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精华糟粕

    对于王应麟的担忧其实也可以说是朝中许多重臣都有此忧虑赵昺心知肚明他也多次利用这个来‘胁迫’众人屈从。但是他也十分明白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创造一个意识形态和政体的难度恐怕比消灭蒙元的难度还要大而对于他这种不学无术之徒来说也就只能省省了。

    人所共知儒学自孔子建立学说已经存在和发展了两千年自汉朝独尊儒学后的千年中原王朝皆以此作为立国之本甚至少数民族政权也青睐有加自上而下形成了以儒治国的理念。虽说是皇权社会实际上统制国家的是士人阶层甚至有士人吹嘘国家乃是士人之天下皇帝反而是他们的傀儡虽然在某些时候确是如此但你让皇帝们听了心里是多难受啊!

    赵昺作为现代人自然知道宋朝开国后太祖推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将儒学提到了至高无上的高度士人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为后世的士人们赞为最美好的年代。其中出现了许多勇于为民请命为国捐躯的大家也有不少改革进取的有识之士可也出现了史上最多的民族败类。

    开宗立派赵昺一直以为那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自己是万万没那个本事推翻一种延续了上千年的体制重新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且还有一个不能为外人道哉的原因在其中。

    按照一些史学家的说法儒学是孔子在周礼上发展创新而立。周礼的作者是周公而这个周公不是别人正是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实打实的统治阶级。屁股有时决定脑袋作为统治者我们让他站在被统治者的立场想问题那是强人所难。

    稍有脑子的人就会想到立足于周礼的儒家是与空想民本脱不了干系的。历史也一再证实即便是落魄的孔子、孟子也是吃着皇粮的统治阶层为王权服务的。因此不客气的说一声儒的思想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他们所处的阶级的利益也不为过。

    孟子有句名言: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赵昺常被师傅们用这句话教育臣僚们的谏议书也是常以此开篇。按照正常人的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是这么一个意思一个国家的最重要的资源是民第二要紧的资源是谷物最不要紧的是君。拥有了民和充足的食物就拥有了称霸的资本。

    从这句话似乎可以窥见民本主义。但是赵昺觉得有些不对味若是按照这句的意思打个比喻电对应的是霸业民、社稷和君分别对应的是电网电站和用电的人如此对于电而言用电的人自然是最没有份量的。那么电对电网、电站意味着什么?电对用电的人意味着又是什么?

    这个比喻可能有些偏激可赵昺觉得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儿。弄懂了儒学的传承和思想的立足点再来看儒学统治下的国家。大家都知道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齐鲁大地按唯物主义的说法就是物质决定意识。齐鲁大地当时的文化和儒文化是合拍的姑且可以称之为儒家统治下的国家。

    如此来说照着儒家的观点他们的思想能够使国家富强然而鲁国的实际并非如此。早在鲁国的立国之初周公就认定鲁将来必定受制于齐。因为他的儿子用他的理论治理鲁国而姜太公则入乡随俗用当地的风俗治理齐国。

    那为什么被儒家中人奉若神明的周公会对自己的理论如此不屑一顾呢?那是因为他明白他的理论是很教条的一旦失去了活的东西很容易僵化的并非是万金油放在哪里都灵光也会产生水土不服而后千百年来的历史也证明了周公这一点忧虑。

    汉族人对汉朝有一种特殊的好感赵昺以为除了其的强盛外也是唯一一个以民族来命名的朝代。而儒家对汉朝同样叹服怕也是因为汉武帝把他们的圣师扶正为国师自此成了国家主流思想的象征汉武帝驱除匈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丰功伟业功劳自然也归功与实施了儒家思想从而使得汉朝更强盛。

    然而历史真的是那么简单吗?显然不是起码不全是。赵昺没当皇帝时就明白钱粮才是胜利的保障没有钱、没有粮简直就是寸步难行饭都没得吃谁跟你复国。没有钱打造武器木棒石头恐怕连帮原始人也打不过还不如自杀省心。

