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014

小说:宠了个没心肝的 作者:尹未央
    闻言,孟潮生心中痛感更甚,知她是打定了主意要与他陌路。

    他看着元妤,满目凄楚,若有所指地道:“阿妤,不管你相不相信,我未做过半分对不起你的事。”

    元妤立在那处含着笑意看他,并不为所动。

    孟潮生黯然离去。

    看着孟潮生远去的背影,元妤微敛了眼睑,只一瞬,又笑着转向谢砚。

    眸光潋滟,眼有流光,好似眼中心中只有他一人,只为他欢喜的样子,似撒娇似求饶地问:“三郎还要与妾算账么?”态度自然得仿若孟潮生这个人未曾出现过。

    谢砚脸色冷黑。

    纵然她表现得再自然,如若无事,他也不信她与孟潮生当真不识得。

    他与孟潮生乃同科进士,虽无过多往来,但多少有些许了解。又因孟潮生投了窦庸,他对孟潮生更是关注。

    其人做事一向沉稳冷静,进退有度。虽属窦庸一党,但在朝中声名颇佳。

    若当真是认错了人,以他的心性,当不会失态至此。

    想到此处,谢砚负在身后的拳头又无意识捏紧。

    “元氏阿妤,你当真不识得孟潮生?”他盯着元妤,冷声问道。

    “识得啊。”元妤笑着,道:“三郎不是知道上次在杏林中,我无意间遇到了孟家郎君?”

    谢砚依旧盯着她,道:“在那之前就当真素不相识?”

    元妤微笑立在他身前,斩钉截铁地回道:“不相识。”话落,广袖中修长手指上的指甲亦已寸寸折进掌心。

    她面上笑颜依旧,心中却满是苍凉。

    这世间,哪里还有她以前相识的人。

    早都死了啊。

    “三郎。”她唤他,面色柔软,口吻透着依赖,道:“不论你信不信,我与孟家郎君当真无半分瓜葛。”她边说着,边提步慢慢走近他,慢慢仰望他,道:“我想有所牵扯,所想倚靠的人,唯有三郎而已。”说完,她倾身将头轻轻靠在他肩头,目光空洞望着不知名的地方,似呢喃般低语,“只有三郎啊。”

    远处看到这一幕的石青惊讶瞠目,因为谢三郎竟未推开元妤,而是负手立在原地,任她贴近倚靠。

    他目光落在元妤后背三千青丝上,心思不知在作何想。

    石青快速收回目光,敛目垂首。

    脑海中挥散不去的依然是立在青白石院中,一粉一蓝两道相倚靠的身影,竟恍然有种两人十分相配的错觉。

    怕是疯了。

    回程路上,石青一路欲言又止,满脸纠结。

    谢砚瞥他一眼,神色沉静,道:“想说什么?”

    石青犹豫一下,支吾道:“郎君对元大姑娘……”将说这么半句,又觉身为随从探听郎君之事不妥,又生生咽回,垂下脑袋低声道:“郎君还是防着元大姑娘一些,属下总觉得……不大妥当。”就差直接说元妤接近谢砚目的不纯了。

    谢砚呵笑一声,不知是自嘲还是嘲笑元妤。

    连他的随从都看得出元氏阿妤待他不诚啊。

    谢砚站在大慈恩寺高阶之上遥望远处,面色平静,心底却思绪翻涌,负在身后的拳头紧紧握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谢砚冷哼一声,松开紧握的拳头,招呼石青,“回城。”

    石青沉默着牵来两匹马,二人翻身上马,直奔城中而去。

    谢砚骑在马背之上,瞳仁漆黑炯亮。

    他谢砚长这么大,还未在什么博弈中输过。

    孟潮生……

    谢砚握紧缰绳,双腿用力夹了马腹,大喝一声,“驾!”

    三月二十,淮河水患贪污案涉案官员押解至长安,当日便被推到午门问斩。

    至此牵扯近两月的淮河水患贪污案正式落下帷幕,各方各有得失。

    丰庆帝为尽早消除此案在朝野中的影响,将四月中旬的殿试提前至三月二十八。

    时隔三年,又一届春试已经开始,礼部试士二月已毕,现淮河水患贪污案亦落下帷幕,殿试成为朝野关注的重点。

    不知今年又会出现怎样惊才艳艳的人物。

    而在殿试之前,各方势力私下动作不断,均在渗透有前途的学子。

    江月楼,临江而建,夜晚明月临空亦落江河上,此时点燃灯火,光景分外美好。

    玄字包间,孟潮生做东,宴请试士中部分寒门子弟,一眼扫过约有十几人。

    这些人里大多数都是有望在殿试中取得好名次,甚至进入一二甲的人。

    大殷朝开国皇帝并非出身寒门,却对寒门子弟分外看重,开国之初便有革新之举,颁下士族子弟需与寒门子弟一同考科举再入朝为官的旨意,打破前朝世家大族垄断朝堂的局面。

    但因前朝世家大族根基太深,此令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寒门子弟入朝为官比之女子入朝为官未轻松到哪里去,甚至还比不得女子入朝的,毕竟出身决定教育资源本身,庶民百姓供一个儿子入学已是不易,又有几人愿意供女儿入学的?如今学院读书的女子多是贵女,能考入朝堂为官的女子出身、学识均是不差的。

