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就是怎么把萝卜骨头汤送到口口香有些麻烦。
    最后还是用了万能木桶。
    天气越发的冷了,  到了口口香,木桶上面都凝结了一层白腻的油脂。
    赶紧倒入锅里再煮个开。
    那边赵师傅熟门熟路的在安装牌匾。
    到了放鞭炮的时候,  胡掌柜的大儿子把这活儿抢了。
    鞭炮一放,  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胡掌柜已经在拉客了,“小店开业,今日有骨头汤免费喝啊大家捧个人场,请进,请进,明子,  快给盛汤。”
    张柔放心了,  这人绝对是做生意的料,  不要脸,  会说瞎话,很可以
    那边姚忠也在和进来的客人介绍家里的几样吃食,  还有价格。“您别嫌贵,灌汤包百鹤楼可是十文一个呢,我们卖两文,  根本不挣钱。大家都是邻里街坊,  我们就挣个辛苦钱。你要两个灌汤包,  两馒头,好嘞。一共是八文钱,  您去那边交钱,拿吃的。”
    姚忠指了张柔这边。
    张柔这边有两个并排的长条桌子,她在前面收钱,  后面是吃食,一人负责一样。
    姚忠现在做得活就是跑堂伙计,也是因为现在人手充裕,再加上客人们都不知道店里卖什么,所以安排跑堂的就很有必要了。
    再过一两个月,到时候大部分都是熟客了,一进来就知道买什么多少钱,就没有这么麻烦了。
    第一天,没做多少,就怕卖不完。
    灌汤包只做了一锅,很快就没了,馒头也卖的七七八八。
    两种粥都很受欢迎。
    最出乎张柔意料的是饭包,很得小孩子喜欢。
    她觉得和土豆泥、豆瓣酱有关。
    她做的土豆泥是加了高汤的,所以会稀一些,能和米饭充分的搅拌,再加上更香的豆瓣酱,还有各种菜干、豆片,怎么可能不好吃呢。
    中午过后,除了炒饼,其他的都卖干净了。
    炒饼也不算剩,人们把大饼给买走了。
    用来夹卤肉片吃了。
    张柔很是不解,“娘,炒饼有那么难吃么”
    不会啊,很好吃啊。
    “是不是人们不习惯这种吃法。”桂花婶也觉得味道不差。
    张柔挠挠脑袋,她得想个办法。
    这炒饼和饭包可是中午、晚上的主食,不能一开业就瘸一条腿啊。
    她觉得还是可以挽救一下子的,实在不行,她赶紧想别的办法。
    转天口口香就在院子里垒了两个锅灶,一个用来熬汤。
    前三天,每天都有免费汤,今日是羊杂萝卜汤。
    另外一个锅是用来炒饼的。
    这招儿果然好使,豪华炒饼,里头有卤肉有鸡蛋还有菜丝、豆皮,用荤油这么一大火爆炒,不要太香,很多人半是好奇半是被这香味吸引了,就买了一份。
    吃上了自然不会失望的。
    负责炒饼的是胡掌柜的大儿子胡明。
    小师傅炒的有模有样的。
    他旁边有个长桌子,上面有一盆饼丝,还有各种配料,所以只要客人一点,马上就能炒起来。
    就这样炒饼火起来了,居然成了口口香的招牌之一。
    不久,张柔就听赵师傅说,路边的小摊也有卖炒饼的了,卖的还不差。
    这也在张柔意料之中,她当时准备做现场炒,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了。
    毕竟熙朝又没有专利一说。
    不过不怕,她家的炒饼一般人还是学不来的。
    卤肉是独家的,大饼做法也是她和桂花婶研究过的。
    比外头卖的大饼要软,还层多,特别适合做炒饼。
    一个月后,口口香的生意已经稳定下来了,周围差不多都知道这个饭馆了。
    赵嬷嬷带着翡翠已经不来帮忙了,张柔和桂花婶也在做撤退的准备。
    马上要过年了,府里虽然有不少食材,可还得买一些其他的。
    还涉及到年底盘账,给奴仆发红包,明年的商业计划。
    正经不少事呢。
    “娘,你猜猜,这一个月口口香挣了多少”张柔晚上算完了账,有些兴奋的捧着账本去找桂花婶了。
    “一百两有没有。”桂花婶照着一口鲜猜的。
    “这是咱们自己的房子,是没有房租的。”张柔提醒道。
    桂花婶不以为意,“一口鲜一个月才四两房租。”
    “我买了很多食材,但那是整个冬天的,不能都算进来做成本的。”张柔又说。
    桂花婶瞪眼了,“快说,到底多少”
    “娘猜的好准,九十六两,跟一口鲜差不多,但是下个月我估算可以超过一百二十两。以后差不多能稳定在这个数字了。”开业前几天,她们都是半天营业,再加上口碑没传开,客人还是少。
    “珍珠三个女的挣了她们六个人的钱,你还这么满意。”桂花婶其实也是满意的。
    “当然了,这地段、人流量都不一样啊。”她敢说,要是口口香也只卖灌汤包和卤肉,绝对达不到这个营业额。
    虽然口口香附近的住户们的经济条件不算差,但让他们天天吃两文钱的灌汤包,他们也是心疼的,所以更便宜的馒头、粥都是比较受欢迎的。
    至于炒饼,只加白菜丝很便宜的。
    在这边,除了灌汤包、卤肉,其他的价格她定的都不高。
    其中卤肉按片卖,人们也感觉不到高价。
    所以口口香的熟客们都一致认为灌汤包贵。
    但是灌汤包偏偏是最快卖完的,也是很有意思。
    当然这也和她要求每日早上不超过两锅,中晚就一锅有关。
    只有给客人们留下灌汤包少有、难做,所以贵点是应该的印象,它才会不愁卖。
    “胡掌柜待人接物还是很有一套的,姚忠也不错。”桂花婶这是在提醒张柔,有功要赏。
    张柔自然听懂了,“马上过年了,到时候一起赏吧,给个大红包。”
    这样也能起到激励作用。
    “我觉得姚忠再锻炼一年半载,就可以独挡一面了。”到时候就是她开第三家铺子的时候。
    张柔一漏话音,她就知道什么意思,“你稳着点吧,你不是答应给胡掌柜他们买房子么,他们总住饭馆也是不方便,手里的钱够不够”
    张柔蔫吧了,“差多了。”
    她有两个月挣百两的铺子,可还是没钱。
    真的是太难啦,,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