    所以说汉武帝之所以能铸造大汉盛事赵昺以为多半是因为借助了文景两朝积淀下来的财富。并且他相信如果不是汉武帝后来扶正了儒家断了别的思想导致制约了人才的涌现说不定汉武帝一朝还能取得更辉煌的成就至少可以彻底将匈奴消灭在茫茫草原上。

    当然无论如何历史不容假设也不可能谁都能像自己一样有机会重新试试但汉武帝缔造了大汉盛世这一观念早就深入人心。再来看王莽政权这可是完全照着儒家经典来治理的政权。结果怎样?搞的民生沸腾不可收拾最后被刘秀赶下了皇帝的宝座。

    再来看明朝。在后代人看来是个相当贫瘠的朝代有一说法明朝十年的赋税收入也抵不上前朝宋的一年赋税收入。就这么一个贫瘠的朝代却是儒家思想最盛的时代。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海瑞其清正廉明体恤百姓为后世所颂扬。但他却没有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富足之所以被抛出来撑门面也是因为明朝污吏成群、宦官当道以致挑不出个完美的士人来。

    而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儒家思想占据了主体地位挤压了其它学派的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创新思维以农为本的思维也导致工业发展滞后进而连累了商业的发达。工商业的不兴也让中国这个早已就突破了人类第一层文明的国度发展几乎停滞没有能够首先从农业文明一举进化到工业文明。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朝代也曾诞生过所谓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建隆之治’、‘嘉佑之治’、‘洪武之治’及‘康乾盛世’等但不可否认他们的诞生多是在改朝换代的立国之初或是与外界文化交流通畅之时而这个时期往往是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的时期。

    儒家思想当然在不断改进的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再到朱子而后到王阳明和李贽都是在变化的。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抗争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统治者截取的永远只是适合维持他们统治的一部分思想。为什么两千年的抗争会是这么一个结果呢?

    原因不外乎此:儒家思想必须依仗统治者的权势才能推行。这是儒家思想的硬伤是没有办法补救的。即使孔子也想不出办法。他只能借助于说教。用尧舜来说教统治者但统治者若不是个好学生孔子的仁政就成了空中楼阁。

    千百年来的帝王们他们之中不乏有为之君有着远见卓识不会看不出以儒治国的缺陷。而他们却又没有做出改变赵昺以为除了两者间的共生共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儒家学说给皇权的存在做了合理的推定这就像上天给了帝王实施独裁统治的权杖一般在代天行事。

    赵昺知道若是自己此时全盘否定推翻士大夫治国的政体可以说就是在向自己开炮。毕竟自己崇高无上的位置是建立在儒家圣人的加持之下进而得到士人们的支持否则他们凭什么会在当初支持一个还撒尿和泥的小屁孩儿做一国之主支持老赵家的子子孙孙当皇帝。

    而更严重的是在没有新的政治架构建立起来之前就将旧的完全废除必然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导致整个国家架构的倾覆社会陷入动乱。那时不仅自己会丧失统制阶层的支持被他们先落马下还会引发国家危机贻害百姓。

    再说封建社会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若是跳过去将来再补课将会引发历史的震荡所以赵昺要秉承历史的发展还真不敢动手做出这么大的改变。但这不妨碍自己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改造引导他们向历史的下一个阶段进发。

    对‘博大精深’发展千年的儒家文化动手术用现代的话表述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这就需要赵昺仔细考量。不过当下那些挡自己道威胁自己地位的人肯定就是‘糟粕’现在猴子已经跳了出来该杀哪只鸡又该怎么杀?赵昺在回京之前必须要仔细谋划在保证局势稳定的情况下完成。

    赵昺当然知道指望于敌人发善心是不可取的他要先将他们掀翻在地再跺上两脚打得他们岔了气做梦都不敢再妄言……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