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每年百万台的生产规模,你觉得我在意?

    “原本的价格,就有些低了。考虑到我们双方合作了多年,所以才决定继续按照原本价格合作。”    郑秋生也开口说道。    仿佛,这价格,是给了很大的面子。    刘春来在一边,听着也不吭声。    只是看着李弼几人。    看他们怎么回答。    授权给了他处理这事情呢。    自己还保留着一票否决权。    要是没法让自己这边成本降低,利润更高,合作还有什么延续的必要?    康力现在是没了乐视的订单,就生存不下去。    自己手里掌握着主动权。    李弼几人也不回答。    “李生,你们要求降价一半,这个是没有可能的。我们没有可能接受一个会导致严重亏损的业务。”    俞建邦严肃地说道。    说完,见几人没有反应,又补充了一句。    “即使谈判,先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也不是这种的。”    黑!    真特么的黑。    刘春来在一边,都听得有些咋舌。    居然让对方降价一半。    “俞总,生产这块,你应该也清楚,康力很多成本是可以压缩的。之前我们在管理康力生产的时候,康力的生产成本,仅仅只有一半左右,运输费用等,都是由乐视自己承担。”    赵志雄一脸玩味地看着俞建邦跟郑秋生。    郑秋生的脸色,阴沉得能挤出水来。    赵志雄负责的生产,知道他们生产成本。    万万没想到,赵志雄这混蛋,居然会当着他老板的面,把生产成本的问题提出来。    “是么?赵志雄,请问之前我们引进技术、购买生产线等的成本怎么算?厂房建设等的成本又怎么算?甚至连发展时候的贷款利息等不需要成本吗?”    郑秋生的生意,几乎是从牙齿缝隙里挤出来的。    生产成本,可不只有原材料等成本。    “郑董事长,每年股东分红,可是按照利润分的……”    何耀祖提醒对方。    他们都是康力的高层。    熟悉各种情况。    “你们太过分了!”    廖珍气得直哆嗦。    俞建邦反而无话可说。    之前李弼就提醒他,他不熟悉情况。    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康力的具体生产成本,他当了一个多月的总经理,都没掌握。    这也很无奈。    之前的生产成本,董事长不告诉自己。    而康力厂的生产线大部分停产,开工率都很低。    每个月三四千台的彩电生产量,没有了供应乐视的零部件生产,各种成本就会不断上升。    厂房、人工、水电等,都得纳入成本之中。    哪怕他们能销售五千台彩电每月,康力也处于严重亏损之中。    “过分?廖秘书,我们哪里过分了?商业谈判,不就是这样?”    李弼问道。    当初这女人,是什么态度?    康力董事会做出那样的脑残决定,自己主动去找董事长郑秋生。    结果,郑秋生连见都不见自己。    就是这女人转达了他们的决定。    还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李弼,你原来可是康力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么多年,康力对你也不差!每年分红都不少……”    廖珍咬牙说道。    再她看来,不管如何,李弼都应该考虑以前的情分的。    “呵呵,廖秘书,康力对我不差?”    李弼直接就笑了。    “既然对我不差,我怎么成了乐视的员工?廖秘书,当初是你让我去找人事部门办理辞职的,不会这么快就忘记了吧?”    “我……”    廖珍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回答。    她记得呢。    “还有赵总他们,作为高层管理人员,辞职的时候,公司有挽留么?甚至是逼着他们辞职!”    “李弼,你觉得公司对你不公平,有情绪,可以表达出来。希望你不要挑拨我们跟其他人的关系。”    郑秋生脸色更阴沉了。    尤其是看着刘春来只是一脸玩味地看戏。    “郑董事长,他并没有挑拨咱们关系。之前我们的协议是如何的?即使期权分红,我们拿到了多少?虽然我们都不管财务,可您这分红,都是自己说一个数,我们不知道成本吗?”    赵志雄的话,如同反手一巴掌。    打得郑秋生满脸通红。    没法反驳。    