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风鼓怒涛惊海怪 12天王(四)

小说:蚍蜉传 作者:陈安野
    人活一世总得想着法子往上爬。如说酒色财气四大皆空那是参禅入道的贤者才能有的修为寻常人岂能企及?放眼当下济济于这赵营中军大帐的众多军将又有哪一个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从无所求?

    景可勤也不例外。从前他是川中赫赫有名的摇黄贼就算曾屈就于袁韬的强权那在台前到底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然而新近加入赵营遭受到的冷遇却让他倍感失落。不甘寂寞的他不愿飘忽在赵营核心圈子的外围比起耿直憨厚的茅庵东他更懂得如何表现自己。

    机会要靠把握当赵当世等人苦于没有对付袁韬的好办法时他忽然想到自己拥有的优势。他是袁韬手下老人对于袁韬军的了解远超旁人。所以也不等思虑成熟便急不可耐地说道:“小的不才深知李效山、杨科新的为人。这二人亦不服袁韬久矣可招降之。”

    他头前说“深知李效山、杨科新的为人”时众将的眼中都是亮光一闪以为他会有什么惊人之语然而当听到“可招降之”的话眼神皆又黯淡下来。还以为什么奇计原来不过是老一套。

    众将扫兴赵当世也略感失望。这并不是说招降之计不可行而是并不适用于当下。从外策反敌军内部最终成功通常源于三种情况。第一种敌方中有与我方极为亲密的内应;第二种己方的压力足以逼迫敌方内部产生分裂;第三种敌方将帅之间离心离德到了一定程度。

    回到当下李效山、杨科新此前与赵营从无交集完全没有相互信任的基石。而袁、李、杨三部据险互为犄角也占据着优势赵营施加的压力极其有限。除非是李、杨对袁韬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二人“不服袁韬久矣”不服什么不服到什么程度都无从得知?事实上从景可勤的语气中可以判断李、杨二人对于袁韬仅仅也只是有些不满而已否则是不可能在官军的穷追猛打下坚持着追随袁韬退到营山县的。仅凭这一点点不满就妄图令二人将身家性命押给赵营太不现实。

    综上考虑招降之事或许可行但成功率不会很高。

    遇到冷场景可勤不自在起来。赵当世瞧出他的窘迫笑了笑道:“景千总之言颇有理但具体操为还需斟酌。”算是在众人面前变相给了他个台阶下同时也暗中提醒他往后发言前三思为上。

    在赵当世的预想中招降肯定是要试一试的就景可勤不说也会派人去李效山、杨科新那里游说但抱的希望不大。岂知景可勤的话却点醒了一直在侧沉默不语的昌则玉。

    正当景可勤讪讪准备退回原位时昌则玉忽道:“景千总且慢。”

    若换作旁人也罢了想这昌则玉是赵当世眼前的红人营中前三把交椅的人物被他喊住景可勤心中“咔噔”一下将伸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军、军师有何见教?”景可勤早在好几日前就通过一些渠道将赵营上下的职位摸了个门儿清也因此当下能及时反应过来。

    赵当世见昌则玉突然说话料其有想法并不吭声只听昌则玉继续道:“你方才说起李、杨这两人现为袁韬左膀右臂且不知性情如何?”

    景可勤愣了愣随即道:“李效山人称‘飞山鸟’杨科新人称‘滚地龙’二者皆骁勇善斗。故有宵小恬不知耻将二人比做袁韬手下的龙凤。”

    昌则玉点点头笑着道:“有一龙一凤尚如此狼狈。如此看来袁韬此人怕是连蠢猪都比不上。”

    他说完众人皆哄笑景可勤也赶紧干巴巴陪着笑了一阵忽然想起另一事便想乘机助助气氛复道:“可笑这李、杨虽并称劳什子的龙凤可二人之间却是势同水火。对袁韬此二人怕反而是瘟鸡病蛇。”

    本期待这句话一出进一步煽动气氛谁知事与愿违昌则玉的笑容陡然消失严肃之情浮满于面。在赵营中他威望很高所以众将见他变色也都跟着憋下了笑容抿嘴铁面。场面一时陷入沉寂。

    景可勤再次遇到冷场心中惊疑正努力回忆自己哪个细节说错了昌则玉那威严的声音顷刻传到耳畔:“你说李、杨不和?”

