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汽修厂挖人

    一千家商户,以每家三人经营,至少将有三千人入驻。

    如果有人把家属带来,人口会更多。

    随着交易市场的开张,外地前来推销产品、采购产品的人也会大量增加。必将带来人流、物流的增加。客运、货运行业,也会带来爆发式的增长。

    伴随着市场,饮食、住宿等服务业,也将随之增长,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不仅增加本地人就业和收入,还将给本地带来大量的税收。

    人流多了,关山的房价也可能随之上涨。

    如果商户们把子女带来,关山学校的学生数量增加,教师也需要增加。校舍也需要扩大。

    城市的最初起源,不外乎两种形式。

    一是先有城,城里人口多了,需要交易,就有了市场,于是形成城市。

    二是先有市场,人多了,钱多了,货物多了,需要安全防御,于是就有了城,最后形成城市。

    李虎城采取的策略,就是建立市场,引来人口、货物、信息,建立人流、物流、信息流,这就是城市的雏形。

    当然,一个城市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

    不过这点他并不担心。

    交通上,货物多了,自然会有人买车搞运输。人多了,自然会有人搞客运。

    铁路上,会增加运力。原来快车在关山站不停,今后就可能在这里停靠。

    人们要吃饭,自然有人开饭店。人们要娱乐,自然就有人开歌舞厅。

    不仅本地的人会干,古城人,绿江人也会到这里寻求商机。

    甚至小姐们,都会向这里聚集。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到时候人们会用脚投票。

    至于用地之类的,不用李虎城找他们,乡里会主动上门儿,为他服务。

    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不仅政府的税收增加。原来一直老大难的收取乡统筹、村提留、农业税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干部们能及时开工资,甚至能得到奖金,办公条件能得到改善。既有政绩,又有个人实惠。到县里开会能挺直腰板儿,在别的乡镇面前横着走。

    能为父老乡亲造福,让家乡脱离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成繁华的城市,他们也有成就感。

    人嘛,都是既要里子又要面子的。有李虎城这样的财神爷,还不得高高兴兴地哄着供着

    当然,这只是好的一面。

    坏的一面,就是李虎城成功了,就可能有人眼红,引来一波利益的争夺。

    首先,就是公司内部人和本地人的问题。

    苗圃是总公司的,有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你给了外地人,为什么不给公司内部人啊

    苗圃虽然是国营的,但毕竟在关山地面上,有了这样的好事儿,你不想着乡亲们,反倒给了外地人,你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重生的老鸟,李虎城不惮于以最坏的恶意猜度人。

    大伙儿都没钱的时候,可以一团和气。

    但是面对巨大的利益,有人就可能不顾及同仁之情,乡亲之情。

    为了钱,夫妻能反目,兄弟能阋墙,何况一般人呢。

    这样的事儿,李虎城见得多了。

    李虎城叫总公司征求意见,承包苗圃的房屋和土地,并且强调书面答复。

    给苗圃的职工开会,让他们优先承包,在会议记录上签字。

    在关山街道上贴广告,让本地人优先承包房屋和土地。

    这几个举动,表面上看似荒唐,其实意义深远。

    目的就是要堵住他们的嘴。

    我已经给了你们优先机会,但是你们不干,这能怪谁

    你们还有什么不服的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李虎城在现场呆了一会儿,就回到宾馆,开始做关于特产城的招商计划。

    第二天,实验林场的左场长把树苗送来。

    又过了两天,四十年庆典的主要景观台架架设完成,左场长把花卉和剩余的景观树送来。

    至此,李虎城跟汽修厂的合同已经履行完成。

    剩下的就是10月25号的庆典活动。

    至于租用左场长的那一百盆杜鹃花的事情,属于李虎城格外赠送的项目。

    目前他还没跟汽修厂透露,他打算在十一国庆节前一天,给汽修厂一个惊喜。

    “徐厂长,刘处长,看着还满意么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我再修改。”

    徐厂长、刘处长等人正在验收,个个情绪都很不错。

    “嗯,不错,超出了我的预期。李经理,找你就对了。”

    “这证明徐厂长和刘处长有眼光,慧眼识金嘛。”

    哈哈哈,众人一阵大笑。

    就在此时,一辆普桑车过来,在花坛前面停下。

    一个五十来岁,穿着工作服的女子下车。

    徐厂长等人立刻迎了过去。

    “孙厂长,你看看怎么样”

    此人就是汽修厂的场长孙秀兰,绿江市著名的女强人和全国著名的汽车制造专家。

    孙秀兰背着手,前后转悠两圈儿。

    “哦不错啊,很有创意。有点儿京城和沪江的味道儿。谁弄出来的刘冰,你们绿化处以前就知道栽树,什么时候出这样的人才啦”

    “孙厂长,惭愧的很。不是咱们厂的人,就是这位,国营关山苗圃的人。”

    “关山苗圃,我似乎路过那里,好像是林业总公司的下属产业吧”

    “孙厂长博闻强记,连我们山沟里的小地方都知道。”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什么学历”

    “我叫李虎城,今年23岁,安东林学院本科毕业。在关山苗圃办公室工作。”

    李虎城介绍完,刘冰和徐厂长也在一边儿帮腔。

    说李虎城作的方案如何好,树苗花卉质量好,就连李虎城会熟练使用电脑,打字速度快,会电脑合成图,都说了出来。

    孙厂长饶有兴趣看着李虎城。

    “你们看看,林业总公司有人才嘛。他们罗总总说自己的人不行,这不就是人才不是下面人不行,我看就是他老罗不行。”

    无论是在全国的行业内,还是绿江市,孙秀兰都是有地位的人,评价起罗总来,也毫不客气。

    “李虎城,你这样的人才,罗总那个糊涂虫竟然把你发配到山沟里,这不是浪费么。到我这里来怎么样”

    “咱们汽修厂效益好,分房快,关键是有前途。”

    “谢谢孙厂长,狗不嫌家贫,我就是个农村人,小鱼串不到大串儿上,还是在山沟里呆着习惯。”

    “不想进城我们出面调你,没人会拦着,你们罗总也不敢说什么。”

    “谢谢孙厂长好意,汽修厂我高攀不起。”

    “你再好好想想,想通了就找刘冰。对了,钱给了么”

    “预付款给了,尾款还没结清。”

    刘冰说道。

    “他们林业总公司挺难的,要是履行合同上没有什么问题,就正常给钱,别拖着人家。”

    现在企业之间三角债情况很严重,你欠我,我欠你,有钱都不愿意及时给钱。

    孙秀兰这样说,已经是个很不错的厂长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