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北狩

    李显达虽然无厘头,倒也不是专程回来八卦的。

    他在北地待了三年,这段时间,后明和北项还算太平,偶尔有后明村庄被北项人抢劫的事件发生,不过并没有上升到区域间的武装冲突。

    于是深入基层当千总的李显达,工作相当清闲,有很多闲暇时间四处游荡。

    他本来就长得有几分邪气,脸被北风吹了几道,京城纨绔的模样渐渐消去,混在南来北往、做皮货生意的行商堆里,几乎看不出什么分别。

    李显达常带着亲兵,便装前往边界地区,了解山形地势,植被分布,河流走向,核对地图上过时或错漏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同时也积极深入北项人民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衣食住行,普通百姓一家对后明纺织和冶金产品的需求程度,和获得渠道。

    有时还要特地抽出时间,和北项从事特殊**服务行业的妙龄女子,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

    所以这次回来,明面上是回来给他爹祝寿,实际上,是想找谢靖聊聊想法和体会。

    中心思想就是:皇上说后明北项,必有一战,我以为他说着玩儿呢,现在看来,倒是可能性很大。

    后明完整统一,国家富足,手工业水平高,国内大部分地区,长期处在安定的环境中,整个国家都不习惯打仗。

    军队虽然编制充足,但大部分都是军屯制,士兵不打仗的时候,都在种庄稼。有的兵一直就没打过仗,和农民差不多。只有沿海几支队伍,因为经常需要对付倭寇,战斗力比较强。

    北项则恰恰相反,牧草发芽长叶时放牧,天冷了草木凋敝,几个部族就互相厮杀,抢掠生活物资,同时也到后明边境打秋风。

    正常的商业往来,北项因为产品单一,处于巨大的贸易逆差之中。

    李显达说,这就好比一个凶猛悍勇的穷汉,和一个大腹便便的富户做邻居,动手是一定会动手的,就看什么时候动手了。

    谢靖仍是不置可否。

    李显达也不指望自己能说服谢靖,毕竟和谢靖比嘴炮,是班门弄斧。不过李显达也有他的长处,

    他说,“心学里说知行合一,不如你亲自来看看。”

    谢靖虽不是心学传人,但王阳明的名号和事迹,早已是烂熟于心。

    李显达这么一说,倒是勾起了他不少好奇心,便真想去边境看一看,了解实地情况,不仅能说服李显达,说不定还能化解小皇帝对北项的心结。

    于是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张洮请假之前,先和小皇帝打个招呼,朱凌锶一听说谢靖要去北项,眼睛兴奋得闪闪发光。

    “朕也要去。”

    虽然朱凌锶上头已经没有上级了,但也不是能说走就走的旅行,还得交由内阁和朝臣们商议一番。

    刘岱说,“不行。”

    他说了一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之类的话,尽管现在是和平时期,皇帝也不应该往边境跑,何况北项人凶悍而不知礼数,要是冒犯了圣上,又该如何是好。

    朱凌锶说,你们不是说边境很太平吗,再说朕又不是一个人去,还有禁军随行。要是连朕这样出去还不安全,那边境的百姓过的都是怎样的日子啊?

    徐程是反对皇帝跑出去的,依他之见朱凌锶最好老老实实待在皇宫里面,省得操心。但是,的确没有理由,阻止一个年轻的君主,去巡视他的国土。

    张洮自己无所谓,他听刘岱的,何烨随徐程的意思,但是希望朱凌锶此行的仪仗,尽量能够庄严中不失简洁,别花太多钱。

    内阁二对二,朱凌锶自己算一票,其他朝臣虽众说纷纭,但到底不成气候。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卢省开始积极地为朱凌锶收拾行装,光冬天的外套就收了二十几件,每件都是上好的毛皮大衣,几乎都是全新的。

    朱凌锶纳闷自己怎么有这么多没穿过的衣服,卢省说都是尚衣监送过来的,皇上每季都做新衣服,朱凌锶比较爱惜,所以看起来像有很多。

    朱凌锶想了想,根据卢省说的那个数字,减到三分之一就够了。

    他还在长身体,体型偏瘦,工作时户外活动也不多,不算费衣服。虽然的确需要一些撑场面的服装,但是日常服饰,真的可以再少点。

    卢省有些为难,皇帝的数字一减,其他人就都得跟着减,到了最底下刚进宫的小内侍,怕就减到只有一件,连换洗的都没有了。

    朱凌锶想想,确实自己考虑不周,决定回来以后,跟尚衣监好好商量一下。

    又让卢省带些便服,卢省知道,这是皇帝要玩微服出巡的游戏,连连点头,他指挥内侍们搬动箱子,呼来喝去,身后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朱凌锶看着面生,便叫他过来说话。

