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长安遇佳琴

小说:迟卿一诺GL 作者:枫曳
    前周朝结束后,天下大乱,大好河山一分为二,三十年内南方更替了四个短命王朝,十余个君王匆匆在史上留下一笔,又很快湮没于战火中。而北方则陷入蛮夷统治,更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山河破碎,汉人却无暇他顾。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是历史所无数次印证的真理。

    乱世出英雄,终于,这段被后世记载为“后周乱世”的一页史书被一个少年翻了过去。

    那少年是南吴一个太守的儿子,名唤周立成。周立成虽出身上层,却丝毫不染世家子弟的纨绔之风,面对满目疮痍的河山,他少年立志,誓定要统一天下,收复河山,还百姓一个家园。

    为了这个誓言,周立成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热血男儿,凭着自己出色的军事天赋,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军队。在割据的群雄中渐渐崭露头角,八年,将破碎的南国河山一点点拼接起来,直至一统黄河南岸。

    攻破南齐都城扬州那日,周立成跃马紫禁城前,剑指苍穹,英姿勃发,身后十万铁骑山呼万岁,群臣俯首。

    周立成祭天称帝,定国号为靖,改元元盛,自此后南方再无硝烟。

    元盛帝统一南方之后便计划着北伐收复失地。但无奈国家初定,百废待兴,百姓都厌倦了打仗,无人愿意再兴战火,此时用兵只会动摇新政权的根基。元盛帝权衡之下,决定暂搁兵戈,一心治国,等待着成熟之时。

    奈何天妒人杰,元盛四年,帝崩,庙号□□,享年仅四十岁。

    太子周旻继位,年仅十四岁的皇帝无□□才智,大权很快便落入权臣之手。此时靖朝虽已强盛,上位者却依旧无心北伐,数年之后,国家逐渐步入稳盛时期,之后的几代帝王都是守成之君,不愿再兴战火,偏安一隅,守着半壁江山百余年。

    直到顺宗时期,太子上书北伐,顺宗权衡利弊之后允诺,点兵二十万,令皇九子代帝亲征。此时北方异族也陷入内乱,大军趁势深入,剿灭了几个大部落,其余的部族也纷纷投诚,三年的北伐战争以靖朝一统江山而告终。黄河两岸,终归一统。

    顺宗大喜,即刻下旨迁都。彼时北方经由百年的异族统治,经济废置,百姓生活极度困苦,所幸随皇室北上的还有许多商贾世家,他们将南方的产业迁至北方,而皇室又放松对商业的管制,因而北方经济发展迅速,短短几十年过后,中原的繁华盛世已然呈复苏之势。

    长安本就是历代称霸中原的朝代都城,自然也就成了北方最繁华的城市,虽然还不及南都扬州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东西两市也是一派繁荣景象。

    黎岸对于这个都城还是有些好奇的,她自小长在紫鸣,见多的只是朝暾夕月,偶尔下山也只是去小城镇,从未见过如此繁华的闹市,故而对看到的这番繁华十分感兴趣。

    看出她兴奋的心情,男装跟随的杨静好心里却忍不住好笑,她倒是没想到只是这简单的热闹,竟然触动了这一直冷着脸的小王爷内心。

    经过几日的相处,两个人也慢慢相熟了,杨静好本是个亲切随和的性子,得知黎岸的身份之后,惊讶之余还多了几分心疼,对待她便不自觉地带了几分长姐的意思。黎岸也不真是个冷淡的人,感受到了杨静好的亲近之意,心里也是有些感触的,对她也多了几分亲人的依赖之意。

    “公子喜欢这?”

    “早就听闻京城繁华,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是么。”杨静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微微有些失神,“繁华又如何,还不是人心冷漠,自扫门前雪。”

    黎岸看出了她的伤感,又想起她的身世,也不免叹息,“世人皆是如此,何必自扰?”

    杨静好苦笑两声,摇摇头,不愿再继续想下去。

    黎岸目光一扫,突然被一家装饰典雅的轩阁吸引过去,眼睛一亮,脚下步子已经迈开了。

    杨静好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见是家琴阁,心里好奇起来,也跟了上去。

    琴阁的小二此时正是无聊之际,见进来一个客人,赶紧迎了上去。眼珠子一转,已经把这客人上下打量了一番。这少年衣着虽然简单,但看衣料绝对是上好的绸子,立刻猜到是个大户人家的公子,神色恭敬起来,丝毫不敢怠慢。

    “公子爷,您想看些什么?”

    黎岸四下一扫,见都是些普通乐器,心中不免有些失望。这个小二眼色极好,看出黎岸眼中的失望,赶紧问道。

    “公子爷可是没有看中的?”

    “确实没什么入得了眼的。”黎岸也不客气,冷笑了一声。

    这小二也不恼,反而竖起了拇指,一副惊叹的口气,“公子爷好眼光!这些凡品哪能入得了公子爷的眼呢!”小二说着,往后头喊了一句,“掌柜的,有贵客!”

