,调整策略,合同这块,重新做,告诉他们……”    季米洛夫对着布里维奇吩咐。    布里维奇丝毫都不拒绝。    之前对技术人员们态度确实不好,可他也没有特别过分。    这还没开始呢。    第一批过来的人员不算多。    及时作出调整。    这些人是给他们挣钱的。    管理团队,有20%的佣金分成。    对于布里维奇跟其他管理人员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    为了避免在工作中,让刘春来等人指出毛病,所以他们才采取这样的态度。    布里维奇走了。    去找其他管理人员,跟他们商量如何调整态度。    季米洛夫等他走了,才问卡里克夫斯基:“关于飞机的价格,你怎么看?”    “之前商量的价格不行,刘春来很抵触……”    卡列科夫斯基摇头。    刘春来实在是太精明了。    “他们找到了买家,要不咱们直接跟那边谈?”    季米洛夫舔了舔嘴唇。    川航的人,他们已经接触过。    虽然不深入。    完全可以就此展开谈判。    如果跟对方搭上线,直接把刘春来这个中间商抛开。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川航少支付一些。    他们得到更多利润。    卡列科夫斯基看着季米洛夫,脸上浮现玩味的笑容,却什么话都没说。    “怎么?难道有问题?这样对我们跟买家都是好事。”    季米诺夫说道。    在他看来,刘春来这个中间商太狠了。    “问题很大!刘春来明知咱们可能会抛开他跟买家接触,依然还让咱们直接接触买家,你觉得,以他的精明,会没有任何后手?”    卡列科夫斯基的话,让季米洛夫愣了。    想到严重的后果,额头上冷汗瞬间冒了出来。    他们能跟刘春来达成协议,是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    中苏两国政府都缺乏外汇。    要不然,川航可以直接用外汇到苏联购买飞机。    更没他们什么事情。    他们一旦干了这事,跟刘春来达成的贸易协议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刘春来的货,都是苏联国内极度缺乏的。    他们能搞到飞机,其他人在苏联国内只要有人脉关系,也能搞到。    “如果真那样干,咱们失去的可不仅是跟刘春来的合作。未来庞大的收益,还有咱们跟国内那些官员间的关系,都会失去……”    卡列科夫斯基严肃地说道。    后果太严重。    他们根本就承受不起。    “可他把价格压得太狠,咱们根本就没有多少利润。”    回去不好交代啊。    哪怕货物运回去有很高的利润。    飞机价格太低,确实不太好交代。    “之前合作,他同样在压低价格,不管是咱们,还是公司,吃亏了吗?”    卡列科夫斯基问季米洛夫。    季米洛夫摇头。    猛然想起,当初刘春来说,在公开合作中,他们谈的在都属于国家的。    只有个人得到的,那才是实在的。    何国华等人没有在葫芦村留着。    这几天一直住在蓬县,商讨后续的发展。    山城轻工局跟其他几个县已经达成了协议,瓜分了刘春来的配套厂。    对双方来说,皆大欢喜。    甚至,山城轻工局拿到核心厂后,还大方地拿出一些效益不是很好,技术不是很先进的厂,给几个县来充实技术基础。    “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咱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技术人员,随着后续的发展,技术人员缺口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听完几人的汇报,何国华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刘春来跟蓬县的发展,紧密联系着。    一直以来,都因为技术人员培训跟不上发展需求,严重影响了所有产业的发展。    其他三个县,将会增加不少工业产业。    技术工人这块,山城自己都不够。    面临的缺口更大。    不解决,后续会出现很大麻烦的。    “刘春来引进的芯片厂及正在筹建的VCD厂,都是新建,技术人员在整个市里,都找不到几个。山城能提供的也有限……”    许志强点头。    赞成何国华的看法。    随后提议:“何市长,咱们可以向刘春来学习,跟苏联人交易,让他们提供技术人员。”    刘春来缺人,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    无奈下,开始从苏联买技术人员。    “对!苏联的技术人员成本要高些,不过他们在苏联国内温饱都成问题,到咱们这边上班应该没问题,温饱解决了,钱还不少挣。前期由他们支撑,让他们帮着培训技术工人……”    吕洪涛也是这样的想法。    即使把全市所有出去的人招回来。    也没多少。    要专业对口,就更难了。    明年果城大学才会进行第一届招生。    县里的中专扩招,也得等到明年。    以大学跟中专的人才培养周期,根本就来不及。    总不能等三四年吧。    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这样能行吗?”    何国华有些忐忑。    国内人才缺口太严重了。    前几年如果解决了缺口问题,果城市都不知道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有什么不行的?”许志强可不管眼前是上级领导,“刘春来从苏联运搞回来的技术人员,已经投入到生产岗位。而唯独麻烦的,就是对翻译要求比较高……不过嘛,技术人员,大体上能通过图纸进行交流……”    这两天,他一直在观察。    刘春来第一批引进的技术人员,只过来了100多名。    有部分属于专家级别的。    直接投入到了天府机械厂的汽车设计研发团队中。    