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小说:狐颜之厚 作者:忽左忽诱
    此行三人去的人家在毛家庄的大北边,离两村间的大道有一段距离。

    毛家庄一户人家大门口坐着位衣着朴实,样貌看起来四十多岁的男人,这人两手无意识的相互搓着,神情中带着期盼,目光一直关注着胡同口,似乎在等什么人。直到朱三哥他们的身影自胡同口出现,这人才眼睛一亮赶忙从坐着的石墩上起身,迎了过去。

    这户人家便是方绛他们此行的目的所在。

    又是一番互相介绍,这位身形明显比朱三哥瘦弱许多的中年人名叫:毛建新,是这家的男主人,家里还有妻子和两个孩子。父母健在,但不在一起住。

    跨进院门,方绛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药草味,四下打量,果不其然,靠近东墙的屋檐下有个熬药用的小砂锅炖在一座小小的瓦炉之上。看这药炉的使用情况和旁边堆着的柴火,还有空气中的药草气,想来是家中有长期服药之人。

    刚刚这位毛大哥说这座宅子是他和夫人还有孩子一起住,但大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小儿子在镇上寄宿中学,所以两个孩子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而这位毛大哥虽然身体单薄,但精神十足,身上也没有任何喝药草的痕迹气味,那么家中是何人在长期喝药就一清二楚了。

    由毛大哥引着,方绛跟着师兄前后脚进了屋,朱三哥则说自己进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干脆留在了院子里,寻了个板凳坐着等他们。

    进了里屋卧室,药味更浓,靠着西北墙摆放的双人大床上躺着位面色蜡黄,精神萎靡的瘦弱妇人。那妇人看到有人前来,用双肘支撑着上半身用力抬起似乎是想坐起来,毛建新赶紧两步跨过去帮她一把,把枕头垫在那妇人身后并扶着她坐好。

    对着房门的墙边放着张刷了土黄油漆的书桌,书桌上方偏高处挂着一个木质镶玻璃的相框,里面放了几张照片,方绛走过去端详了起来。里面有全家福,还有这对老夫妻年轻时的黑白照片,还有两个孩子几张小时候的照片。只是,照片里的女人和床上躺着的这位无论模样还是体型都相差甚远,若不是照片里女人身旁的男人确信是年轻的毛建新无疑,方绛都要疑惑照片里的这位体型丰满面庞圆润的女人是谁了。

    看来,这段时间毛建新的夫人过得很是煎熬。

    毛建新做完这些,站在床边对着那位妇人道:“冬梅,这就是之前我从朱家打听来的,专程来看你的两位师父,”说着指了指方绛:“这位是小方师父,你别看人年纪小,之前朱老三家的事就是这位小师父给摆平的,本事大着呢。”又指了指腾仲:“这位是小赵师父,小方师父说了,这是她师兄,本事比她高了不知多少,你就放心吧,有这两位师父你这事肯定能解决。”语气宽慰中含着几分对方绛两人笃定的信任。

    那位妇人听到此处,眼中升起了丝丝希冀般的亮光,但也不过须臾,那亮光又慢慢地淡了下去,声音有些无力:“两位师父麻烦你们了”语气里竟有些消沉的意味。

    方绛看在眼里,有些纳闷,虽然自己和师兄是被人请过来解决麻烦的,但看这妇人的态度相较毛建新对他们莫名的信任而言,却是并不十分信赖他们的模样。

    一旁不曾说话的腾仲开了口:“之前是不是请过很多道士来看过?”虽然是问句,但他神态笃定,语气肯定。

    毛建新一愣,看了一眼那妇人道:“是,是请过几个,小赵师父怎么知道?”

    腾仲看了一眼那妇人:“看你这位夫人,应是被折腾的不轻。”

    腾仲也发现了,这位妇人那既期盼着什么又不敢再期待什么的表情,已然说明了一切。

    那妇人似是被戳中了痛处,神情中满是苦涩:“小赵师父你说的没错,确实请了好几个师父了,但是...唉,你看我现在这副鬼样子就知道结果了。我盼着人来,能把我拉出苦海,又害怕人来,怕和以往一样,这事解决不了,我这身子更加的遭罪。”

    因为这妇人体虚气弱,便由毛建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方绛二人讲一遍。原来这两年毛家庄有人不知从什么门道请了位‘大仙’进家来,还专门在家设了暗堂供奉着,据说很灵验,能保平安,有求必应。

    所谓‘大仙’指的便是民间传说中五种与人类长期伴生,且最易修成道行的异类,也就是最受民间供奉的:胡,黄 ,白,柳,灰。即狐狸、黄鼬、蛇、刺猬及老鼠。

    那位供奉了‘大仙’的村民,时常在外游说供奉的各种好处和甜头,时间一长,就有人蠢蠢欲动,也通过那人门路请了‘大仙’回家,并设暗堂供奉,毛建新的夫人便是其中之一。毛建新的夫人娘家便是朱家村人,嫁过来也有二十多年了,全名叫朱冬梅。

    朱冬梅请了‘大仙’回来后,也是殷勤供奉香火不断,平日里也是求个家人平安身体健康什么的,也算是农村人比较常见的愿望了,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大仙’当真有两把刷子,自打供奉以来,全家上下也确实极少生病,平平安安的。朱冬梅便供奉的更加上心,除了香火,吃食也是新鲜的买回来,先给‘大仙’供奉之后再行食用,一向如此,倒无意外。

    直到去年秋天发生了一件事,才彻底打破了一家人的安宁平静。起因是,地里的庄稼出了岔子。毛家庄的庄稼地是集体在村庄的大西边,每户人家的地按人口分配,有多有少,毛建新家是四亩庄稼地,但这四亩地并不挨着,有两亩在东边,两亩在中间。

    出事的是中间的那两亩。因为麦子玉米是比较好管理的两种农作物,所以这里的庄稼人大部分都种这两种,毛建新家也一样。去年夏末秋初,正是玉米将要收获的好时节,朱冬梅掐着日子计算,也就还有不到半月时间就可以把玉米掰下了拉回家来。

    于是事先把院子一块空地清理干净,准备着到时堆放玉米。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