    “是是……”景可勤连连点头好生紧张。

    “不和到什么地步?”昌则玉再问。

    在这种情形下景可勤根本无暇多想只能一五一十将自己耳闻目见的倒豆般说了:“李、杨不显前皆为袁韬手下领哨民。二人本情同手足不过先后受到提拔便有了在袁韬面前争功表现的嫌隙。小人离开袁韬的两个月前杨科新这厮在一战中获了个大美人李效山眼热曾数次讨要均被拒绝二人之间仇怨愈深。半月前甚至还火并过若非袁韬当中调停怕是不斗出死活不会罢休。小人也是看到袁韬军内耗不止感觉无望才决然出走的。”

    昌则玉若有所思道:“居然有这等事。”

    景可勤仿佛又看到了自己表现的曙光马上接话道:“可不是听闻那李效山还当众放出过话说有朝一日不取杨科新的人头拿来斟酒便枉为大丈夫……想倘不是好有个袁韬在中间他俩绝不可能合作共处。”

    昌则玉哂笑两声转视赵当世道:“御下如此足见袁韬无能。”

    赵当世摇了摇头没搭话。昌则玉则奋然续道:“有此言袁韬可破!”

    所谓高士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赵当世清楚昌则玉从不打诳语登时来了兴致问道:“军师莫非有了对策?”

    昌则玉郑重点头道:“上兵伐谋。今要破袁韬便在一个字——间。”

    一日后营山县群山中杨科新的营寨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杨招凤从怀里摸出几个铜板塞给代为传话的兵士。那兵士眼里放光连声诺着扭头便跑了。

    “瞧那穷酸样……”背后背倚木栅嚼着嫩草茎的崔树强不屑道。

    杨招凤没接他话茬环顾了一周眼前沿崖而立的杨科新山寨啧啧称奇:“你看这山寨险绝异常若是强攻怕是十万兵也拿不下来。”

    崔树强撇嘴道:“十万人挤在这山沟沟的犄角旮旯闷都闷死了打个屁仗。给我老崔五百人足够拿下此寨!”

    杨招凤对他的自吹自擂早已习以为常没兴趣反驳抬杠叹道:“如此鬼斧真难置信出于人手。看来这些棒贼打仗不成建造倒颇有一手。”

    崔树强不以为然继续讥讽:“只有王八才要壳保护。这些棒贼都是没卵蛋的怂货打仗废柴自然想方设法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来自欺欺人罢了。”

    杨招凤没话说白他一眼继而来回踱了两步显出几分落寞。

    崔树强见此沉默片刻道:“这次若是把事办成了回去应当能减免些罪责吧。”这句话他的话语一反常态居然有些“温柔”。

    这样温和的话语着实很少听崔树强说出口杨招凤眉头微动嘴角却透露出几分苦涩的笑。这段时期来先是他所在的先讨军右营覆灭之后他又是罔顾军法背离部队去遂宁妨碍军务纵然赵当世有意维护但众目昭彰杨招凤无论如何也得负起相应的责任。所以在大军会合后赵当世以及刘孝竑等人就正式对杨招凤进行了处罚。处罚罪不致死但也相当严厉了原本身居一营参谋职位的杨招凤连降数级下放到基层任职队长作“后续观察”。这样的处罚甚至超过了当初失于敌手的郭如克。

    杨招凤自认责任深重对军中的处罚完全没有异议。他于职级什么的并没有特别强烈的追求反正当初也是从小兵队长摸爬滚打上来的重头来过也没啥大不了的。然而令他诧异的是在他被降职处分的同时崔树强也请愿表示愿意接受处罚陪同杨招凤降职接受观察。

