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生活有盼头

小说:侯府小哑女 作者:我吃元宝
    山居小院,光影交错。

    几十个男人女人,围成一圈,就着一张小杌凳,坐在院中编织麻绳口袋。

    每个人脚边,都放着少则一两个,多则七八个的麻绳口袋。摆放得整整齐齐,大小统一。

    那是大家从天不亮开始,一个上午的劳动成果。

    所有人都低着头,无论手脚快慢,都在认真地编织。

    他们当中,有的是流民,有的是附近村镇的乡农,也有如王元娘那般赶了几十里路来到这里做工。

    偶尔有人小声聊天。

    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问身边的人,双方小声交流。

    王元娘身在其中,干得很起劲,也很认真。

    她发现自己不是最快的,还有人比她更快更好,激起了她的好胜心。

    所以,她很努力。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包吃包住,还有工钱拿的活,她不想输给别人,更不想有一天东家不需要这么多人做工,自己是第一个被裁掉的人。

    所以,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

    好到东家舍不得裁掉她。

    这样,她就可以长久吃住山庄,替家里省下一份口粮。

    她还可以攒点粮食亦或是铜钱。

    她最眼馋四季布庄的成衣和布匹,无数次幻想自己也能走进去买一身。

    有了钱,不光要替自己买一身,还要替家里每个人都买一身新衣。

    她的目标,有点遥远。

    所以,她需要更加努力。

    每一次编织,都力求做得更好。

    至少要比别人都好。

    老师傅都说她有灵性,她一定可以的。

    她甚至还想学纺纱织布,学习如何裁剪布匹,如何缝制出更好的衣衫。

    无论是纺纱织布,还是缝制成衣,家里都没有这个条件。

    太穷了

    衣衫她都是捡娘亲的旧衣服。

    弟弟妹妹们,就捡她和父亲的旧衣服穿。

    家里一年四季,都没钱买一匹布,她也就没机会学习如何缝制成衣。

    所有的衣衫都是补丁贴补丁,倒是让她练出了还算过得去的针线活。

    这是管事娘子亲口说的,说她针线活勉强能见人,不丑。

    这话将她高兴坏了。

    不丑,于她而言,就是最大的褒奖。

    临近中午,太阳有些晒。

    管事娘子走进小院,敲一下铜锣,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活。

    有伙计上前,检查登记每个人的活。

    王元娘从天不亮开始忙活到现在,一共编织了五件合格的麻绳口袋。

    最多的家伙,编织了七件麻绳口袋。

    而且对方还是男的,姓沈,年纪轻轻,二十来岁,人称沈小哥。家住在离着富贵山庄有三十里远的村子里。故此,对方也在山庄包吃包住。

    最少的一个人,只有一件合格的麻绳口袋,是个流民妇女,手脚比男人还要慢。

    王元娘分明看见,管事娘子朝那个流民妇女皱了下眉头。

    她心头一跳,突然生出一种预感,流民妇女会被开除。

    因为她不仅手脚慢,而且质量不行,有的还需要返工。

    耽误时间不说,还浪费材料。

    检查登记结束,每个人领取自己的木牌,然后就可以去食堂吃饭。

    木牌分长短和颜色,还有编码,凭木牌领取工钱。

    所以,每个人都很宝贝自己领取到的木牌,尽量贴身放着。

    中午,广场前方的食堂,都是吃饭的人。

    广场上,集市已经开了起来,有人在摆摊。

    有流民穿梭其间,东看看西看看,若是看到合适的,就用粮食买下来。

    王元娘在众多摆摊人群中,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父亲和弟弟。

    她顾不上吃饭,急匆匆跑过去。

    “元娘”

    “爹爹,二弟”

    王元娘很兴奋,跑得额头冒汗。

    她低头一看,自家摊位上,摆放了一堆草鞋,还有几双鞋底。

    鞋底的针脚,一看就是娘亲的手艺,扎实耐用。

    王老实看见闺女,笑得很老实,“不放心你诶,就来看看。”

    王大壮长得有他父亲王老实那么高,也是一脸憨厚的笑,“大姐,这里真好家里都惦记着你。”

    接着他望向食堂方向,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下意识问道“好吃吗”

    王元娘一听到弟弟问“好吃吗”,眼眶顿时红了。

    家里是什么条件,每天吃些什么,她太清楚。

    就因为清楚,她才明白弟弟为什么那么眼馋。

    因为刚来的时候,她也这般眼馋。

    每天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去食堂吃饭。

    她对亲爹和弟弟说道“你们等着,我去去就来。”

    她一口气跑到食堂,用自己的腰牌领了几个馒头,又想装一碗骨头汤。

    可是食堂的规矩,碗筷不能带出食堂。

    她正着急,比她手脚还快,编织手艺更好的沈小哥为她解围。

    “我这里有竹筒,你要是不嫌弃,就拿去用吧。”