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解决人才缺口的门。    在国内,什么地方都搞不到这么多技术人员。    国内不行,国外可以啊。    相比香江招聘的人员,苏联技术人员价格更低。    “刘春来弄的那些人,都向达科集团支付了一笔佣金的……”    何国华很清楚这些技术人员的来历。    之前还笑话刘春来,搞人口贩卖。    哪里想过,有朝一日,他们也会学刘春来。    走这条路子?    “这样能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难题,为什么不能用?人才,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刘春来面对一帮领导的询问。    很难理解他们在想什么。    国内搞不到人。    国外能搞到。    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难道你们担心泄露机密?”    刘春来见几人不吭声,问道。    他都感觉这事情好笑。    整个果城市,有什么军事机密泄露的?    从苏联过来的人员,即使用工单位不干涉。    苏联过来的管理人员,也会干涉的。    他们安排的人员如果不努力工作,没法创造价值,会影响到后续的人才交易合作。    至于机密?    果城市一个农业市。    机械加工厂都没有几个。    没有军工厂,也没有军工科研单位。    不存在泄密的。    至于经济状况啥的,更是不用担心。    地处西南腹地。    本来就是贫困地带。    “这么说来,这是目前我们解决人才缺口最好的办法?”    何国华问刘春来。    “你之前早就在打这个算盘了吧?要不然也不会现在这样突然加快发展速度。”    吕红涛倒是考虑得多一些。    缺人。    不只是他们缺。    全国都缺。    恢复高考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即使每年都在扩招。    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不上发展需求的。    “倒不是早在打这主意。那时候都不知道具体情况呢。”    刘春来竭力否认。    “苏联的技术人员,最顶级的或是设计到军工系统的,咱们别指望。普通技术人员跟研究员,问题不大。他们也得吃饭……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    “这个好办,先找一批学外语的。明年果城大学,招聘一批俄语专业。”    何国华说道。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一开始规模肯定不会太大的。    “扩大技术人员交易规模?”    季米诺夫听完刘春来的新交易,诧异地看着卡列科夫斯基。    这家伙难道有未卜先知能力?    以前的卡列科夫斯基可没有这样敏锐的洞察力。    “这不叫交易。他们需要工作养家糊口,给你们国家赚外汇,而我们恰好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刘春来可不会承认这是生意。    “费用呢?”    季米诺夫问道。    这可是大生意啊。    果城市这么多工厂,搞几万人,都没问题。    每个人八百美元。    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老规矩,你们抽成,只能抽一年!”    刘春来说道。    两人顿时大喜。    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意。    组建一个劳务公司,每年往这边输送人员。    那是多么庞大的收益。    “春来同志,这一年可是六百美元,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占他们收入的三分之一。”    何国华有些担忧。    “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外汇。”    果城市除了刘春来这边,只有丝绸等产品出口。    外汇额度不多。    “用产品支付就可以。这个可以后面谈。要是把价格压得太低,季米诺夫他们也不会有太高的积极性的。另外,我们需要考虑把这些技术人员长期留下来,没有对比,他们怎么知道谁更好?”    刘春来说道。    技术人员,那可是财富。    看起来,他们需要支付不小的代价。    这些技术人员未来能创造的价值,远超过这个数。    “那么,一年内,数量多少?我们可以把抽佣降低到八个月。”    商量后,季米诺夫等人跟刘春来重新坐在了一起。    双方需要签订合同。    “还有就是支付的问题。”    卡列科夫斯基说道。    他们已经表达了足够的诚意。    “支付,两种方案,我们可以用产品来支付他们的工资,也可以直接支付外汇……”    “我们需要产品。”    季米诺夫毫不犹豫地说道。    什么外汇不外汇的。    庞大的苏联,不缺这么每年几百万美元的外汇。    他们捏着太多外汇,也没有多少作用。    产品支付,能得到的利润更高。    “先期提供两千人,能进行简单中文交流最好;半年时间内到位;至于后期,我们会根据自身的发展以及他们的工作成果来考虑新的数量……”    何国华说道。    这是市里的决定。    介绍费这块,这些人员,将会由市里负担。    而人才的分配,则是优先刘春来这些产业。    钱不多。    市里为了表示支持,在没钱的情况下,依然愿意承担这部分费用。    发展起来,创造的税收,都远不止这点。    “没问题!”    季米诺夫欣喜地点头。    “我们将会在这边成立一个办事处,主要用于管理这些人员……”    卡列科夫斯基也表示,要加大合作力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