    卢省说,这是御直监新来的小内侍,叫陈灯,前些天卢省去御直监办事,发现其他正在被别的大孩子欺负,便带了回来。

    陈灯只有八岁,想到内侍都是净过身的,朱凌锶心一颤,这还是个儿童,赶紧抓了碟子里的点心递给他,陈灯不敢要,看卢省的脸色。

    “皇上给你的,愣着干什么,”陈灯这才怯怯地接了。

    “谢皇上,谢卢公公。”

    朱凌锶听着好玩儿,虽然在电视剧里,说到内侍都叫太监,逢人便称公公,其实内侍做到太监的级别,还算比较少的。

    他穿书之后认识的这个小伙伴,升职速度还挺快,比谢靖都不差。

    卢省说,“咳,谢皇上就行,”说着把陈灯往身后扒拉,“这小子脑子不好使,说话费劲,皇上别见怪。”

    朱凌锶笑了,“让他去内书堂上学,”总不能放着眼前有失学儿童吧。卢省又惊又喜,便推陈灯出来跪拜皇帝。

    在内书堂读过书的内侍,比一般内侍有文化,升职快,若当上十二监四局八司之一的总管,便是“太监”,要是当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或者掌印太监,那就是连朝臣,都要给他三分脸面。

    朱凌锶随便一句话,就决定了陈灯日后内侍生涯的一路绿灯。

    隆嘉七年四月中,皇帝北狩,吏部侍郎谢靖,锦衣卫同知邵寻随扈。邵寻带了八百锦衣卫,又有神武前卫三千人随行,加上内侍大几十人,将近四千人的队伍,从德胜门出,向北进发。

    一出德胜门,朱凌锶就迫不及待叫人打开车子上的窗帘,城里的模样,他已经出来见识过几次,这还是第一次到郊外,怎么不令人兴奋异常。

    啊,这是初夏的芬芳,啊,这是自由的空气。

    行了半日之后,人烟开始稀少,除了身边护卫的马蹄声脚步声,再没有别的声响。

    这里是森林与草原交界带,一眼望去,是大片大片的白桦林。虽已入夏,气候却十分凉爽。

    远处的草原,上有蓝天白云,下有碧水青山,绿树红花相映,肥壮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漫步。

    仰望蓝天,雄鹰在云间翱翔;俯视水中,鱼儿在尽情嬉戏。

    朱凌锶兴高采烈地说,如果北项放弃和后明打仗的想法该多好啊,那就可以组织后明的读书人,到此地以及更北的地方旅游采风,一定会有人因为这美景留下来。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居民素质,促进手工业和工商业发展,全面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完美。

    谢靖:……

    邵寻第一次跟皇帝走得这么近,还不明白他的脾气,见谢大人不说话,自然也不敢多说。

    出门后的夜里,几乎都在官驿休息,头一天晚上,他们住在居庸关。

    虽然已经立夏了,一入夜,居庸关内仍十分寒冷,卢省赶紧拿出准备好的皮大衣给朱凌锶穿上,朱凌锶让他去问问各位大人还有禁军头目,需不需要衣服,反正自己带得多。

    谢靖添了件大棉袄,朱凌锶觉着新鲜,谢靖身体好,在北京城里时,顶多穿件夹袄。

    邵寻的皮毛大氅十分漂亮,毛色油光水滑,他里边穿的飞鱼服也很吸睛,朱凌锶想多看看,又怕显得自己没见过世面,只看了两眼,就匆匆移开目光。

    到睡觉的时候,朱凌锶自然是睡在卫所大营最好的房子里,为着他来,也是精心收拾过的,然而一进屋,卢省就吸着鼻子,嫌弃地四处打量。

    他指挥内侍迅速忙活起来,虽然朱凌锶说就住一晚上,不要麻烦了,卢省专业人士的强迫症,始终过不去。

    睡下没一会儿,门外不远有人来,听到卢省有些不耐烦地说,“皇上睡了,”朱凌锶赶紧大喊一声,“谢卿,”又说,“是谢卿吗,让他进来。”

    谢靖还是穿着大棉袄的模样,他去城墙上转了转,又和守关大将聊了聊。

    他伸出手,制止住朱凌锶从被子里爬起来,轻声问,

    “皇上睡着冷不冷?”

    朱凌锶摇摇头,把手拿出来,放在谢靖手掌中,仿佛是叫他握住摸摸看,自己确实不冷。

    谢靖先是一愣,而后就笑了,握着朱凌锶的手,点点头,放回被子里,又替他掖好被角。

    谢靖走了之后,好久好久,朱凌锶放松身体,舒缓思绪,做了好几次深呼吸,数光了一路上看到的羊,却依旧无心睡眠。

    他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一个问题:

    谢卿,你为何要对朕那样笑!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