刘春来在一边听得震惊。    有这样不要脸的人?    换成自己,也是做不出来的。    好歹也算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公司。    “股东们投资,当初签了协议,必须在五年内保证投资全部收回的。”    廖珍急忙辩解。    这让刘春来更是诧异。    这样的投资,不错啊。    自己也想投资。    五年内全部收回,手里还握着股权。    这就意味着五年时间内价值能翻好几倍。    郑秋生是哪里来的自信?    “这跟我们有关系?说好的股权呢?要不是股权,你们会逼着我们离职?”    何耀祖问道。    俞建邦听到这些,更是觉得这事情好像跟自己就没有什么关系。    康力核心团队离职,还有这样的关系?    “我来是谈生意的,不是跟你们争论这些的,事情都已成定局,现在说这些,有意义?”    郑秋生黑着脸对李弼等人说道。    转而满脸堆笑,对刘春来问道:“刘老板,咱们能单独聊聊吗?”    刘春来摇头。    “跟配套厂的联系,我已全权授权李弼几人,所有这方面的事情都由他们决定,做主,我不干涉。”    “什么?我们是你们的配套厂!”    廖珍顿时跳起来。    她无法接受。    康力提供技术,提供生产设备。    结果,他们成了配套厂。    谁听着乐意?    “要不是我们,你们连彩电怎么生产都不知道,现在居然让我们当配套厂!”    廖珍的话,也是郑秋生跟俞建邦的想法。    “不当配套厂,那就不合作呗。选择是双向的,主动权在你们手里。”    刘春来一脸平静地说道。    对他来说,跟康力合不合作都不重要。    自己能生产,最多也就是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廖秘书,乐视订单虽然很多,生产压力很大,对你们每年五十万台彩电零部件的供应,并不是不可或缺。”    李弼听了刘春来的话,更是放心。    一脸平静地对廖珍说道。    这话,实际上是说给郑秋生听的。    康力在这事情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主动权的。    “所以,你这样压价?”    郑秋生咬牙切齿地看着李弼。    “郑董事长,要合作,康力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李弼提醒对方。    “我们可以适当降低价格,你们给的价格太低了,50%没有可能。任何一家生产型企业都不可能亏损着生产。”    “50%不行,四成五也行。”    李弼依然是一脸平静。    “四成五?我宁可公司破产,也不供应你们!”    郑秋生冷笑着开口。    “乐视有很多订单,不可否认。现在也能完全自主生产,康力不供应零部件,少了每年五十万台的产量,市场规模也会缺失这部分……一旦其它彩电生产线建成投产,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乐视将会失去先机……”    郑秋生气愤不已。    在他看来,乐视同样损失不起。    每年五十万台的产量,对于任何彩电生产厂来说,都是弥足轻重的。    有了这些产量,能占领更大市场。    竞争对手就少了这些市场带来的利润。    那可是以亿计数的。    “无所谓,乐视并不在意国内市场,何况,乐视跟长虹有战略合作协议。”    赵志雄也开口了。    现在直接就把自己当乐视的人了。    康力,只是对手。    “长虹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会提供给你们零配件?他们自己不要这些利润,分给你们?”    俞建邦也开口了。    好歹,他是康力的总经理。    这种时候,再不说话,就显得他这个总经理失职。    一个有着自己品牌,并且市场行情很好的生产单位,怎么可能会把核心零部件提供给竞争对手?    “是不是这样,你们可以去了解情况再来跟我们谈。长虹是国营单位。”    李弼一脸无所谓。    “不降低价格,我们的合作是无法达成的。”    当着刘春来这个老板的面,他更是放心。    能谈成,更能展示他们的能力。    受到重用。    还能报仇。    何乐而不为?    “我们可以把价格降低一成五。”    这已经是郑秋生觉得,自己能接受的底线。    心在滴血。    