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疑心

小说:赝太子 作者:荆柯守
    不得不承认代国公的画的确很厉害之前皇帝就听大臣提过说是代国公不仅作诗出色作画也一绝。

    但那时皇帝也只是耳闻而千福图就亲眼看到了不由赞叹不已。

    凭心而论不在青史留名大家之下。

    现在这幅更隐隐又进了些。

    莫说此人本就是自己的皇孙便只是普通大臣或学子有这样才艺皇帝也会欣赏任何一道只要足够厉害就足以让人称道了。

    “原来是代国公的劝告他也不想和新平的暧昧继续发酵。”

    皇帝看完心有所悟问赵公公:“对新平想要入道一事你怎么看?”

    赵公公眼皮一颤看了皇帝一眼小心翼翼回答:“老奴斗胆一说公主禁足后老奴曾奉皇上口谕去见过公主陪同着的还有宫里的嬷嬷可以肯定公主还是完璧。”

    说完这话他停顿了一下见皇帝没有发怒继续说:“可见公主并无错处只是以前并不知代国公身份作爱才的公主对有才读书人有些欣赏罢了。”

    “代国公此画以老奴看用意还是不错的可见代国公也希望能快速平息这流言。”

    “至于之前流言不过是民间捕风捉影那些坊间百姓一贯喜欢听这种高位者的艳闻甚至不惜编造胡说老奴觉得应该下令禁断这股流言揪住源头杀一儆百。”

    皇帝坐在那里默默听着其实对于这件事他也觉得赵公公说的不错。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里突然间有点不舒服没有立刻给出回答。

    沉默了一下皇帝站起身目光看向殿外的春雨呼吸了数下才问:“蜀齐二王最近怎么样?”

    赵公公早就习惯了皇帝这种说话思绪丝毫不乱低头回:“皇上老奴让人盯着两位王爷府邸和官员发现他们最近还在斗虽不敢直接上折攻击但私下里不仅见面都很冷淡这些官员在衙门里也给使绊子。”

    “最近有二三个官员落马都是彼此的厮杀。”

    “不过蜀王倒在前段时晋了宁国公主为侧妃还写了信让人送去给宁国叛军。”

    “皇上下令就近支援边境的军队正与宁国僵持宁国收到信虽没有立刻退兵但也没再攻城却求三万石粮食说攻城只是因缺粮为了活命只要朝廷给了救济就可退兵。”

    这是好事无论是蜀王的明智还是宁国的让步难得听到这样好消息因身体老迈多病已不愿意再多来几个外敌的皇帝本该心情好转可不知道为什么心头仍沉甸甸的坠着东西不得展开欢颜。

    见皇上听了这消息都不见喜色赵公公心里一沉将头低得更深了。

    皇帝沉着脸突然灵机一动啪一声拍了一下案。

    饶是赵公公镇静都吓得身体一颤幸没有失态快速看了一眼皇帝见皇帝像是想通了什么。

    皇帝若有所思回到案前坐下手指敲着案。

    “我本意是要这皇孙入局与诸王斗结果代国公的这皇孙只打了第一下就几乎置身事外据说还得了不少声望?”

    “这到底是运气使然还是算计得来的结果?”

    运气使然还可以接受要是算计得来的结果那这皇孙的心机城府可是令人心惊了。

    皇帝在中年后疑心就渐重想到这里又突然问了一句:“代国公可又进宫见过皇后?”

    赵公公本来就是屏气凝神的站着可饶早就隐隐有了一种预感皇上的老毛病又犯了但也没想到不久前才刚刚又跟皇后共用膳食给皇后送去不少好东西结果转眼间又将疑心放在了皇后身上。

    赵公公小心翼翼回道:“回皇上除了那一日拜见皇上时见过皇后娘娘代国公之后再未拜见娘娘。”

    也是皇后一向不怎么过问前朝的事虽十几年前因为太子的事曾与自己闹过一阵但那也是人之常情是做母亲正常反应。

    现在虽在乎皇孙但也同样在情理中自己居然又疑心了皇后实在是不对。

    皇帝这样想着就不再提皇后的事而沉声命令:“传朕的旨意许可新平入道至于入道之处……”

    前魏公主入道都是皇家选了京城附近的名山给予修缮说是道观其实就是宫殿。

    有这先例皇帝想了下现现在京城可没有豪华且容纳女冠的道观新平真入道还可算是大郑第一位入道公主这个道观看来要重修一下选个地方给新平了。

    于是就随口说:“京外青云山青云观本是前朝宜春公主的入道道观且将青云观赐给新平着户部拨银重修让她在那里安心修行。”

    “是皇上老奴这就去安排。”赵公公立刻应着。

    皇帝沉思良久微睨了茫茫春雨一眼又阴沉沉说:“还有代国公府让人加强对代国公府的监督朕要知道代国公的一举一动便是私下往来不管巨细都要报上来。”

    “是老奴遵旨。”

    “还有寻找七窍玲珑心这件事也要加快回头你亲自去催一催刘湛让他们不得懈怠。”

    “是皇上!”赵公公再次应着。

    前面两个命令对掌管着皇城司又是御前首脑太监的赵公公来说乃日常工作内容特别是道观改建更是微不足道无非花点银子。

    而最后一项寻找七窍玲珑心皇城司主要负责并不是寻找而是监督。

    三方道士都在寻找七窍玲珑心皇城司就是头顶悬着的利剑督促不可懈怠务必早日寻到此物好给皇帝炼制大还丹。

    “寻找七窍玲珑心才是最大的事。”

    外臣和内臣虽看起来都是臣子其实并不一样对皇家的私人奴才来说立场并不在天下社稷而是皇帝本人皇帝要是千秋万岁引起的剧变与太监并没有多少关系。

    不明白这点的太监无论多聪明多有才能都死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