    有上位者推动,此令实施至今才初见成果。如今朝中已不是世家大族的天下,寒门出身的官员占了小一半。因而争权夺势已不能忽视寒门子弟的地位,必须拉拢他们。

    孟潮生附庸于窦庸,此次便是应窦庸之命与这些寒门子弟交好。

    他便是寒门出身之人,且是在上一届科举中得到一甲榜眼之位是寒门子弟,在庶民百姓心中颇得追捧,寒门学子亦多以他为榜样为荣,由他来拉拢寒门子弟再合适不过。

    孟潮生举杯道:“在下与诸君均是寒门出身,此次设宴不为其他,只为这同根之谊,孟某期待诸君可在殿试之上大放异彩,扬我寒门子弟声望。”

    孟潮生姿态放得很低,并不为自己身上的五品官职而做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反是将身份压得与在座之人在同等位置上,轻而易举拉近彼此关系。

    而近些年寒门子弟哪有人未受过士族中人白眼?为科举而寒窗苦读,不止是为权势地位,更为挣得一口气。

    孟潮生的话很好地扣在了他们的心弦之上,众人不由出声相喝。

    满饮一杯之后,孟潮生将目光落在身侧之人身上,目光温和,言语之中颇有看好之意,道:“听闻孙郎君才学颇高,此次殿试当在一甲之列,提前祝贺孙郎君了。”

    被孟潮生称为孙郎君的男子年不及弱冠,身穿灰色布衣,斯斯文文,眼中却露出几分恃才傲物的神色,颇为高傲。

    孙韬拱了拱手,脸上并未露笑意,只道:“殿试我必会尽我所能,谢过孟大人。”

    孟潮生笑笑,并不在意他的冷淡,道一句:“在此没有孟大人,只有孟家大郎而已,诸位尽可称我一声孟兄。”

    “孟兄……”

    “孟兄……”

    三三两两均借此机会改口,孙韬虽未出声,但脸色亦缓和许多。

    他开口问:“听闻同孟兄一届的金科状元谢砚谢三郎才学惊艳?”

    孟潮生似为料他会提起谢三郎,愣了一瞬方才道:“谢兄才学确实惊艳,在下是自愧不如的。”这话孟潮生并未说假,在他心中谢砚才学确实在他之上。

    孙韬捏着酒杯,突然勾唇笑了,“若有机会,我倒是想见一见这位才高八斗的谢三郎,与之一较。”

    孟潮生闻言,眼神微微一动,面上神情未变,心中却哂然一笑。偏头细细看了孙韬一眼,心中对他的看重已少了大半。

    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之辈,走不长远的。

    与谢三郎一较,当真是好大的口气啊。

    “怎么,孟大人认为我比之不过谢三郎?”孙韬脸色又冷下来,称呼亦从孟兄改回孟大人。

    孟潮生本不欲与他多言,但他傲慢之势颇盛,便是他也看不过去几分,便欲言之一二。

    未料他上没来得及开口,门外已传来一道清朗之音。

    “未曾想我声名已如此之大,连孟大人宴请好友都会被提及。”音落,包间之门已被推开,长身玉立的谢砚浅笑着出现在门口,身旁除石青外,是一位气质温和的年轻郎君。

    温仲熙。

    内阁温大学士温晋嫡二子,亦参加了这一年的春试。

    谢砚睨了一眼包间里的人,并未太在意,目光转向孟潮生,含着别人瞧不懂的深意,笑问:“孟大人,我等不请自来,可能入席?”

    问得客气,举止却已是不客气至极了。

    不请自来,不问而入,何谈客气尊重。

    但他们背后谈人在前,也不好说些什么。

    部分寒门子弟面色并不好看,孙韬尤甚,已是冷寒。

    相较之下,孟潮生倒是未曾在意,轻声一笑,放下酒杯起身相迎,伸手道:“三郎请,温兄请。”

    谢砚带着人倒无半分不自在,如入自家般大步怡然走入。

    他们周身穿着绫罗绸缎制成的锦衣,束着玉冠,配着锦带香囊,气质卓然,走进包间,给人以屋子都亮了的感觉。

    尚未走近,便有人被其气质所逼退,主动腾出了位子,让与他们坐。

    谢砚未曾有片刻犹豫,也并未推拒,只道一声:“多谢。”便迆迤然就坐。

    温仲熙噙着浅笑,亦在谢砚身旁坐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