这意味着,一年上亿港币的利润离他而去。    回去很难向其它股东交代。    他也清楚,要是不接受降价,只能继续亏损直至破产。    没生产订单,也不可能一直养着生产工人。    工人一旦流失,要想再找回来,又得花很高的成本。    康力承受不足这样的损失。    现在,他已经低头了。    “郑总,康力是我们老东家,我们也不希望看着它破产,价格降低三成,合作协议就算达成。另外我们再增加一些订单,将规模扩大到每年100万台,这样也能保证康力每年的利润不会降低……”    李弼不时看看刘春来的反应。    刘春来脸上表情没任何变化,也不干涉他们的谈判。    如同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    在听李弼说每年上百万台的订单,心中也是有些吃惊。    李弼这人的市场洞察力很敏锐啊。    表面上不动声色,刘春来并没说什么。    就目前国内市场行情,未来几年,别说增加百万台,哪怕增加千万台也能销售出去。    还仅仅只是国内市场,不包括国外市场。    中国彩电,很快就会走出去的。    未来,世界上大部分彩电生产都源于中国。    刘春来是知道的。    不管长虹怎么打价格战,他都不担心。    掌握着发展方向。    长虹未来的科技树是会点偏的。    何况,自己将来发展的是智能电视。    不能只用了乐视的名字,而不走乐视的路子。    只要不像乐视那样不顾后果疯狂扩张,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郑秋生同样在衡量。    降价三成。    利润会降低大部分。    可同样有着利润。    李弼等人知道确切的成本,在谈判上,他占不了什么便宜。    廖珍却在董事长跟总经理都没有开口的情况下,满脸寒霜。    “怎么可能!这么低的价格,即使生产出来,也没多少利润。我们还不如破产!”    作为董事长秘书。    虽说更多是靠晚上工作来获取董事长信任。    廖珍还是了解公司的情况。    尤其是成本等。    但是她口中的还不如破产,却让郑秋生的脸色更难看。    “廖秘书,闭嘴!这里没有你的事!”    俞建邦冷冷地呵斥廖珍。    这事不是发脾气就能解决的。    廖珍这女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没看着连董事长都在衡量利弊?    作为一个董事长秘书,在核心团队离开的时候没有帮着劝说老板,反而加了一把火……    俞建邦同样也了解厂里的生产成本。    百万台产量,虽说要增加投资,利润能跟之前持平。    只不过单台彩电零部件的利润会低很多。    却能保证康力的生产。    不至于真的破产。    “这事,我无法答应。”    郑秋生摇头。    “那就没得谈了。”    李弼再次看了一眼刘春来。    “刘老板,你是真想放弃这样占领更多市场的机会?”    郑秋生问刘春来。    刘春来一脸笑容地耸耸肩,摊开双手。    “郑董事长,我无所谓。彩电本就不是我的主打产品,你应该清楚,我的主要业务是服装跟卫生巾……我喜欢赚女人的钱……”    刘春来的态度很明显。    他不在意这次合作。    “可你们对彩电技术的研发投入不小!”    郑秋生不死心。    这事情他干得不地道,但是现在却如同救命稻草。    “我们投资技术,没毛病。”刘春来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国引进很多彩电生产线,总有一些厂想升级生产技术,可他们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或是技术能力解决问题……”    事实就是如此。    彩电行业因为国家扶持,市场行情很好,大量生产线引入,而导致整个行业非常混乱。    长虹的价格战,就会重新洗牌。    即使在价格战打击下,最终还是有好几个品牌生存了下来。    国内市场,最终就会在这几个品牌的竞争下快速发展。    技术,才是发展的关键。    而不是生产规模。    代工厂,多的是。    对方显然是不知道这点的。    “另外,引进国外生产技术,需要外汇。如果我们提供技术,不仅不需要外汇,价格也会比国外更便宜。请问,我还会在意生产规模多大么?”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