    她愣了下,然后赶紧说道“谢谢,谢谢我会洗干净还给你。”

    她打了一碗骨头汤,放在竹筒里面,捧成几个馒头,急匆匆回到集市。

    她跑得脸颊泛红,眼中泛着期待的光芒。

    “爹爹,二弟,你们还没吃午饭吧。这些给你们,赶紧吃”

    “这这这”

    王老实看着粗粮馒头,喉头滚动。

    即便是粗粮馒头,也是他们家难得一见的美食。

    王元娘笑起来,“竹筒里面是骨头汤。”

    一听到骨头汤,王大壮眼睛都红了,馋的。

    他都不记得上一次吃到肉味,具体是什么时候。

    是半年前

    还是一年前

    亦或是,经过别家门口的时候,闻到了肉味,误以为自己吃过。

    反正,此刻,他垂涎欲滴。

    王老实看着王元娘,“你把吃的都给我们,你自己呢”

    王元娘笑道“我不饿”

    王大壮忙问道“姐,你在这里做工,每天都能喝上骨头汤吗粗粮馒头,顿顿都有吗”

    王元娘说道“哪能呢今天赶巧,才有骨头汤喝。往日只有青菜汤。粗粮馒头,顿顿都有,只不过没有这么多。”

    王老实好奇,“那你怎么拿了这么多粗粮馒头”

    王元娘笑了起来,很有成就感,“晚上的那顿,我提前支用。食堂大娘认识我,得知爹爹和二弟来了,才肯提前将晚上那顿的粗粮馒头支给我。”

    王老实急了,“你都给了我们,你自己吃什么”

    王元娘说道“我每天坐着干活,风吹不到,雨淋不到。一顿两顿不吃,没关系。爹爹,二弟,你们快吃,冷了可不好吃。”

    “一起吃,一起吃”王老实不忍心闺女饿肚子。

    “我真不饿”王元娘谦让。

    “不饿也吃点下午还得干活吧,可不能饿着肚子。”

    王元娘点点头,吃了半个粗粮馒头。

    王大壮一口气吃了两个粗粮馒头,喝了半筒骨头汤,一脸心满意足。

    他擦擦嘴角,“姐,山庄还招人吗你看我行不行”

    王元娘说道“你要是能吃苦,可以来这里开荒。要是不嫌脏,不嫌累,可以去运粪,工钱还高。只是你走了,家里怎么办家里缺不了你这个劳力。”

    乡下孩子,从懂事起,就是半个劳动力。

    等长到半大小子的年纪,基本上算得上一个完整的劳动力。

    家里的农活,挑的,担的,挖的全靠人力。

    缺了壮劳力,那是万万不行的。

    王大壮眼巴巴地看着王老实。

    王老实正在回味骨头汤的滋味,真好喝啊

    他吃得慢,还剩下半个粗粮馒头,干脆留起来,打算带回家,好歹让家里人尝个味道,解解馋。

    王大壮这才想起,应该少吃点,给家里人留一个粗粮馒头。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懊恼不已。

    实在是太饿了,一开始吃,就停不下来。

    他问道“爹,我想留下来,你看行吗”

    王老实叹了一声,“这边伙食真好。要是东家肯要你,你就留下来吧”

    王元娘和王大壮,姐弟二人都没想到爹爹这么容易答应。

    王元娘着急,“可是家里怎么办”

    王老实摆摆手,“没事大不了我多做点。而且你们姐弟两省下的粮食,家里勉强能吃个半饱。”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正是长身体的年纪,男孩女孩都吃得多,真的快养不起了啊。

    要是孩子们都能找到出路,解决吃喝,一年下来,家里多少能有点结余。

    农活重,大不了农忙的时候请两个人帮忙几天,就是费点粮食。

    事情商量妥当,王元娘就带着王大壮去应聘。

    她希望弟弟能开荒,这样姐弟住在一起,有个照应。

    可是王大壮觉着开荒累不说,待遇也低。

    他看中了运肥料的活。

    山庄在各个县城修建了公厕,需要人力将肥料运回山庄。

    这是个重体力活,相应的待遇也比开荒高一点。

    但是,这活不是天天都有。就因这个原因,很多人情愿开荒。

    开荒,好歹能有廉租田。

    挑粪,除了工钱外,廉租田是没有的。

    对很多人来说,挑粪的待遇,根本没有廉租田来得更有吸引力。

    王大壮,还是个半大小子。

    他没想要种田,他就想拿丰厚的待遇,天天吃饱饭,还能攒钱。

    王元娘拗不过他,只能随了他的意愿。

    王大壮如愿被招进挑粪工队伍,当天就留在山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