    有人应了一声,随即一个中年男子走了出来,男子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把黎岸和杨静好扫了一遍,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赶忙上前,“贵客贵客!公子爷,楼上请?”

    黎岸与杨静好交流了个眼神,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好奇,便不再多说,跟着掌柜的上了二楼。

    二楼的装饰考究了许多,一道屏风挡住了视线,隐隐的有琴声传来。

    掌柜恭敬地两人请上了座,又给两人倒上茶,“公子爷,想买什么呢?”

    “你这有什么好琴?”

    “哎呀,恭喜爷你这可是问对人了,我这的好琴呀,还真是不少呢!”那掌柜的抚掌大笑,起身就从一边的架子上拿了一张琴,“公子爷看看这个如何?”

    黎岸大致看了看,淡淡一笑:“掌柜的可是欺我年幼,不识货么?”

    那掌柜的脸色一变,讪讪笑道:“岂敢岂敢,只是在下不知公子爷到底要个什么样的琴,又作何用呢?”

    “这你就莫要多问了,我既是来了,便自然有我的分寸,你只管上你这的宝贝,若是合心意,自然不会让你白费心思。”黎岸并不想多话,这倒是让一边的杨静好起了几分好奇。

    掌柜的听了似乎有些犹豫,杨静好终于忍不住说道:“你这掌柜的好不会做生意,既然我家公子开了口,你只管拿好货来就是。”

    掌柜的看了看她,见这一个随从通身的气质也是了不得,心中下了主意,匆匆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屏风。

    “公子买这琴做什么?”杨静好收回视线,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黎岸并不瞒她,照实说了,“我想着送末儿一个礼物,也当是我做兄长的一片心意吧。”

    “原来是送给小姐的。”杨静好点点头,一副恍然的样子。

    黎岸抿了下嘴唇,并不说话。

    不一会儿,掌柜的抱着一张琴过来了,身后还跟了一个女子,怀里也抱着一张琴。刚刚隐隐的琴声断了,想来也是这个女子在弹奏。

    “公子爷,你瞧瞧这两张琴,这可是我这的镇馆之宝了。”掌柜的说着,把怀里的琴小心的放在了矮桌上,那个女子则依旧抱着怀里的琴静静站在一边。

    黎岸上前仔细地抚过了琴身,又轻轻拨了拨琴弦,半晌才点了点头,“确实不错。”说完,又把目光转向了那个女子,女子朝她嫣然一笑,把怀中的琴也放在了桌上。

    黎岸一扫这张琴眼中就是一亮,小心翼翼地将琴拿了起来,仔细地看了看槽腹结构,眼中的赞叹越发明显,又拨了拨琴弦,终于忍不住连声赞道:“好琴,真是好琴!”

    “这两张琴,公子爷更中意哪一把?”

    黎岸笑道:“掌柜的好手笔,这两张琴都是宝贝,不过还是这第二张更胜一筹。”

    掌柜的和那女子相视一眼,都笑了,女子轻声道:“公子爷真是好眼力,这第一张琴乃是百年的青桐所制,他人皆道是上乘,却少有人更中意这第二把呢。”

    “这第二把的制工更为精细,这材料我虽未见过,却也绝不亚于百年青桐。”

    “不瞒公子,这琴的材料乃是世间罕见之物,世人鲜闻!”

    “掌柜的,你这琴出价多少呢?”

    掌柜的看看那女子,似是有些犹豫,那女子倒是坦然一笑:“公子爷不知,这琴乃是师父所赠,小女子并无心卖出。”

    “既然不卖,何必拿出来?”黎岸淡淡一笑,不以为意。

    “呵,我听闻公子要好琴,便想考考公子,不曾想真是遇到了有缘人。师父赠琴之时,小女子有眼不识,自知不配此琴,既然公子与它有缘,这琴卖与公子便是,只是这价,公子也不能欺负小女子。”

    黎岸想了想,说道:“我出价一百五十两,你看可好?”

    那女子掩嘴而笑,一双桃花眼看着黎岸,里面娇媚尽生。

    “公子爷,这还是在欺负小女子嘛,这一百五十两银子在公子爷看来,可是什么稀罕之物?”

    “三百两,虽不是稀罕物,我也不做太亏的买卖。”黎岸觑了旁边的掌柜的一眼,只看那人眼睛都有些直了。

    一边的杨静好暗暗咋舌,这小祖宗出手可真是阔绰,给妹妹送个礼物就三百两了,想自己父亲当时一年的俸禄还不到这个数呢。

    那女子也不再坚持,一口应了下来。

    黎岸站起身,又看了看那张琴,“一时兴起,身上没带这些银子,这琴先放这,明日我自会让人来取的。”

    掌柜的见她要走,赶紧躬身相送。三人走到楼梯口,那女子突然说道:“这琴不是俗物,望公子好生相待。”

    黎岸不答,快步走下了楼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