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玉收米

    自从吃过了一次煮玉米, 知青们对于屋后的玉米地就非常在意了,每天都要看几遍。

    可是没两天, 大家就发现在玉米地的边缘有玉米杆子倒了,而且玉米地里踩踏的痕迹有些多,玉米遭贼了。

    知青们几乎要气死了,是谁偷的

    起初他们怀疑是老屋里的其他人,可是仔细分析后,大家就把怀疑对象放到了大队里。

    毕竟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出去上工, 那就代表着老屋这边没有人看着, 谁来过都不晓得。

    以前小疯子在,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顾虑, 而现在小疯子走了, 一些人的胆子就大了。

    老屋后的玉米被偷窃后,这犹如踩到了知青们的尾巴,个个都气得跳脚,发誓要把那小偷给抓出来。

    每个玉米都是知青们的口粮,少一个就跟在挖他们的肉似的,总之她的情绪都非常的激动。

    古如月同样不高兴,这片玉米能长得那么好, 除了知青们勤快地施肥浇水除草外, 自己的沃土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她不想再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再做点什么。

    然而她把符篆大全翻了翻,就是没找到合适的符。

    不是没有类似防御、防盗的符,但那只适用于个人物品, 对于这片玉米地,显然就不适合了。

    玉米连续失窃了两天,加起来数量也有三四十个了,知青们就坐不住了,打算把玉米都给收了。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要去找民兵队,但是想一想又觉得玄,万一大队部以他们私自种植主粮为由把玉米都没收了呢

    古如月听到知青们在讨论,脑袋里灵光一闪,打算刻一个催熟符埋在地里。

    大家商讨了一下,决定让几个知青请假来收玉米,而古如月赫然在名单上。

    因为小疯子的关系,大队部现在对古如月的态度挺客气的,所以她要请假的话,是不会碰到什么刁难的。

    古如月没有反对,这一批玉米对他们知青来说确实很重要,毕竟地瓜干大家早就吃腻了。

    催熟符并不难刻,古如月很快就做好了,她趁着夜晚出去,悄悄地埋到了玉米地里。

    第二天起来,古如月和王洛何以及齐燕燕就留下来摘玉米,苏城安会替他们请假。

    古如月眯着眼看着这一片玉米地,一夜过去,也不知道催熟符有没有效果。

    齐燕燕全副武装,拿了两条草绳帮着古如月把巷袖口扎起来“这叶子割人很疼的,你如果有丝巾啥的,把脸捂一下。”

    古如月想了想“行,我回屋里去找找。”

    她找到了一块丝巾绑好,戴好斗笠,出去的时候,王洛何和齐燕燕已经开始摘玉米了。

    古如月连忙加快脚步,参与进去,她伸手捏了捏玉米,感觉手指下硬邦邦的。

    她不由挑眉,看来催熟符的效果还不错,也跟着忙碌起来。

    摘下的玉米被放入竹筐里、麻袋里,不一会就被装得满满当当的了。

    王洛何看着两个姑娘都在埋头干活,自己就拿着两个麻袋往边上走,倒不是他偷懒,他倒是想要看看今天还有哪个不长眼的小贼来偷玉米。

    就在王洛何收完一块地的玉米时,就听到菜地边上的林子里传来说话的声音。

    他集中精神看过去,就看到几个半大的孩子冒出头来,都是大队里风评不怎么好,顽劣的男孩。

    他们脸上挂着得意的笑,这次她们过来,还特地带了麻袋,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能便宜了知青们呢

    然而他们才刚踏入玉米地,就感觉到不对劲,最边上的这块地怎么一个玉米棒子都没了

    一直盯着的王洛何气得亮眼都要冒火了,他就猜到是大队里的人,但没想到这些小子的胃口这次那么大,还带了麻袋

    王洛何的眼睛里几乎在冒火,他大吼一声,拿着棍子从蹲着的位置冲出去,对着那几个那小子一顿揍。

    这几个人哪里想到会有知青埋伏在玉米地里,愣神之下,都被打了一棍子,慌乱之中,个个啥也顾不得了,往周边的山上跑。

    王洛何追了一下,就返回来,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幸好是小孩,如果是大人,那就难缠多了。

    看来要尽快把玉米都给收了才行。

    古如月和齐燕燕听到声音,从玉米地里钻出来,只瞅到最后一个孩子逃到山上的画面。

    两人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不由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中午苏城安等知青回来的时候,古如月他们已经把玉米摘得差不多了。