    像杨招凤这种一营的绝对高层对战事的失败负有主要责任并且个人也违纪接受处罚情理之中。崔树强此前不过是右营一个把总甚至前后还立了些功劳真算起来并不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其实没必要自讨苦吃。只是崔树强似乎心意已决不依不饶要求处罚刘孝竑没见过这种讨罚的人拿他没办法顺手就把他下放到了杨招凤身边当个副队长充数。

    对于崔树强的行为杨招凤在惊讶的同时也颇为感动。但是他并没有主动去询问崔树强这样做的动机因为一直以来崔树强的性情就比较古怪惊人之举在他身上并不鲜见。他自己既然不想说就问了也白问。

    自从遂宁城外失去了旷婉杨招凤的心情其实一直很阴郁。只不过他迟早得面对现实这一次就是他主动请缨担任赵营与杨科新交涉的使者目的无非戴罪立功罢了。

    有功者赏、有过者罚是赵营军纪中的基础。来之前赵当世允诺过若此行顺利成功凭借之前的积累回调把总不是问题。毕竟惩罚是为了服众赵营现在求才若渴赵当世可不愿意真就将杨招凤这么一个可塑之才彻底压垮。

    崔树强看出了杨招凤的焦虑此行杨科新山寨虽说早有定计基本上是赵当世有意送出的机会但杨招凤毕竟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有些忐忑不足为怪。为了缓解他的压力不致于待会儿过度紧张崔树强转移话题道:“队长你看这山寨上下木栅沿边驻守的兵力已超出日常巡警所需且方才一炷香不到不到功夫经过寨门的巡逻队已经有了两趟远超寻常由此可见棒贼们必是对我军极为忌惮啊。”

    话题转到军事上杨招凤的心绪稍平注意力随即被引导到了对杨科新山寨以及周遭地势的观察上。如此过了一会儿寨内来人还是那个兵士他指手画脚两下寨门便缓缓开启。

    杨、崔二人走近前听那兵士道:“二位请进我家头领在内迎候。”

    杨招凤点头答应与崔树强一并入寨。

    到了里头才发现也不知此地是什么构造外头看起来极是陡绝的山寨内部却颇为宽广。房屋瓦舍鳞次栉比可容纳数百人的校场路上也看到了两三处仓库仓储虽没见着但想必也不会寒碜到哪里去。说这山寨至少能容纳万人起居是完全没问题的。

    沿途所见兵士大多无甲器械也是纷杂难有大规模的统一。这些都在意料之中杨招凤匆匆掠一眼就过去了。

    到了寨中的“聚义堂”从外头看形制平平并无什么格外宏大瑰丽之处。一扇大门敞开着一眼就能看见堂内最上首处一个体态微胖的武夫大马金刀坐在长椅上。

    “哈哈本家兄弟来了。”既然坐在最显眼的位置说话的不用猜也知道必是这一寨之主杨科新了。

    杨招凤进堂后站立着对杨科新抱了抱拳道:“奉闯将之命来与将军会面。”

    “好说好说。请坐请坐。”杨科新笑容可掬看上去脾气不错。他伸起粗短的手指勾了勾道:“上茶。”

    杨招凤道了声谢但没有第一时间坐下而是从衽内抽出一封书信递交给了杨科新。杨科新身边站着一个干巴巴的瘦子看着像读书人一张脸苦大仇深也不知是杨科新从哪里掠来的夫子。

    杨科新拆了信封装模作样浏览一遍就抛给那个夫子让他念。那夫子对着信一字一句低声念诵给杨科新听。杨科新大剌剌坐着边听眼睛看着杨招凤边点头。

    因有些距离杨招凤听不清那声若蚊音的夫子读到了哪里。杨科新听着眼睛慢慢闭上若不是偶尔微微点头旁人当真以为他睡着了。

    那夫子嘴唇连动杨招凤紧紧盯着他谁知念了一会儿那夫子却突然住嘴表情也流露出些许尴尬。

    杨招凤轻吁一口气杨科新的眼睛也睁开了斜睨那夫子怪声道:“怎么不念了?有字不识得?”

    “不不……”那夫子连忙摇头接着轻念下去。

    他开始念不久杨招凤就观察到杨科新的眼眶越睁越大直到最后几乎完全圆成了一个铜铃。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