    男知青们忙帮忙把玉米从地里搬到天井里,帮忙撕掉玉米的大部分外衣,留下一层当系带,这就可以把玉米挂在竹竿上晾晒了。

    知青们干了这么久的活,动作还是很利索的,不一会,天井的边上就挂上了好几串的玉米。

    苏城安捏了捏玉米,特地挑了一些小的去煮。

    小的玉米没那么饱满,留下来用处不大,倒不如煮了。

    知青们吃着硬很多的玉米,口感也没有之前的鲜嫩的,但感觉更饱腹。

    古如月不由有些遗憾,还嫩玉米好吃啊

    一个中午的时间,知青们推迟了午休的时间,帮着把玉米壳给扒开,把玉米都晾晒了起来。

    竹竿上挂满了金黄色的玉米,看着还是挺震撼的,知青们都很高兴,有好吃的了。

    玉米摘完了,玉米杆子就不能继续留在地里了。但大部分知青都不赞成把所有玉米杆子都砍了,想流着慢慢吃。

    苏城安都要让这些人气死了,这玉米杆子啃起来滋味还不错,但不是甘蔗,还能留在地里慢慢砍啊

    这眼看着入秋了,他们得把秋冬的蔬菜给种下去,否则冬天吃啥

    下午,古如月她们三个就把玉米杆子都砍了,一捆一捆地搬到了老屋前。

    知青们谁想啃都能拿几根去啃,如果没人要,就阴干了喂兔子,再不济晒干了当柴火。

    傍晚的时候林源清过来了,她看着天井里挂满的玉米,这起码也有两三百斤,够知青们吃一段时间了。

    她并不缺吃的,也不爱吃玉米面,所以苏城安让她来拿玉米,她想了想就过来了,主要是跟古如月聊聊天。

    “如月,你的额头怎么红红的”林源清皱着眉问道。

    古如月伸手摸了一下,龇了下牙说“让玉米叶子给割的。”她都做了那么多防护了,还是躲不开被割的命运。

    林源清闻言不由皱眉“怎么就让你留下来摘玉米,其他人就不行吗”

    “没啥事儿,过两天就好了。”古如月摇摇头,“倒是你,要不要带几根玉米杆子回去啃”

    林源清的嘴角抽了下,“不了,那东西比较锋利。晚些时候我拿药给你抹一下。”

    “别,也不是啥大事,就别浪费你的云南白药了,这东西可不好买。”古如月忙摆手,问林源清,“源清,你觉得劝说大队明年种玉米地可能性有多大”

    嫩玉米还是挺好吃。

    林源清“这怕是不容易,毕竟玉米不属于生产任务。”

    “源清,其实玉米靠墙种一排,其实并不影响其他作物,还是跟以前一样。”

    “真的那我想想。”林源清琢磨了下,如果能在不影响现有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增加种植作物,提高产量,应该没有一个大队会拒绝吧。

    两人聊着的时候,苏城安已经把林源清的那一份玉米给分出来了,十五斤玉米装在一个麻布袋子里,鼓鼓的。

    林源清朝苏城安点点头,拎着袋子走了。

    古如月知道,林源清肯定有办法让大队同意种玉米的,至于用什么办法,她不那么关心了。

    大队部那边对知青们种玉米的事情有所耳闻,毕竟那天去接小疯子的时候,所有人都看见了。

    如果是以前,林长城、林长安早就带着民兵队去没收了,但现在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些问题。

    小疯子被接走了,但还有那个徐知青在,况且古如月还在。

    虽然接走小疯子的人没明说,但林长城自己意会了下,肯定要帮着照顾下这个女知青的。

    所以思来想去,这个事儿大队部只能装作不知道。

    玉米杆子砍掉之后,就是挖地了,玉米根挺粗壮的,挖出来晒干之后可以烧火。

    现在天气凉爽,天黑得早,挖地就改到了中午这段时间,分成三批人,地也分成三块,轮流来。

    挖地的时候大家就大呼小叫的,因为地里有许多的虫子,除了蚯蚓,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白白嫩嫩的虫子。

    而现在,这些虫子被知青们捡到破瓦盆里,拿去喂鸡鸭,现在大家可都盼着母鸡能下蛋呢。

    古如月算了算他们这些知青的存粮,南瓜、冬瓜就不说了,个头都不小,存了有一间屋子,芸豆、豇豆也晒了不少,但这些还不够。

    地瓜没法种第三季,耐不住低温,冬天里最常见的就是大白菜、萝卜、芥菜、菠菜、油菜了,特别是油菜,油菜籽能够榨油是很受重视的作物。

    然而古如月想了又想,怎么也想不到还有什么饱腹感很强的植物。

    在主食不够的时候,确实只能吃菜,所以知青们只好把能开垦的地都开垦出来,努力地育种栽菜。

    知青们大都不会种地,但是菜地里却很少有枯死的菜,种下的青菜也长得挺精神的,这让他们有一种错觉,他们好像是种田能手一般。

    但是仔细想一想,感觉还是老屋这边的地肥沃,种什么丰收什么,难怪当年地主家要把房子建在这里,风水好着呢

    但这点也没人敢说出来,这个时代,说多错多。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蛋疼小说网,免费小说,免费全本小说,好看的小说,热门小说,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https://www.dant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